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精神分裂症知识,你知道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8
/ 2

这些精神分裂症知识,你知道吗?

符丽萍

达州市民康医院  四川达州  635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发病速度较慢或亚急性,多见于青年期,临床上常有各种不同的症状,包括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种功能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

一、精神分裂的常见类型

一般来说,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功能异常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患者在情绪、行为和感知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人会失去正常的沟通能力。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按目前的精神分裂症,可以划分成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其他型精神分裂症。他们的具体情况是: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精神分裂是最普遍的类型,并且比其它类型的精神分裂症发病更晚。一般来说,患有此种精神分裂的患者都会出现一系列的敏感多疑症状,当然,这还只是开始,一旦病情恶化,就会变成妄想症。随着疾病的恶化,患者出现幻觉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荒诞,越来越不真实。另外,重度偏执型精神分裂患者会产生情感方面的认知功能紊乱,这些患者的情绪和行动完全被自己的妄想所支配,他们不能正常地思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反,他们更多地处于一种负面心理状态,比如害怕,怀疑,甚至会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来。这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的改变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这种病症也不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太大的伤害,但不能自行治愈,因此,必须要及时地进行治疗。

2.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知道,这种病症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较为普遍的类型,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不一样,它的发作速度很快。在患有此病的时候,患者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想法,很难让人看得懂,并且往往会显得幼稚、愚蠢。他们时而做出怪相,时而憨厚地大笑,神情十分地做作。在此期间,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大,精神状态变化很快。

这种病症的发展速度很快,不过可以自行缓解。由于该病主要发生在十几岁的青少年当中,而青少年则大多处在生长和发育的时期,因此可以自行调节。不过也不是说不用治疗,这个疾患很有可能会再次发作,因此在对年轻的精神分裂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会采用抗精神病的方法来降低发病率。

3.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和青春期精神分裂一样,发病对象都是以青少年为主,只是他们的症状发作比较缓慢。单纯型精神分裂的患者,性格比较内向,比较消极,并且大部分患者都非常的安静,不爱锻炼,只会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世界中,远离现实世界,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就会越来越糟糕。像这样的患者,没有任何的幻觉和错觉,就算有,也只是一小部分,随着他们的人格逐渐衰退。

单纯型精神分裂的患者,可以说是让人感到无力。怎么会这样说?这种病一般发生在十几岁的时候,父母会以为自己的小孩只是性格内向,所以他们会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朋友多了,就会发生一些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人很难察觉到病症,一旦被诊断出来,往往就会进入成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现有的疗法是不能有效地治愈的,并且不能靠自身的缓解来治愈,因此,无论是预后还是疗效都要比其他类型的患者要低。

4.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多见于青年期,通常发病迅速,症状以发作性为主。神经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可以分成两类: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在患者的精神分裂中,两个刺激可以同时存在。在这些患者当中,紧张性木僵是最常见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会一动不动,就像是一尊雕塑,不吃不动,不说话。但这并不代表患者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他们的身体虽然失去了控制,但是他们的大脑却还在正常运转。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因为紧张性木僵而在短时间内变得亢奋,他们会非常地激动,而且会失去对身体的控制,他们的行为会非常的暴躁,经常会发生打人和摔东西的情况,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轻微的患者就会恢复到木僵状态,甚至会减轻,而重度的精神分裂患者则会一直重复。当然,也有一些可以自行治愈的办法,不过通常都会使用一些强制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5.其他类型的精神分裂:

这一类的精神分裂症所包括的病症较为独特,并不在上述四个范畴之内,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混合类精神分裂症和未知的精神分裂症。

总之,精神分裂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对患者和别人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各位对精神分裂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

1.在工作和学习上,患者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分地耗费自己的精力,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还能防止心理上出现问题。

2.养成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尽管一旦养成了个性,就很难改变,但是,如果你有自信,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态度。对任何事情都抱有正面的、乐观的心态,会极大地降低生病的概率。

3.学习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要懂得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而不能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这是预防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