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结构构件非受力开裂防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0
/ 2

超长结构构件非受力开裂防治探究

徐松林、王小鹏、程曼林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现阶段,在地下室超长结构使用阶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引起混凝土构件非受荷载因素开裂可能性也较小;但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完的地下室结构经历越冬部分回填的情况下,这样使结构构件经历最大的环境温差变化,往往会引起超长结构构件产生非受力开裂的现象。基于此,本文就超长结构构件非受力开裂防治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超长结构构件;非受力开裂;防治

1 超长结构构件施工概述

1.1间距的控制

根据施工进度适时预设和施工后浇带,在矩形建筑物施工后浇带时,布设间距以30~40m为宜。

1.2 宽度的控制

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完整性,需避免由于后浇带布设而导致结构被拆分为多个板块(尤其是多个不存在联系的板块)的情况。在楼基和楼板的施工中,要求后浇带的施工不切断钢筋,否则钢筋受力性能减弱,结构受力时的稳定性降低,增加结构失稳几率。若后浇带的跨度较大,可根据受力钢筋分布特点暂时做隔断处理,在后浇带浇筑时以焊接的方法将相对分散的钢筋组合至一体,避免楼板两端在较强受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楼板后浇带布置,如图1所示。后浇带的宽度主要视建筑结构特点而定,通常按800~1200mm的宽度设置后浇带较为合适。

图1 楼板后浇带布置图

1.3 位置的控制

在混凝土配件受力最小的部位配置后浇带,剪力墙中间不设后浇带,在梁与楼板的反弯点周边布设后浇带,确保建筑在剪力和弯矩作用下仍保持稳定。对于受力较弱的部位或小跨梁开间,宜在梁跨1/3处设置后浇带。根据前述提及的思路,在本建筑工程中,沿平面弯曲设置后浇带。

1.4 断面形式

混凝土浇筑后,新、旧混凝土稳定结合,非必要时不留直缝,但考虑到施工便捷性的要求,可在楼板和墙体厚度小于300mm时预设直缝,若厚度在300mm以上,宜调整为斜缝的形式。地下水位较高时,为适应特殊水文条件而在基础后浇带下方预设防水板及增设防水层。对于基础后浇带,其断面形式以图纸要求为准予以控制。

2 工程实例

某市新城中心项目工程是集商业、办公、酒店式公寓及地下停车车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建筑,总用地面积约22652m2,总建筑面积约239377m2。其中地下3层、2层为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地下1层及地上1-3层为商业用房,其建筑面积为36250m。商业裙房部分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3 幢塔楼部分为核心筒框架结构。

3模型建立

采用Structure Analysis Program 2000V15软件进行分析,地下1、2、3 层的层高分别为 6.3m、3.5m、3.5m。材料:梁板墙混凝土C30,柱C40,混凝土热膨胀系数1×10 -5/℃,墙、板均为壳单元,四周挡土墙400mm厚,地下3层和地下2层为无梁楼盖,平均板厚分别250mm、280mm,地下1层为梁板结构,主梁为400mm×850mm,板厚250mm,柱700×700mm。程序输入温差地下1、2、3 层分别取:-6、-4.5、-3℃。边界条件:约束地下3层墙柱下端为嵌固,考虑底板与土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变形,参考有关文献,对地下3层挡土墙的应力进行折减,取值为在完全嵌固条件下的应力结果的85 %。温度收缩应力对地下室柱子影响很小,不起控制作用,因此只对挡土墙进行分析。分析工况为:1.2×自重+1.4×温度程序中单纯计算温度应力对结构构件的作用,然后与恒荷载作用叠加。

4模型理论分析

4.1结构的X方向三分点处设后浇带(入冬前不浇筑)

如图2所示为地下室计算模型,在X方向三分点处设后浇带进行分析,A、B点位置对应地下室X方向的大约为中点的位置,将取这个区域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图中可以看出地下1层顶板最大拉应力σx=1.23 MPa,则需要的温度钢筋配筋率为,配筋量很大。地下2层顶板最大拉应力为σx=0.60 MPa,需要的温度钢筋配筋率为

图2 计算模型

如图3所示为温度作用下B点挡土墙外侧应力σx,可以看出地下3层的拉应力明显大于地下1层和地下2层,地下3层最大拉应力σx=1.47 MPa,需要的温度钢筋配筋率为,每侧所需贯通钢筋配筋率为 0.25 %,基本按构造配筋率可以满足。

   图3  B点挡土墙外侧应力σx(温度作用下)

4.2结构的X方向设四条后浇带(入冬前不浇筑)

图4 计算模型

如图4所示为地下室计算模型,在X方向设四条后浇带,将结构分成5份进行分析,A、B点位置对应地下室X方向的大约为中点的位置,将取这个区域的结果进行分析。

5结论

1)入冬前如果将后浇带完全浇筑完成,在环境温差及混凝土收缩的作用下,地下室墙板等构件会产生很大的温度拉应力,构件会开裂甚至破坏,因此入冬前后浇带不能浇筑。2)随着保留的后浇带数量的增加,楼板和挡土墙里的拉应力有明显减小的趋势,经分析沿结构较长方向保留温度后浇带,在入冬前不浇筑,这样可以保证结构构件安全可靠,同时可以保证结构的经济性。3)为了提高地下室的环境温度,减小温差,入冬前对地下室四周的覆土应回填完毕,然后地下室顶板板面及局部洞口也应该覆盖住,以减小计算温差,使结构构件温度拉应力减少的效果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白俊红,谢鑫,魏首相.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6):128-130.

[2]万斌杰.基于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21,(09):158-159.

[3]于成功.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21,(08):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