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儿科急诊规避护理风险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细节管理在儿科急诊规避护理风险中的应用

张人哲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儿科急诊规避护理风险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儿科接受急诊治疗的500例患儿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50例),实施细节管理。分析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事件与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事件与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中应用细节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与护理差错事件,使护患纠纷率显著下降。

【关键词】细节管理;儿科急诊;护理风险

儿科急诊室收治的患儿病情特殊,再加上患儿年龄小,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导致治疗与护理配合度低,再加上儿科急诊室护理人员数量相对有限,需要面对诸多患儿,为其提供服务,稍有疏忽将会引起各种类型的护理风险事件,加重患儿病情以及身心痛苦,甚至会造成护患纠纷[1]。因此,需要实施更为科学有效方式进行管理,确保儿科急诊护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患儿治疗期间的身心健康[2]。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00例儿科急诊患儿中应用细节管理,主要应用细节管理,现报道临床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00例2022年1月-2022年3月时段进入本院儿科急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0例,性别:男140例,女110例;年龄:28d~18岁,均值(8.14±3.45)岁;疾病类型:肺炎30例,上呼吸道感染97例,急性扁桃体炎123例。观察组250例,性别:男150例,女100例;年龄:28d~18岁,均值(8.34±3.23)岁;疾病类型:肺炎34例,上呼吸道感染90例,急性扁桃体炎126例。参与研究者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病情经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于急诊接受治疗;(2)患儿家属同意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2)合并意识障碍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依据常规急诊流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

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方法:(1)组建小组:由护士长、护理人员组建细节护理管理小组,在开始细节管理前进行培训,学习急诊护理相关知识与细节管理各项流程,了解儿科急诊护理期间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认识细节管理的必要性。

(2)护理实施:①病情管理:因患儿病情变化速度快,再加上生理机能发育不完全,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病情,故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并协助主治医生处理异常征兆。②用药护理:患儿用药治疗的风险高于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做好用药细节管理工作,如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对所用药物、皮试药物进行核查,确保一致;严格遵守药物配伍禁忌以及药物剂量换算,确保用药治疗的安全性。③输液管理:输液是儿科护理常见操作,在护理不当的情况下易发生护理风险事故,故需要护理人员遵循“三查八对”的原则开展配液操作,避免配液错误;在穿刺输液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患儿院内感染;注意观察患儿输液期间的各项情况,加强巡视力度,观察液体是否输注错误以及输液管道是否通畅,记录患儿病情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穿刺部位感染、用药不良反应、输液外漏)、护理差错事件与护患纠纷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s)比较行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事件与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事件与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250)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护理差错

事件发生率

护患纠纷

发生率

穿刺部位感染

用药不良反应

输液外漏

发生率

对照组

6(2.40)

5(2.00)

5(2.00)

16(6.40)

12(4.80)

15(6.00)

观察组

2(0.80)

2(0.80)

2(0.80)

6(2.40)

3(1.20)

5(2.00)

χ2

4.755

5.567

5.208

P

0.029

0.018

0.022

3.讨论

儿科急诊室接受的患儿病情具有进展迅速与变化多样等特点,再加上大部分为危重症患儿,需要尽快接受针对性抢救,并且配合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促进抢救效果的提升[3]。值得注意的是,既往实施常规护理,对于儿科急诊而言无法满足相应的需求,再加上儿科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在于劳动强度大、护理技能要求高,患儿因为发育不成熟等因素普遍抗拒各项操作,极易引起不良护理风险事件,包括穿刺部位感染、用药不良反应等,导致患儿身心痛苦加重[4]。此外,患儿家属也会为此质疑护理人员工作的专业性,引发护患纠纷。

现有学者认为,在儿科急诊护理工作期间实施细节管理,有助于解决应用常规护理时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效率与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事件与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表明细节管理的应用能够减少儿科护理风险事件与护理差错事件,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分析是护理人员组建细节管理小组,对急诊护理易出现差错的环节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细节管理内容,如病情管理、输液管理等,均有助于增加护理人员对患儿的观察力度,减少不良护理风险事件,促进预后的提升[6]。与常规护理区别在于,在急诊治疗各个环节中,细节管理均要求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照护给患儿,尽可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全面性,重视护理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再采取措施对风险事件进行规避,可充分体现出细节管理的应用优势[7]。此外,儿科急诊患儿病情危重,实施细节管理科最大的特点在于规避潜在风险,将护理差错与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使护理纠纷与投诉减少,促进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而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会随之减轻,保持高度积极状态开展各项操作,从而获得家属的满意与认可[8]

综上所述,在儿科急诊中应用细节管理,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与护理差错事件,使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

【参考文献】

[1] 李慧. 细节管理在儿科急诊规避护理风险中的应用[J]. 临床研究, 2020, 28(08):167-169.

[2] 金晶. 细节管理在儿科急诊规避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妇幼护理, 2022, 2(04):828-830.

[3] 梁雪梅. 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20):9-10.

[4] 赵婷.风险护理与细节管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饮食保健, 2020, 7(32):219.

[5] 郑纯, 张超斌. 细节管理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 11(12):188-190.

[6] 汪晓燕.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25):165,170.

[7] 高红.细节管理在儿科急诊规避护理风险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6, 14(33):3540-3542.

[8] 马庆花. 细节管理在儿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9(06):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