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6
/ 2

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的临床观察

闫捷1[  ]李栋2万美霞1陈虎虎1

(1.陇东学院医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2.甘肃省庆阳市中医院,甘肃庆阳 745000 )

摘要:目的:评估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8月至20238月期间,共52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口服梧桐叶制剂,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特殊处理。记录每个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具有一定的效果。梧桐叶的应用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为H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方法。然而,尚需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梧桐叶;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

引言

H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异常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但随着对中草药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梧桐叶在血压调节方面的潜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共52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特殊处理,观察组患者口服梧桐叶制剂,具体如下:

(1)梧桐叶的获取和准备:首先,需要获得新鲜、干燥的梧桐叶。选择健康且无农药残留的梧桐树枝上的叶片。将梧桐叶摘下后晾晒,直到完全干燥。确保叶片无霉变或其他损坏。(2)梧桐叶的研磨和包装:将干燥的梧桐叶用研钵或研磨机细细研磨成粉末状。为了保持梧桐叶的品质,可以使用研磨后的粉末进行过滤,去除杂质。然后,将研磨好的梧桐叶粉末放入密封容器中储存,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下。(3)梧桐叶制剂的服用剂量: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梧桐叶制剂的正确服用剂量。一般来说,梧桐叶制剂的推荐剂量为每次口服0.5-1克,每日2-3次。剂量的调整可能会因患者的病情、年龄和身体状况而有所变化。(4)口服梧桐叶制剂的方法:将梧桐叶制剂粉末均匀地撒在清水、果汁或其他合适的溶剂中。然后用勺子或药杯搅拌均匀,确保梧桐叶粉末与溶剂充分混合。接着,将悬浮液直接口服。患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选择是否空腹服用。(5)注意事项和副作用:在口服梧桐叶制剂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严格按照剂量使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梧桐叶制剂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1.3观察指标

记录每个患者的血压水平。主要观察指标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指标,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32.3±9.1mmHg,对照组为139.8±11.3mmHg;观察组的平均舒张压为82.7±6.3mmHg,对照组为89.2±7.5mmHg。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主要表现为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组别

样本量

平均年龄

性别比例(男/女)

平均病程(年)

平均收缩压(mmHg

平均舒张压(mmHg

观察组

26

58.2±6.5

11/15

4.5±1.2

132.3±9.1

82.7±6.3

对照组

26

57.8±7.2

14/12

4.7±1.4

139.8±11.3

89.2±7.5

3讨论

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的临床观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本研究选择了52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这样的研究设计有助于降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偏倚,提高结果的可靠性。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有所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的血压调节具有一定的效果。这些结果与先前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梧桐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降血压、扩张血管等作用。这些成分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血压调节,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血压的效果。尽管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的血压调节效果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和解决。由于H型高血压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因此对梧桐叶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长期随访研究可以更好地评估梧桐叶对血压调节的持久效果、稳定性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本研究还需加强对梧桐叶治疗H型高血压的剂量和用药时间的探究。当前的研究结果显示了梧桐叶对血压调节的积极作用,但并未明确给出最佳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探究不同剂量和不同用药时间下梧桐叶的效果,并及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以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还应该对梧桐叶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更严格的控制。当前市场上存在着不同品质和产地的梧桐叶产品,其药效可能存在差异。为了确保梧桐叶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严格遵守药物生产质量规范,并进行药物的合理质量控制,确保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纯度。在进行梧桐叶治疗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治疗方法,如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形成综合治疗方案,并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这有助于评估梧桐叶治疗的持久效果,并确保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还需要对梧桐叶的药理机制和具体作用途径进行深入研究。这将有助于揭示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的具体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的生物学途径和分子信号传导等。通过深入了解梧桐叶的药理学特性,可以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开发相关药物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的血压调节表现出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进行更大规模、长期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并深入探究其治疗机制。这将有助于为H型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可选治疗方法,并促进临床实践中的科学决策和个体化治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具有一定的效果。这为开发梧桐叶相关治疗方法以及个体化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在将其用于临床实践之前,仍需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安全性和最佳用药方案,以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丁钱山,朱正球,王晗等.血压控制良好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21,50(04):605-608.

[2]张学敏,王锦锦,李稳静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管紧张素(1-7)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06):785-789.

[3]兰晶,郭潇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6):876-877+880.

[4]付静.浅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干预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9(01):20-21.

[5]蒋秀丽,李文清.不同血压控制水平对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1):57.


[  ]基金项目:《甘肃省庆阳市科技计划项目》(No.QY2021A-S010)

作者简介:闫捷(1976.1— )女,汉族,甘肃庆阳人,副教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医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