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经济效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经济效益分析

刘劲

清远电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清远市  511500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发展务必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对此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形式成为电力企业的发展重点。本文就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电力经济运行管理的相关措施和建议,对进一步提升电力经济效益、促进国内电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效益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和家庭用电量是每日剧增,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供电压力。所以作为国有企业,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也需要随波逐流,建立更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要满足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所需的电力供给。在如今的社会中,电力企业的发展核心是全面预算管理,电力企业需要对此进行高度优化和深度分析,找出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优化本身的企业管理体系。

1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经济效益分析的重要性

1.1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

电力经济运行管理意义重大,需要对整个电力系统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用电需求的增加,只有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才能够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电力资源支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另外,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还能够降低系统运行的故障率,避免因为电网故障造成的电气设备的损坏,同时避免因为电网故障造成生产企业的停工停产,真正意义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电力经济运行管理对于国家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不断加强对电力经济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视,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时发现电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社会发展。

1.2满足人民群众用电需求

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从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电器设备广泛应用,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用电量的激增和给电力企业带来的挑战。加强电力企业电力经济运行管理,对于保证电力资源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要发展,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只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反过来,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推动电气企业发展,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效的电力资源服务,推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1.3优化电力运行管理的系统结构

电力经济运行管理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结构的优化,确保电力运行整体系统结构的完整有效,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状况,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电力运行管理的优化同样也能实现电力运行的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电力运行管理,只有确保系统整体完善,才能够实现对整体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提升电力运行管理效率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不仅能够优化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还能针对电力运行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完善,对于提升电力运行管理效率,实现电力行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从根本上提升对电力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管理系统的优化,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经济效益分析的问题

2.1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

在电力公司的运作和管理中,必须抛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及时掌握行业的发展动向,采取最先进的经营管理措施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成为电力企业中的佼佼者。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限制,一些电力公司的管理者并没有发展壮大的意愿,只期望政府能以相关的政策扶持,靠扶持金维持企业的经营发展。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电力公司缺乏先进的经营思想,他们的生产观念还处于21世纪初期,他们对当前的市场动向一无所知,缺乏创意,缺乏品牌思维,无法在市场经济中树立自自己的品牌,创造出强大的自主品牌。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摒弃传统的管理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转变管理观念,借鉴业内的优秀经验,运用行业内部管理优秀的案例,对内部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使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达到新高度,从而提升企业在电力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2.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管理单位一直都是有能者居之,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是导致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体系一直无法完善的原因之一,这些管理者中,对于最基本的电力系统运作不知道的比比皆是,缺乏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更有甚者,监守自盗。这类世界频频发生,不难看出,电力企业部分的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对于自己所在岗位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缺乏对自己职业的敏感性和对此事件的分析能力,因此可能会影响到后期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企业对此类工作岗位进行招募时,应当注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在岗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政治觉悟的提高,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培养,对企业需要有奉献精神,对岗位要有敬业精神,对人对事要做到豁达和包容,需要有一定的大局观,不能局限于目前的得失,自身必须要求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要自身有严于律己的工作态度。

3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经济效益分析的问题的优化策略

3.1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在电力公司的经营中,必须要有一个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对其进行创新,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职工的权益作为经营的核心,这样可以增强企业的团结,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人性化的经营应该是通过对福利待遇、绩效考核、晋升机制等的优化,从而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促进公司的发展。

3.2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需要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开拓。21世纪寻找和开发人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和任务,企业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应该做到求真、务实、积极寻找且着重培养的方式方法来创办一系列有关于此项目的活动以及培训,例如,技术知识讲座,专家座谈会。培训工作应该从根本做起,打造每一个特色岗位,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实现一对一的帮扶政策,提高每一位员工的水平和能力,建立一个专业学习小组,专门攻克员工们平时所遇到的无法快速解决的难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第二,岗位合理化,每一位员工的特点不同,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高质量地运用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利益增长,从而更好地推动公司的发展。最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注重员工的心态问题,要培养员工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深度发掘员工的潜力,让员工学会自我管理,从而提高员工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员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效果,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发展的特点和目标,从科学合理地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完善技术经济模式评价和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四个方面采用先进的经济管理措施,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奇.探析国网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的经济效益[J].商业文化,2021(32):102-103.

[2]杨双源.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的经济效益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1(25):44-45.

[3]张玉中,郭长亮,何琦,等.简析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的经济效益[J].中国集体经济,2020(3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