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研究

尹舒瑶

身份证号:14242419820712592X

摘要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是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面临着日益紧张的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因此,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城市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旨在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通过科学规划,可以避免土地浪费和过度开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同时,规划还考虑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引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环境资源。

1城市土地特点

1.1有限性

相比农村地区,城市土地面积有限。由于城市人口密度较高,需求面积大,城市土地供应的稀缺性是一个显著特点。因此,城市土地的利用必须更加高效和科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1.2多功能性

城市土地需要承担多种不同的功能,如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城市土地的功能结构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组织和布局。

1.3集约性

由于资源有限,城市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具有高度的集约性。集约利用土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节约土地资源,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1.4规划性

城市土地利用需要依据科学规划,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等方法,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土地规划。规划可以帮助城市合理安排土地用途,保证城市功能的协调和平衡。

1.5公共属性

城市土地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尤其是公共设施用地和城市绿地等。这些土地的利用和管理需要考虑公众的利益和需求,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城市环境的良好。

2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2.1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原则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土地资源的利用,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2.2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在规划中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3共享与公平原则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考虑社会公平性和资源共享,促进城市居民的尽享土地资源的权益,减少土地利用的不公平现象。

2.4合理布局与区域协调原则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注重城市与周边乡村之间的协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5法制规范与科学决策原则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法律法规,依法进行,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要重视科学决策,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策略

3.1规划引领策略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顶层规划,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制定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通过制定和定期更新城市总体规划,可以引导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方向。分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对不同区域进行具体规划,明确不同功能区域的土地利用要求和限制。例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通过细化的分区规划,可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在规划引领策略中,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强度,即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经济、人口等因素的影响程度。通过设置土地利用强度控制指标,限制非合理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现象,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应注重对老旧工业区、城市拆迁区等土地的整治和再生利用。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改善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

3.2刚性管控策略

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出让方式。制定土地出让合同和土地使用权转让等相关法规,规范土地交易流程,保障土地利用的合法性和秩序。加强对土地利用项目的审批和监管,确保土地利用符合规划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用地审批程序和环境评估制度,加大对违法用地、土地浪费和乱占土地行为的查处力度。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利用情况,采取土地供应与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的控制措施。通过限制土地供应量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调控。确定土地使用的边界和范围,划定重要农用地、生态保护地、文化遗产保护地等土地使用红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护和管理好划定的不可使用和严格限制使用的土地。

3.3市场调节策略

采取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价格。通过竞争性出让,提高土地供应的透明度和市场竞争力,促使土地使用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土地基准价和差价调控机制,根据土地位置、规模、用途等因素确定土地价格。市场调节土地供求关系,防止土地价格过高或过低导致的不合理开发和浪费。完善土地流转交易体系,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城市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推动土地资产证券化、土地信托和土地租赁等金融工具的运用,提高土地资源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引入金融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投资回报。建设土地市场信息交流平台,提供土地供需信息和交易价格参考。通过信息透明和公开,促进土地市场的规范运作和高效交易。

3.4资源节约策略

资源节约策略是指在城市土地利用管理中采取措施,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倡导建设紧凑型城市,强调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减少用地面积,提高建设密度,减少城市扩张对农田和自然资源的占用。鼓励多功能利用和综合开发土地。通过整合不同功能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实现互补利用和资源的最大化价值。推广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概念,加强对建筑能耗的管控。鼓励使用节能材料、智能节能设备和绿色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效水平,减少能源消耗。重点关注废弃工业用地和存量闲置土地,推动其再利用和转型。通过土地整治和再生利用,减少新的土地开发需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非机动车交通和步行出行,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改善交通网络,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

结束语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研究是一个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敬臣.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1(22):8-9.

[2]季宏伟.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23+136

[3]王健.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J].农家参谋,2019(14):12.

[4]刘玉麟,城市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与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天津市,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2000-01-01.

[5]刘卫东.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研究[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