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儿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雪  李丹  陈海迪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712000

摘要儿科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因为现代家长都比较疼爱和重视儿童,因此也对儿科护理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又因病人年龄比较小,沟通能力有限,不能完整及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病情和不适感,出现疼痛或不适大部分幼儿均用哭闹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从而导致护理难度大大增加;如果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及时与孩子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的工作情况下,很大的提高了在护理过程中出错或护患纠纷发生的可能,从而引发医疗纠纷。现针对儿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探讨,并商讨出儿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决策的最佳解决方案,以此来提升护理的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沟通

引言

儿童们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轴心,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始终是中国各界所关心的重中之重。于是,这次我选取了将中国当下最受中国社会和以医护行业所重视的儿子看护提问这个探究核心,期望可以通过对相关现象的剖析,查找出中国当前儿子看护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对其薄弱环节的研究,推断出中国当前儿子看护提问在未来的发展走向。在中国儿子看护中强调以人为本教育,即是完善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既是提升中国护士素质与品格的必然路径,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实中国整体医护内容的必然实现和创新。在全国儿科护士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教育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也证实了强调以人为本教育是充实和蓬勃发展的现代儿科护理学主要组成部分。

1我国儿科护理的现状

1.1患儿受年龄限制缺乏配合意识

实践证明,儿科在医疗中占有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切身地有关,更在于它与其他各科有着一种明显地差异,那便是面对人群的复杂性。如今,幼儿最常见的病症已经是日益复杂,而这本来就已经为医护工作的发展造成了不少的压迫,更让人无可奈何的是,因为幼儿在躯体和心智方面发育得还没有完善,不少的幼儿病人甚至还无法清楚表述出自身的感觉和症状,因此护理人员也很难确定其的康复状况。

1.2家长过度关心对护理工作形成制约

对每一位父母来说,他们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是整个家庭运行的中心。所以,小孩如果患病,父母难免焦虑不安,或者全家出动予以陪护。但是,小孩自己受到年龄影响,也很难主动接受一些护理,而父母也大多没有相应的医疗知识,所以很多护理的活动中难免会由于溺爱小孩,采取某些违反医疗规定的做法,例如不按医嘱及时服药,与护理人员针锋相对方向等,这些都大大的影响了看护工作的开展,延误了小孩疾病的康复时机。

1.3护理人员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这是南丁格尔给全体护理人员最朴素的教导。但是,在我们周围,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大和工作压力的聚集,导致了不少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逐渐弱化,纷纷压低了自身水平,或者心存侥幸,忽视职掌,或者不再严格按照医院的规定履行职责,以致导致了自身的工作中存在着某些不必要的风险安全隐患,包括对病房巡查不及时、作业时间违规、交接班对查工作不细致,或者出现了发错药等不良行为,此类问题的产生,不但严重损害了医护工作,而且同时也极易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甚至威胁到了人们对整个医院管理的认可。

2儿科护理风险因素

2.1临床纪录存在漏洞

在实施儿科监护过程中,做好临床记载不但能够方便医务人员对患儿情况的掌握,而且可以使得患儿疾病复发后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实施抢救。不过,在对护士进行中的临床记载进行检查后发现,当前儿科护士进行的临床记载有不少困难。第一,在医生接收病人之后,需要对病人的情况做出判断,对病人显示出的主要生理特点做出详尽记载,以便医生专家做出病情判断。不过当前许多临床记载都不能对患儿疾病的特征做出详尽记载,主要问题在于同病人家属的交流内容不详尽,所以在做好记载的较大层面上要靠实践完成。其次,在给病人实施治疗中,每一个进行的治疗动作都需要仔细记载。可是许多临床记载都过于详尽,或者之间存在一段时间的空隙,会导致病人的情况突变,医师在实施治疗中缺乏根据。最后,有些医生文字潦草,对治疗日记编写缺乏标准,或者出现记载雷同的现象,导致医院治疗记载丢失了原来的价值。

