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的饮食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1

慢性肾衰竭的饮食管理

何建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肾内科,南宁530021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人体代谢废物经由肾脏排泄,才能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损害,会导致很多代谢废物在体内“超负荷”蓄积,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而慢性肾衰竭呈现不可逆性,逐渐发展至终末期需进行透析替代治疗或者肾移植。故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能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能够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因此加强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限水

慢性肾衰竭合并尿量减少的病人若饮水量过多,水分出入不平衡可能会引起肺淤血、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呼吸急促等情况。建议每日进水量(包含饮水、粥、汤、奶、药汁、水果以及其他含水量较高的食物所有的液体总量),建议当天液体的入量为500毫升加前一天的小便量。建议有计划喝水,用有刻度的容器或杯子装水。若患者出现腹泻、呕吐,考虑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对于严格限制水分摄入者,可以口含小冰块解渴,或者通过咀嚼口香糖、柠檬汁等方式刺激唾液分泌,或清水含漱后吐掉。

限钠

低钠饮食并非无钠饮食,建议每日摄入食盐量应控制在3g以内,病人可在烹调食物时适当少放盐,同时禁食腌制食品、浓缩食品以及精加工食品,以避免盐摄入过量。有些患者不吃盐,但多吃酱油,这是个误区,像皮蛋、香辛料、咸菜、腐乳、鸡精、味精、酱油等调味品都含较多的盐,应尽量减少其摄入。控制好食盐的摄入,能减轻水肿,并能有效的控制血压。

限钾限磷

慢性肾衰竭病人极易合并高钾血症,而高钾血症会导致心脏骤停,故需要限制含钾丰富食物的摄入量,如香蕉、桔子、橙子、干贝、虾米、紫菜、木耳等。所以要严格限制钾的摄入,含钾高的食物有:杨桃、香蕉、青枣、桔子、橙子、马铃薯、绿叶蔬菜、蘑菇、紫菜、木耳等都要严格限制摄入。低磷饮食,含磷高的食用有:豆类、坚果类、动物内脏、添加剂、调味品等;不要喝骨头汤、鱼汤、鸡汤、老火汤,烹调肉汁等,建议肉类先焯水,再烹饪。

优质低蛋白饮食

正常人蛋白质代谢废物由肾脏排出,而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减退,会使蛋白质代谢产物排泄产生障碍,在血液中积存,积存的毒素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加重,当血肌酐升高时,就应开始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有些患者认为得了肾病,有大量蛋白质从尿中漏出,并且合并有重度贫血,需要补充大量蛋白质来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肾性贫血,但大量蛋白质的摄入不能被身体全部吸收,反而需要从肾脏代谢,这样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另一个误区是患者害怕摄入蛋白质过多,会使血肌酐升高,所以摄入蛋白质的量极少,这样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并加重贫血。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是根据体重计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饮食的最佳蛋白摄入量在不同的时期存在差别,这些因素包含患者的体重、营养状态、肾功能分期,以及透析与否等,理想的状态下需要由肾脏科医生和营养科医生共同制定。另外,患者饮食中,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一般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各占一半比较好,必要时补充复方ɑ-酮酸片。动物蛋白高的食物如:鸡蛋白,牛奶,鱼,瘦肉等;植物蛋白高的食物如:谷类,硬果,杏仁类等。一天的优质蛋白要均匀分布到3餐中,不要集中在一顿吃,以利于吸收利用。

补钙,补充维生素,补充微量元素

慢性肾衰竭患者往往合并低钙血症,一般可口服碳酸钙,但盲目补钙会引起高钙血症,甚至导致心脏瓣膜和动脉的钙化,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定期复查及调整药物方案。肾衰的病人一般水溶性维生素B(尤其是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C的缺乏,需要补充。一般肾衰的病人锌、铁、常缺乏。瘦羊羔肉、瘦牛肉含铁、锌丰富,藕粉含铁较丰富。

建立积极正确的饮食观念

很多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在接受疾病治疗期间缺乏正确的饮食观念,忽视了饮食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导致盲目饮食。因此,慢性肾衰竭病人需要建立合理的饮食观念,通过合理调配饮食适应病理情况下的机体对于热量和各种营养的需求,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目的。做好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管理,可有效延缓患者进入尿毒症透析的时钟,饮食控制是慢性肾衰竭治疗的基础,也是慢性肾衰竭一体化治疗的基石,良好的饮食控制可以延缓肾衰竭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