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十大常识,你了解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1

手术麻醉十大常识,你了解多少?

付琼

四川省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

手术麻醉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在手术过程中能够让患者免于疼痛,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进行。手术麻醉涉及广泛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以下将详细阐述手术麻醉的十大常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原理、类型、风险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1. 麻醉的定义与目的

麻醉是通过药物和技术手段,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去疼痛感觉、保持意识状态改变,并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手术麻醉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保护患者的生命体征。

2. 麻醉的分类

手术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椎管内麻醉(脊麻/硬膜外麻醉)等不同类型。全身麻醉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适用于大部分手术;局部麻醉使特定部位失去感觉,患者保持清醒;脊麻/硬膜外麻醉通过在脊髓周围注射麻醉药物,实现下半身的麻醉效果。

3. 麻醉团队的成员

麻醉团队通常由麻醉医师、麻醉护士等组成。其中,麻醉医师是麻醉团队的核心成员,负责制定麻醉计划、监测患者的麻醉状态、调整麻醉药物剂量等。他们有专业的医学背景,接受过麻醉专业培训,具有丰富的麻醉知识和技术经验。在手术期间,麻醉医师会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的安全和有效。麻醉护士是专门接受培训的护士,具备提供麻醉服务的资格和能力。他们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操作,负责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放置气管插管、静脉置管等操作,保障麻醉过程的顺利进行。

4. 麻醉前的评估与准备

在手术前,麻醉医师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疾病情况等。这包括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以及是否有呼吸系统、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麻醉医师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麻醉,以及如何制定麻醉计划。患者通常需要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内禁食,以减少术中呕吐的风险。麻醉医师会告知患者关于禁食的具体时间。此外,患者还需要告知医师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补充剂等,以便麻醉医师根据药物相互作用和影响,调整麻醉计划。

5. 麻醉药物的种类和作用

麻醉药物并不是只有一种,包括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等。镇静药用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镇痛药用于阻断手术中疼痛的传导及感知,肌松药用于使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

6. 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尽管麻醉在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术中恶心呕吐、气道堵塞、循环不稳定等。麻醉团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1. 麻醉的监测与技术

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麻醉技术包括静脉麻醉、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等,确保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稳定。

8. 麻醉的苏醒与恢复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会逐步停止给药,让患者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过来。患者在麻醉苏醒室接受监测,直至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能返回病房或者离院。

9. 特殊患者的麻醉管理

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患者需要特别的麻醉管理。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麻醉计划。

10. 麻醉后的注意事项

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需要注意休息,遵医嘱进食进水。麻醉药物可能在体内残留,影响患者的反应和判断能力,所以接受全身麻醉治疗后需避免立即驾驶和操作危险机械。

综上所述,手术麻醉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手术安全、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了解麻醉的基本概念、分类、风险、技术以及麻醉后的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