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0
/ 2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李燕   

云南楚雄州永仁县人民医院 云南永仁 651400

摘要:目的:探索子宫肌瘤诊断中,联合使用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5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对照组,采集时间均为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腹部与经阴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检出结果。结果: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依次为98%、98%、97%,均高于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的单一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引用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获得更加显著的诊断效果,值得推行。

关键词:子宫肌瘤;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虽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持续发展可能引发不孕,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家庭幸福。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子宫肌瘤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的应用,更是为子宫肌瘤的准确诊断提供了良好途径[1]。分析发现,子宫肌瘤无特异明显症状,在临床中容易与子宫腺肌瘤相混淆。而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使用,能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和弥补不足,实现子宫肌瘤的明确诊断[2]。基于此,本次实验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对象,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年龄指标最大值74岁,最小值42岁,平均(58.31±4.22)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3个月,平均(1.58±0.67)年。在同时间段内,选择5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对象,年龄指标最大值75岁,最小值41岁,平均(58.39±4.19)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个月,平均(1.52±0.70)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数据指标的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实验具有价值。所有患者均无恶性肿瘤、精神疾病,且知晓同意参与。

1.2方法

两组实施超声诊断,仪器选用飞利浦智能超声检查系统iU22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经腹部超声:检查前嘱患者憋尿,检查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并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均匀涂抹耦合剂后,以斜切面、纵切面及横切面等进行腹部平扫,观察子宫情况,分析血流分布,并了解病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2)经阴道超声:取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对于子宫有轻微前倾的患者,于臀部下放置软枕。在探头上均匀涂抹耦合剂后套上避孕套,再次涂抹耦合剂。随后,将探头经患者的阴道入宫颈外口,先进行较浅位置的扫描,进行宫颈扫描,观察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回声等具体表现。适当牵拉探头,进行宫颈与外口观察。扫描子宫时,以横切、纵切等进行全子宫的扫查,以充分显示病灶及其周边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经腹部、经阴道超声及两者联合的诊断结果,对比经腹部、经阴道超声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3]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指标以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依次为98%、98%、97%,均高于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的单一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及两者联合诊断子宫肌瘤的结果分析

病理诊断

经腹部超声

经阴道超声

两者联合诊断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41

9

44

6

48

2

50

阴性

5

45

4

46

1

49

50

合计

46

54

48

52

49

51

100

表2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及两者联合诊断子宫肌瘤的效能分析

检查手段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经腹部超声

82.00(41/50)ab

90.00(45/50)a

86.00(86/100)ab

经阴道超声

88.00(44/50)a

92.00(46/50)

90.00(90/100)a

两者联合诊断

98.00(49/50)

98.00(49/50)

97.00(97/100)

注:与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相比,aP<0.05;与经阴道超声比较,b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虽然不会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但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痛经及局部压迫症状等不良情况,严重时引发不孕,影响患者的生活功能及心理健康。在此情况下,采取措施及早实现子宫肌瘤的准确诊断与病情判断,对疾病治疗和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目前,相关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病与高水平的雌激素环境刺激有密切关系,但尚未明确具体病因,普遍认为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性激素水平,以及干细胞功能失调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的诊疗难度[4]。实践显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常见措施,其中以超声的诊断效能较为明确。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经腹超声的探头扫查范围广,但分辨率较低,无法实现对微小结构的良好观察;经阴道超声的图像更为清晰,且由于探头位置更加接近子宫和卵巢,更利于观察细微结构的病变,但该方式存在扫查范围小的不足,对于较大的组织结构显示具有局限性。在王亚梅

[5]的研究中发现,子宫肌瘤应用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能充分发挥两者优势,互补不足,进而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依次为98%、98%、97%,均高于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的单一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的诊断中,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均能取得一定的诊断作用,而结合患者情况将两者联合使用,更能提高疾病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行。

参考文献:

[1] 郑高鹏. 经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8):224-225.

[2] 陈花金.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价值[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2):186-188.

[3] 易芳,周天志.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子宫肌瘤诊断的准确率[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0,43(3):512-515.

[4] 倪圣霞.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31):88-90.

[5] 王亚梅,谭深,杜新梅.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4):142-145.

作者简介:李燕(1971.09-),云南,彝族,主治医师,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