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数据库技术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李爱辉

410603199110112011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应用不断发展,在测绘工程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为项目中的数据管理提供较大助力。就数据库技术在测绘工程项目数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简单分析数据库技术的特点,并对测绘过程中数据管理及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尝试给出提升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水平措施,不断促进测绘工程项目质量提升。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测绘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引言

我国工程测量中引入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工程建筑中,工程测量是工程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准度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质量水平,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出现使工程测量的精准度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有利于提高工程工作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但其对测量技术人员也有相应的技术要求,需要对工程测量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

1测绘工程项目中的数据管理

测绘工程中,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对项目的工作任务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优化和管理,实现对整体工程的控制管理。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管理、技术指导、质量检查以及项目交付,数据管理贯穿整体项目,管理人员利用数据管理技术对项目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测绘范围进行调查和了解,并对环境数据进行整理,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调整,给出项目的书面数据,为项目管理提供信息。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对数据进行管理时,根据对数据应用的需求不同选择数据划分管理方式。常见的数据划分方式有两种,根据用途分类。如计算类型的数据、查询处理数据、补充数据等,需要经过计算和查询等处理程序。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数字数据、图形数据、文字数据等,在进行管理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按照数据管理要求对数据库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用户的项目管理需求。

2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方案

2.1地面激光扫描采集数据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通州燃灯塔的相关数据,得到了古塔精准的三维空间数据,成为解决传统测绘方式中不足之处的主要方式。对通州燃灯塔的数据信息实施采集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对其实施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资料作为通州燃灯塔的核心价值,是利用和保护的主要依据。在三维数据采集上存在几个难点:通州燃灯塔高度较高,地面实施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方式满足不了各个构件和获取数据的要求;塔身构件被遮挡,扫描存在严重死角。针对以上问题,在选择扫描仪设备时,必须对其规模和精度指标进行全面考虑,利用脉冲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RieglVZ-400,便可满足本次数据采集的要求。在控制测量过程中,以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为坐标系。依据燃灯塔已有的控制点实施重复检测。三维激光扫描受角度影响,需要从不同的地点读取古塔的点云信息,从而对各地点云信息进行拼接。各地点云的坐标系不同,采用相同名靶作为标志,将其拼接后得出测量地点,依据每一个测量地点的同名靶推算坐标系之间的计算数值,利用相邻测量点重合的范围确保测量地点云信息的合理拼接。

2.2建筑物沉降监测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应根据沉降观测日期选择永久监测点,监测点数量应≥3个。在沉降监测过程中,项目应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采用正确的DSZ1等级进行处理。沉降分析期间,应进行四边形、主要角度、接缝沉降、各种结构面积等的沉降分析。沉降监测设施应沿建筑物外墙每15m安装1次。沉降监测期应根据行动计划逐案监测。如果大型定居点建筑、定居点不一致或破损,应加强监测,并进行日常或持续监测,并提供详细信息。建筑物运行后,必须根据混凝土类型和沉降速度确定监测频率。项目提交后,第一年将监测3~4次,第二年监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监测1次,直到地基稳定。

2.3原图数字化处理

在建筑工程建设活动中,原图数字化处理属于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原图数字化处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此类数据在工程施工中的有效性。在对原图进行处理时,需要确保所有整合数据的准确性,防止控制点布设期间出现偏差、地形点偏移、界址点容错率高等情况。而且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中,也具备了更高的应用效率,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提前明确原图中需要处理的具体内容,随后依托GIS系统来对原图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准确的进度、比例尺等参数,为施工方案的拟定提供良好参考。另外,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中,还可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重新测绘原图,过程中需要按要求做好数字化布设工作,借此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物点、地形点等参数,确保施工位置的准确性。

2.4地形测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开始前,需要对该地区地形分布情况进行测量,借助计算机软件来整理地形数据并上传到数据库中,便于相关人员有效处理数据信息,为后续工程施工计划的拟定提供参考。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地形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会积极引入三维激光扫描仪、数字化测图设备,以满足相关工作的开展要求。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内容。采用GPS静态测量获取数据,通过基线向量的结算及网平差提高所得数据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对于该地区地形的碎步数据进行整理,这些碎步数据录入软件中来进行编辑,对外输出相应的专题图形,为后续相关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会遵循“获取外业数据—绘制外业草图—内业数据整理—内业详图绘制—外部巡回检查—输出专题图形”的流程展开作业,以提高所整理数据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2.5空地数据进行融合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得到精度更高的点云数据,采用低空近景测量技术能够得到测量物体的三维坐标,将这两种方式进行结合,便可得出精度较高且比较完整的三维模型。结合两种测量方式时,既能避免三维激光扫描的死角问题,还能提升测绘模型的精准度。利用空地数据结合实际精度的方式让古塔的三维空间得以呈现,为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空地数据融合必须依据燃灯塔多个角度的精度分类后才能实施建模,需要把三维激光扫描的数据和低空拍摄的影像数据进行全面结合,再利用TIN模型将模型实施拼接及组合,最终得出燃灯塔的三维模型。

结语

数字测绘技术是一种使用决策“自定义算法模型”作为真实区域数字捕获、表达、处理和分析的核心的技术过程,是传统测绘技术的创新。目前,数字测绘技术往往无法满足景区的各种变化和问题解决的要求,但随着先进技术、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数字测绘技术将逐渐带来一些巨大的变革。最后,数字测绘技术将为个人提供更准确的区域数据、信息和产品知识,未来的智能监测和测绘技术也将为中国智能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和经济支撑,为全面推进中国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转型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忠厚.数据库技术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2(01):102-104.

[2]才旺,尹明德,肖杰,等.基于LabVIEW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20(4):77-80.

[3]贺瑜琦,陈良超,陈光.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库在支撑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评估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0(S1):210-213+223.

[4]庞崇高.数据库设计中软件工程技术的作用探析——评《数据库及其应用》[J].电镀与精饰,2020,42(04):49.

[5]王楠,张郁.土地变更调查中的测绘新技术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20,18(9):87-8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