2.2用药风险

在对一些医疗事故进行研究时发现,产生交通事故的因素不少时候都是由于药物不规范造成的。孩子们因为年纪都比较小,在进行药物的时候往往需要对药物类型和药品剂量进行严格控制,对医师在给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严格遵守三查七对的规定,对某些高毒性药品、麻醉用药、限制性药品等在使用时候需要严格依照这种药品使用的规范程序进行,同时对某些急救过程中使用的药品在剂量上也需要严格依照说明书规定进行。在给药之后,医师还需要在药品产生效果时对病人进行咨询,一旦出现了什么疾病的发生情况也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对某些疾病特别严重的儿童来说,给药之后还需要进行严密监护,以进行出现意外。医师在实施看护过程中,一旦发现医务人员因为疏忽而产生的用药错误,就应当尽快中止给药或进行进一步确认。

2.3沟通不足产生的护理风险

护士在对病人实施保护前,因为同病人家人交流不足出现的保护风险就屡见不鲜。究其根源,主要是病人家人对医护了解欠缺导致护士实施的某些措施不能掌握,或者某些家属会对医生的某些抽血和常规动作会产生误解,妨碍护士操作的顺利实施。在阻挠过程中因为未能对病人实施有效保护也存在一定隐患。所以,在对病人实施保护前要和病人家人做好细致交流,对可能实施的部分保护动作以及可能发生的某些现象对病人家人做好细致说明,争取获得病人家人的了解,使护士操作得以顺利实施。需要对病人父母阻挠看护服务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进行详尽报告,避免因为沟通缺失而带来护理危机。

3儿科护理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对医院护理人员的培训

医院应该结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首先要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当护理人员在接受患儿家长的咨询时,可以有效地提供给家长所需要的信息,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护理质量及家长的信任感。

3.2实施高效的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应及时将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及时告知患儿及家属,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患儿家属讲解治疗方式和治疗目的。还应指导孩子正确服药,并指导家长正确的服药方法。在护理的过程当中,也要积极并及时的与有可能发生矛盾纠纷的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及时解决他们的疑虑。例如,有的患儿家属对医疗费用可能有疑问,医护人员应根据缴费清单内容一一向家属进行说明,确保患儿家属清楚的了解到各项收费的具体用途,耐心解答的患儿家属的不解和顾虑。又比如在输液时,因为患儿的年龄很小,不能正确的自己表达出病情,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就需要注意和患儿家属加强沟通,增强护患关系,并能减少患儿和家长的焦虑感,掌握患儿基本的病情。预防性沟通的方式能够提高家长的信任感,能让家长能够快速地了解护理方法。

3.3加强人员的配备

医院还应该加强对儿科医院护士的配备,按照需求合理的对人员进行调整,保证患儿入院就诊以后,可以随时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严禁护士进行疲劳护理,同时,对于患儿在接受护理时,需要使用费用较高的仪器进行治疗时,医院护士一定要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未征求其意见,禁止自行对患儿使用,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的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医疗水平也进一步提高。然而,在这过程中,医患矛盾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儿科,由于患者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应合理有效地运用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儿科护理时,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患儿的资料和情况,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侯志英.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教学问题与对策[J].知识文库,2022(09):112-114.

[2]侯志英.基于“互联网+”的儿科护理教学设计及实践[J].知识文库,2022(07):85-87.

[3]张洁,梁宇鸣.从文献看儿科护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7):79-80.

[4]吴小清.移动助手在儿科护理模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5):168-170.

[5]黄娟.中国儿科护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8):16+20.

[6]杜文娟.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发展及应用[J].健康之路,2018,17(11):38.

[7]张申雨. 儿科护理学校本教材开发[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8]拉姆次仁.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新发展探索[J].西藏科技,2017(10):53+80.

[9]陈清.略谈概念图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32):60-61.

[10]朱小娟,陈培培,丁媛.促进儿科护理人才培养发展的研究进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