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8
/ 2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研究

晏华林

430424197105085034

邵阳学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土建施工管理中。本文选取“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作为研究主题,旨在探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的优点、挑战和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架构,然后探讨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和应用场景,接着分析了数字化管理在土建施工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总结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

引言

土建施工是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协作困难等问题。而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则能够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沟通成本,因此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将从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优势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对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进行研究。

1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1.1建筑信息模型的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简称BIM)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数字化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方法,它以三维模型作为核心,集成了建筑设计、工程管理、施工操作等全过程信息。BIM不仅仅是构建建筑物的数字模型,更强调了信息共享、协作和协调,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提供有效的管理和决策支持。

1.2建筑信息模型的架构

建筑信息模型的架构包括几何模型、空间模型、功能模型和时间模型等方面的内容。

1.2.1几何模型

几何模型是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础,它描述了建筑物的几何外形、材料、结构等信息。通过使用CAD软件或其他三维建模工具,可以创建精确的几何模型,包括建筑物的立面、平面、剖面等。几何模型可以用于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并且可以用于后续的空间模型、功能模型和时间模型的构建。

1.2.2空间模型

空间模型是描述建筑物内部空间结构和布局的模型。它包括建筑物的房间、走廊、门窗等要素,并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布局和关系。空间模型旨在提供建筑物内部的三维视觉效果,并支持使用者对建筑物的空间组织、功能分区等进行分析和决策。

1.2.3 功能模型

功能模型是描述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的模型。它包括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区域和相关功能要素,如办公区、会议室、厨房等。功能模型可以用于设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规划,并在建筑物使用阶段提供相关的管理和操作支持。

1.2.4 时间模型

时间模型是描述建筑施工过程的时间及其相关约束和安排的模型。它涵盖了建筑物的施工计划、进度安排、资源分配等。时间模型可以帮助确定施工阶段的关键路径、资源冲突等,同时支持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调度。

建筑信息模型的架构通过几何模型、空间模型、功能模型和时间模型的集成,提供了全方位的建筑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它不仅可以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可视化和协作,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提供实时的进度控制和资源管理[1]。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并优化资源的配置,从而实现数字化土建施工管理的目标。

2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2.1 优势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具有以下优势:

2.1.1 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数字化管理能够整合和共享各种施工相关数据和信息,使得施工管理变得更加高效。通过实时更新的建筑信息模型,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查看项目进展、资源使用情况、施工工艺等,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调整计划,从而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

2.1.2 优化资源配置

建筑信息模型提供了全面的建筑信息和数据,包括施工材料、设备、劳动力等资源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可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冗余,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成本。

2.1.3 减少沟通成本

传统的施工管理往往需要通过各种会议、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信息遗漏等问题,导致沟通成本高。而使用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施工信息,所有参与方(包括设计师、施工单位、供应商等)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沟通和协作,减少沟通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2 应用场景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在以下应用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2.1 施工计划编制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施工计划编制可以将建筑物的几何模型与相关的施工活动进行关联,支持自动生成施工计划。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建筑信息模型进行项目的时间分析和调整,确保项目的施工进度符合要求。

2.2.2 工艺过程模拟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工艺过程模拟可以在数字环境中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通过模拟,可以发现潜在的碰撞、冲突和安全风险,提前解决问题,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2.2.3 施工进度控制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施工进度控制可以实时监控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管理人员可以了解每个施工阶段的完成情况和延期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计划,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在施工计划编制、工艺过程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材料采购、施工进度控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沟通成本,增强项目可视化能力,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3数字化管理在土建施工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3.1 挑战

3.1.1 技术难题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包括建模、数据管理、模拟和仿真等,技术难度较高。特别是在大规模项目的数字化管理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建筑模型,对技术的稳定性、性能和可扩展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1.2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数字化管理中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和商业机密,如果数据泄露或遭到恶意攻击,可能会对项目安全和企业形象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土建施工项目涉及多个参与方,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避免信息被不相关的人员获取或滥用。

3.2 解决方案

3.2.1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针对技术难题,需要持续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数字化管理的技术进步。可以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合作研发等活动,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此外,也可以探索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升数字化管理的能力和效益。

3.2.2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需要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和安全保护政策,加强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措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参与方的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数字化管理的整体安全性。

4总结

本文以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为研究主题,从概念、架构、优势、应用场景、挑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在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沟通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技术难题、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深入应用BIM技术、加强融合等方面[2]。在实践中,需要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土建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 陈磊.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助力土建工程施工[J].四川建筑. 2021,41(S1):171-172;

[2]杨天伦; 乔治斯·卡普吉安尼斯; 姜炳圭; 罗宾·威尔逊.LOD 350级别的BIM模型在土建施工图设计中的作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0,12(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