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周静

西安市第三医院  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临床护理价值和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护理干预)和参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实验患者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比参照组人多高且整体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较参照组偏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干预,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更高,生活质量相对提升,治疗效果显著提升,运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护理干预缺血性脑血管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

生活方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身体素质较低,患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比较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受到严重的威胁[1]。现阶段,患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其诱发因素比较多。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比较大,病情比较长,进展速度比较快等,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心理负担,会促使患者的生活品质不断降低。所以,在治疗过程之中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有学者研究显示,在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之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认识程度显著提升,治疗和护理依从比较高[2]。此基础之上,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护理过程之中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价值和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年8月-2023年8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55.25±4.58)岁;参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在(55.76±4.8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确诊标准,且均为缺血性脑卒中;②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的耐受性良好;③患者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患者存在心源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出血性脑疾病等;②患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内脏出血以及活动性溃疡等病症;③近3个月存在手术史或手术计划;④患者存在恶性肿瘤或肝肾等严重疾病;⑤患者存在胃肠道性疾病,对本次药物治疗造成影响。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口服方式用药,每次服用20mg,一天1次,同时配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口服100mg,一天1次。

1.2.1参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环境护理、生活指导、用药护理等,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2.2研究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并且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实施措施如下:

(1)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为患者普及知识,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及时、耐心的给予患者解答,帮助患者树立相关的保健意识

(2)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积极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支持,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帮助患者治疗信心的树立

(3)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药物指导,叮嘱患者按时、合理用药,采取微信的方式了解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指导患者科学饮食,纠正患者的错误饮食习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

(5)护理人员要指导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完成相关的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

1.3观察指标

1.3.1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

医务人员考察所有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时从(1)完全依从:分数大于85分;(2)部分依从:85分到70分;(3)不依从:分数小于70分等几个维度进行,记录各项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4.0,计数n%表示,χ²检验,计量x±s表示,t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

研究组实验患者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比参照组人数多且整体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较参照组偏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对比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n,%)

组别

n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

研究组

40

22(55.00)

16(40.00)

2(5.00)

38(95.00)

参照组

40

15(30.00)

17(42.50)

8(20.00)

32(80.00)

/

2.464

0.052

4.114

4.114

p值

/

0.116

0.820

0.043

0.043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动脉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域脑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相应功能障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时间漫长,患者会明显的感受疼痛,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的抵触治疗的心理比较大,患者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治疗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3]

常规护理模式可以给予患者各方面的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的身体的舒适度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得到提高。在整个护理过程之中常常忽视对患者的知识方面的普及,导致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的配合度比较低,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模式相互结合,可以在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之下,可以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促使治疗依从性提高。在整个护理干预之中,患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程度比较高,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心理,促使治疗效果的提高。有学者研究显示,在整个护理干预之中,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康复时间明显缩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实验患者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比参照组人数多且整体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较参照组偏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在护理干预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处于负面的状态得到缓解,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得到缓解,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提高。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护理后采取护理干预,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更高,生活质量相对提升,治疗效果显著提升,运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黄园娥.药护管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2,19(12):125-127.

[2]何易,梅菁,黄桂玲等.脑心健康管理提升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服药依从性[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17(11):636-639.

[3]周海燕,吕秀凤,吴莹等.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6(07):98-99.

[4]王俏芝,黄锦玲.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9(0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