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2

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达,刘洋

(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医院,河北省 唐山市 0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作为对照组(32例,利培酮)和观察组(32例,盐酸哌罗匹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PANSS(67.21±7.8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ANSS(85.26±4.76)分](P<0.05)。观察组PRL(27.45±4.68)ng/ml,SDSS(8.12±1.1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RL(38.90±5.16)ng/ml,SDSS(12.86±1.20)分](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盐酸哌罗匹隆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对患者内分泌影响更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有利于治疗的实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盐酸哌罗匹隆;泌乳素;社会功能;临床症状

前言:慢性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复杂,多见于青壮年,主要诱发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健康、社会环境等,治疗难度高,病情反复。尤其是首发患者,治疗不当很容易发生病情反复。目前临床上采取利培酮治疗,通过对多巴胺受体(DA)和5-羟色胺(5-HT)发生作用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引发肥胖、心动过速等并发症。近年来盐酸哌罗匹隆逐渐得到推广,其作用机制和利培酮相似,但不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更有利于取得良好良好疗效。为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本文于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64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32例,性别:男/女=16/16,年龄(31.70±5.37)岁。观察组32例,性别:男/女=15/17,年龄(31.58±5.56)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首次确诊,可遵医嘱用药。(2)对研究知情。(3)全程配合调查。

排除标准:(1)精神和意识严重影响调查研究。(2)同时接受其他药物治疗。(3)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终止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利培酮治疗(国药准字H20050160,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初始剂量1mg/次,2次/d。从第2d开始给予2mg/次,2次/d。后续治疗视情况保持剂量3~6mg/d。

观察组采取盐酸哌罗匹隆治疗(国药准字H20080217,生产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初始剂量4mg/次,3次/d。后续治疗视情况调整剂量12~48mg/d。

1.4 观察指标

(1)使用PANSS量表调查,30~210分,分数高对应症状更为严重。(2)调查治疗前后泌乳素(PRL)变化。(3)使用社会功能量表调查,0~20分,分数高即社会功能缺陷更为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本文数据,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视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ANSS评分对比

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PANSS评分对比

组别

PANSS(分)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2)

120.68±5.12

85.26±4.76

观察组(n=32)

120.72±5.18

67.21±7.80

t

0.026

9.425

P

>0.05

<0.05

2.2 两组PRL和SDSS评分对比

观察组PRL、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 2 两组PRL和SDSS评分对比

组别

PRL(ng/ml)

SDSS(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2)

26.27±3.10

38.90±5.16

15.42±2.11

12.86±1.20

观察组(n=32)

26.41±3.19

27.45±4.68

15.37±2.15

8.12±1.16

t

0.036

6.426

0.021

5.165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长,容易造成病情反复,除了精神分裂症状之外,还可能会损害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由于患者发病后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病程、认知功能、心理等方面因素,会对患者社会功能产生影响,造成患者无法正常生活。若治疗不当,甚至可能出现冲动伤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家庭、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1]。虽然临床逐渐开始采取针灸、物理、心理等多种治疗方案,但目前仍然以药物为主要途径。患者发病和前额叶皮质区血流动力学关系密切,纹状体及皮质中存在大量多巴胺受体,使用药物治疗时不可避免影响多巴胺受体数量。常见药物如利培酮,主要通过作用于D2、5-HT2受体起到治疗作用,达到改善症状目的。利培酮用药后在2h可达到药物浓度峰值,快速发挥药效,人体代谢经由肾脏通道,正常进食并不会对药物吸收产生干扰,但由于利尿激素会干扰内分泌系统,会对D2受体起到持续性的阻断作用,会PRL起到脱抑制作用,从而造成人体内PRL水平升高,从而引起女性经期紊乱等不良反应

[2]。同时利培酮还会对人体锥体外系造成影响,对患者运动功能造成影响,患者出现静坐不能等反应。盐酸哌罗匹隆主要通过作用于5-TH2受体、D2受体来改善患者症状,其中5-HT1A受体具有抗抑郁、促进认知的功能,因此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更加安全[3]。该药物可以作用于边缘系统,和5-HT2A具有较强亲和性,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来改善多巴胺水平。同时对于纹状体部位多巴胺受体起到阻断作用,对于PRL产生的影响小,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优势。经过对症状的观察,观察组PANSS(67.21±7.8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采取盐酸哌罗匹隆治疗在改善症状上有着一定优势,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同时经过对比,观察组PRL(27.45±4.68)ng/ml,SDSS(8.12±1.1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采取盐酸哌罗匹隆能够减轻对PRL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良反应,且更有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具有明显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盐酸哌罗匹隆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对患者内分泌影响更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有利于治疗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岳佳. 盐酸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2):130-133.

[2]商月骄.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02):256-258.

[3]李晓红,王学军,吕晓静. 盐酸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04):628-63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