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冯莉

130130198509240621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将现场施工管理与工程技术作为完成建设任务的主要内容。在建筑业发展背景下,建筑企业必须改变过往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学习现代施工技术,围绕工程项目概况与建设要求,调整现场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制度,落实施工任务,保证工程在规定期间内完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国内主流建筑结构类型,混凝土施工是现代建筑施工最关键的施工环节。因此,必须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流程,从而保障整体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效率。混凝土搅拌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水及外加剂等,必须根据工程需求严格规范各种材料工艺参数,通常情况下,将碎石粒径控制在1~3cm,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砂料含泥量超过2%。还需合理进行相关构件密实度的振捣控制,按快插慢拔、直上直下原则,有效避免混凝土成型后出现离析或气泡水纹等现象。同时严格控制水灰比例,防止混凝土开裂或强度不足。进行主梁浇筑作业时,需将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3~5cm,在构件体积相对较小或钢筋相对密集的区域,通常将塌落度控制在5~9cm,用水量则控制在180kg/m3,最大中砂粒径为4cm。浇筑作业前,必须将污物和泥土清除干净,第一层浇筑混凝土厚度为0.5m,后续浇筑厚度应不超过1m。

1.2新型预应力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新型预应力技术能够使房屋结构更加坚固,让房屋性能更加优越。应用新型预应力技术之前,需要优化钢结构,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开展工作;还应根据施工特点和现状,运用稳定的结构力系,不但能提高施工质量,还能保障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用新型预应力技术时,要着眼于工程施工实际,增强技术适应性,确保有较强的实践效果,最终达到建设目的。

1.3建筑工程排水技术

在进行房建施工期间,若地基排水施工不理想,基坑里的积水就会很大程度地降低施工质量,甚至还会导致建筑坍塌,所以要调整好桩基参数。一般雨天有可能使房屋发生渗水的情况,进而严重影响住户的日常生活,所以在施工期间要采用先进的防水施工技术,而这就需要在施工期间应用质量过关的防水材料,以提升建筑的防水效果。

1.4钢筋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如果钢筋质量不达标,那么后期必然会造成工程返工,从而导致房屋结构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在钢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做好钢筋结构制作以及钢筋质量抽样检查等工作,并出具钢筋结构质量检测报告。为了提高施工精度,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有效的钢筋连接技术,避免钢筋出现位移、变形等问题。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是建筑的主要材料,其规格对建筑的抗压性能有着直接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要求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钢筋规格,同时确保所选择的钢筋材料都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应提前对钢筋质量及规格进行抽查,只有满足建筑设计要求的钢筋才能投入使用。在完成检查工作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及时检测钢筋的稳固性,掌握钢筋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情况。在钢筋焊接阶段,施工人员要加大对焊接质量的检测力度,避免焊接质量不合格而影响工程质量。

2建筑工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规划现场施工组织

在工程施工前期,工作人员需要勘察现场,同时结合招标、投标、调研结果、地质勘测报告、设计施工图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提高现场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合规性。管理人员结合现场信息进行全程管控,完成施工任务,在规范现场施工组织的基础上,推进施工工作,协调各类资源、调配现场人力,保证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工。现场施工组织需要对现场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保证现场施工组织计划内容合理的前提下,配置完备的监督体制,由此可以监督现场施工情况。为使监督体制具备实操性,监督部门人员需要清楚工作职责并履行岗位任务,提高监督制度在施工单位中的权威性。监督人员应该按照不同部分的任务,调整监督管理方法,由此可以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可行性,随项目的实际运行进行动态监管。监督部门需要在监督管控工作实施中,完善监督体系内容。施工单位确定施工计划与工作流程符合项目建设要求后,跟随现场施工进行全程监督与管控,规范施工人员行为,保证工程建设工作达到规定要求,按照建筑企业编制的制度落实工作,不会对建筑企业形成负面影响。

2.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首先,工程项目的场地建设材料种类繁多,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的要求,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品牌、材料类型。在采购阶段,要按照合同中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采购,以防止由于原料的短缺而影响项目的进度。其次,在采购到适当的物料后,要进行分类,强化物料的质量检验。按工程要求把物料按要求堆放在规定的地方。最后,在物料的使用中,要加强物料的使用记录,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对所发出的物料进行跟踪,有效地降低了物料的浪费,降低了项目的费用。同时,管理人员要及时盘点存货,对物料进行合理分类,并对易损物料进行防护。

2.3施工质量管理

项目施工内容较为复杂,现场人员、设备、材料等分布杂乱,导致施工质量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管理实践中,应用BIM技术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能提前确定模板施工、钢筋施工等过程存在的问题,指导施工人员加强现场技术交底,熟练掌握施工注意事项,有效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如在管桩施工阶段,通过设立试验室开展反复试验,对管桩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现场通过自检、互检等多道检查方式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能杜绝质量事故发生。在施工现场需要使用大量材料,材料质量不佳也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为加强质量把控,要求加强现场材料数据信息采集,如在混凝土施工方面在水泥等材料中混入带有温度感应功能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保存材料型号、强度等信息。人员在使用材料时,通过现场读卡器获取信息并上传至数据平台,能确保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通过实时采集入模温度、坍落度等数据,进行动态监管,有效把控工艺质量。因此,应用该技术监管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各施工环节,能督促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材料质量检验、工序质量检验等工作,使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把控,保证项目一次性通过验收。

2.4优化施工流程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还应优化施工流程。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比较复杂,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形成完善的施工流程,有序落实施工计划。在制定施工流程时,应当结合工程实际,充分考虑各项因素,既要考虑有利因素,又要考虑不利因素,使施工流程更加严密,避免后期反复调整。在施工时,应发挥好监督部门的职能,监督施工流程的实施,监督好每个细节,及时评估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在最后验收时,应对照施工标准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不规范的地方,并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孙建鑫.简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居舍,2020(15):146.

[2]汤昌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要点思考[J].居舍,2020(29):47-48.

[3]安忠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思考[J].科技与创新,2020(2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