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居家用药需知——“四个避免”与“四个做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8
/ 2

老年居家用药需知——“四个避免”与“四个做到”

卢秋蓉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  广西贵港市  537100

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等,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再加上老年人群体免疫力相对低下,部分常伴营养不良、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老年综合征,使得患者病情较复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高,因此老年人用药需更为小心谨慎。本文简单介绍老年人居家安全用药知识,以供学习。

1老年人用药“四个避免”

(1)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品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其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及数量越来越多,受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如阿司匹林与激素类药物同时服用极易发生溃疡性消化道疾病。再加上老年人的记忆力逐渐下降,若服用多种药品,极易出现多服、漏服、误服等用药错误事件。因此。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多种慢性病老年患者,在用药前需由专科医生评估,患者或家属详细告知医生老年患者患病情况、用药情况,医生根据患者用药实际情况在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明确当前最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及其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减少药物服用种类,优先选择控释剂、缓释剂、固定比例复方制剂等,并确定药物最佳服用频次。

(2)避免药物服用过量

老年人居家用药的途径主要是口服,药物口服后会经肠道分解吸收,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逐渐降低,这就极易导致药物在体内分布不均匀,而且老年人的肝酶代谢活性、肾脏排泄能力变弱,使得药物在体内的分解速度越来越慢,药物蓄积于体内时间变长,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因此为了保障用药安全性,老年人用药剂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量。通常60~80岁老年人,用药剂量是成人剂量3/4~4/5;80岁以上高龄人,用药剂量是成人量的1/2。

(3)避免药物使用疗程过长

与中青年相比,老年人的肾功能相对降低,故其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滤过率下降。随着药物使用时间延长,就越易引起药物蓄积体内而发生增加药毒性,或易对药物耐药、成瘾等,影响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例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长时间用药有可能会损害患者听神经,极易并发耳聋;长时间服用利尿剂、泻药会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诱发严重低钾血症;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物会引起药物成瘾等。因此,老年人服用药物的疗程需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确定,患者遵医嘱用药即可,切勿自行缩短或延长疗程。

(4)避免滥用药物

患有慢性病或感冒头痛等常见病的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在没查清楚病因或不了解自身机体功能的情况下自行用药,以免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甚至是耽误治疗。例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等临床常用的药物,其治疗范围虽广,但并不是万能药,否则极易引起严重不良后果。此外,抗高血压药、降糖药、调脂药、利尿药、阿片类镇痛、安眠药等均为老年人服用频率较高的处方药,患者均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2老年人用药“四个做到”

(1)做到遵医嘱用药

众所周知,只有正确用药药物及相应剂量方可以达到疾病治疗效果,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等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用药,个体化用药治疗至关重要,不可擅自换药或停药,只有在医生指导下长期遵医嘱按时按量规律用药是控制病情进展的关键。与此同时,老年人在选择药品治疗、保健品时,需要从药品/保健品疗效佳、副作用少、可改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费用低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自身的治疗方案。坚持循证用药,切勿“病急乱投医”或“从众”听凭他人经验或偏信广告、偏方盲目用药。

此外,老年人记忆力相对下降,为了让老年人能够遵医嘱准确用药,我们可以在老年人用药的盒子上标注清楚相应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信息。若患者还出现多服、漏服、误服等时间,可为老年患者购买口服药盒或设置服药闹钟,定时提醒患者按量用药。同时,家属需要定期带老年患者到医院复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做到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无论是老年人、儿童还是成人,在首次服用药物前均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熟悉药物的治疗作用、药品禁忌症、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等,排除用药禁忌的前提下方可用药。若患者需要同时服用2种以上药物,还需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保证用药安全。例如:甲硝唑、阿司匹林等药物,能够增强华法林抗凝的药理作用;然而卡马西平会减弱华法林的抗凝药效。因此,老年人作为药品不良反应高危人群,应养成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认真阅读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药品保存条件等,若老年人受文化程度限制不能阅读药品说明书,应向医师、药师咨询或让家属帮助阅读药品说明书。

(3)做到管理好家庭小药箱

老年人病情复杂,若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因此,老年人在家无需自备多种药品,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在自备药保存中,应将口服药物与外用药分开摆放,做好药品标识以免药物使用错误而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切忌家中的消毒药、灭蟑螂药等决不能与药品一起存放。此外,老年人及其家属还需定期检查和整理药箱,药品应原包装存放,以免损坏药品影响质量,并注意查看药品的有效期,及时丢弃或替换失效期药品。

(4)做到列出服药清单

老年人或其家属应对正在服用的药物名称、用药剂量、频率、疗程等列出清单,随身携带,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到院就诊,并在就医时提供用药清单,便于医师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常见的老年人用药误区

(1)误区一:道听途说,与他人共用治疗方案

解疑:部分老年人处于好心,会将自身治病经历、服用效果好的药物分享给亲朋好友。然而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较多,而且每个人的肝肾功能不同,选用药物种类及剂量也是不尽相同的,故对于亲朋好友推荐的药物一定要在在咨询医师后方可服用。

(2)误区二:久病成医,嗜药成癖

解疑:有的老年患者凭借自身“久病成医”的经验,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自行到药房购药。部分老年患者即使到医院就诊,也不顾自身实际病情,而是盲目自信地让医生开具其所需药物,否则还会责备医生开的药物对治疗“不管用”。老年人随意用药极易形成“嗜药成癖”现象,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

(3)误区三:追求高价药、新药

解疑:部分新药是对原药进行改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低、特异性更强,但相对旧药而言,新药临床用药时间较短,临床治疗经验有限,其潜在不良反应有可能尚未被发现,安全性还需进一步验证。而且药物治疗不是新的、贵的就是好的,药物疗效高低主要看其适应症与患者自身病情是否相符。因此,根据自身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才是对的,而不是盲目追贵、追新的。

4小结

总而言之,老年人生理病理状况较为复杂,重视其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应用做好老年人群的用药管理与指导,减少老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提升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做到安全有效的合理用药效果,切实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卢秋蓉;1989-11;女;汉;广西北流市;本科;主管药师;医院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