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评价

姓名:徐芬

工作单位: 黄石市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

邮编:435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方法: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腺瘤患者中采取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可以很好的切除甲状腺瘤,患者恢复速度和恢复效果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

    甲状腺腺瘤在临床上的发生率非常高,属于常见肿瘤类型,在这类肿瘤的治疗中,手术是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其中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属于微创手术治疗的一种,将其运用于甲状腺瘤的治疗当中,可以很好的切除肿瘤组织,创伤小,患者恢复也比较快[1]。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4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0例,患者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48.78±1.92)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3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1例,患者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8.71±1.88)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为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体位选择仰卧体位,颈丛阻滞麻醉,在进行手术切口之前,需要抬高患者的肩部,保证充分暴露患者的颈部,等到麻醉效果 满意后,在患者胸骨上窝上方3厘米到4厘米的位置进行手术切口,切口形状为横形,长度控制在6厘米到7厘米之间,完成切口后,逐层切开皮肤和相关组织,将皮瓣游离,设备选择高频电刀,然后将甲状腺前肌群充分分离,保证可以完全显露甲状腺。 然后从胸骨上窝到甲状腺软骨的部位利用高频电刀进行游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手术刀紧贴着患者的甲状腺包膜,将瘤体慢慢分离出来。完成瘤体分离后,小心地切除剩余的甲状腺组织须细,然后做好止血和缝合工作,并且在创面放置负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操作。实验组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为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手术,具体操作如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方式选择颈丛阻滞麻醉,体位选择仰卧体位,将患者的肩部抬高从而充分暴露颈部,选择在胸骨上窝上方2厘米的地方进行手术切口,切口的长度控制在3厘米到4厘米,然后将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等部位逐层切开,选择美国强生生产的超声刀将皮瓣游离,充分暴露甲状腺组织,再利用超声刀分离甲状腺腺瘤,将肿瘤组织切除,最后利用超声刀可靠止血,并且完成后续缝合工作。甲状腺不需要再进行缝合,但是需要对表面皮肤缝合、包扎,并且进行负压引流,取适量病理组织及时送检。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手术指标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处理,用t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手术指标(x±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手术时间(h)

住院时间(d)

实验组

44

42.13±8.38

4.02±0.79

0.82±0.12

4.12±0.88

对照组

44

55.38±9.98

6.83±1.21

1.28±0.24

5.67±1.21

t

-

6.744

12.899

11.372

6.87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它通常是在甲状腺内部形成的小囊肿或结节,并且不会扩散到周围组织或器官。甲状腺腺瘤的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遗传因素、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摄入碘量不足等因素有关[2]。一般来说,甲状腺腺瘤的症状通常很轻微,有时甚至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在确诊为甲状腺瘤后,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颈部肿块或结节,通常表现为颈部可触及的肿块或结节,大小可以不一;压迫症状,如果腺瘤较大或位于特定位置,可能会对周围组织或器官施加压力,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少数甲状腺腺瘤患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甲状腺过度活跃)或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随着疾病的进展,肿瘤细胞会不断扩散,在这种情况下,及时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3]。在当前的治疗方式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技术也逐渐完善,在治疗甲状腺瘤的手术中,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也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这类手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心脏、脑部和关节等

[4]。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主要特点是通过较小的切口进行操作,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来说,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患者的预后效果也相对比较好。

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更少。该研究结果与汪予果,方丽敏,徐康[5]在相关研究中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腺瘤患者中采取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可以很好的切除甲状腺瘤,患者恢复速度和恢复效果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永刚,孙瑞平.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及患者甲状腺激素、C反应蛋白水平的观察[J].贵州医药,2023,47(09):1361-1363.

[2]黄开锦,张劲,罗汝耿.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对比[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3):67-69.

[3]孙怡,曹丹霞,张驰.改良Miccoli术与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01):54-56.

[4]陈俊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5):580-581.

[5]汪予果,方丽敏,徐康.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技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