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栽培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油橄榄栽培技术研究

张怀忠刘银任茂文

重庆禄丰天润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 404100

摘要:油橄榄属于木本油科植物,具有产量高和油质好的特点,用途非常广泛,当前,重庆市油橄榄的生产产量和规模不断提升,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栽培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重视,科学采用现代化的栽培技术,能够促使油橄榄生产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油橄榄栽培过程中土地整地技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收技术的措施,旨在为提升油橄榄栽培的综合效益提供助力。

关键词:油橄榄栽培技术应用措施

    由于在油橄榄栽培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产量和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油橄榄生产效益,因此在油橄榄栽培过程中应重点完善技术模式和体系,提升栽培效率和效果,达到预期的技术应用目的。

1 土地整地

油橄榄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地整地,选择年平均气温在14摄氏度到18摄氏度、年相对湿度在75%以下、年日照时间数在1400小时以上,并且海拔在800米以下,背风向阳具有灌溉条件的平地或是缓坡地,坡度在30度以下并且15度以上,根据等高线将其修筑成为水平梯地。同时选择的种植地址土壤深度和透气性符合要求,PH值在7.0到8.0之间,地下水在地表1.5米以下,具有灌溉便利性,能够满足灌溉要求。在正式整地的过程中,可采用全垦、带垦、穴垦三种方式,整地前挖掉杂树灌木、清除残桩残物,然后全面深翻土壤,土壤深翻尽量同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结合进行,深度一般为 30 cm到40 cm,山区 30 cm到35 cm,丘陵 35 cm到40 cm。坡度 15 °以上的山坡地,采用带垦或穴垦,尽量沿等高线修建成梯地。

2 种植技术

油橄榄种植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整地后和栽植之前一个月进行挖掘,避开雨季阶段,预防水土流失,坑穴开挖应分开堆放上部分表土和下部分生土,土壤粘度高且板结严重的平地,开挖坑槽,坑槽长度为1.2米,宽度为1米,深度控制在0.8米到1米之间。坡地以坑穴栽植为主。完成坑穴开挖后,在每个坑穴或是坑槽下放置30厘米厚度的秸秆或是树叶,中间填入30千克的有机肥、1千克到2千克的磷肥、0.3千克到0.9千克的钾肥,和表土混合搅拌成为肥土,厚度控制为40厘米左右,如果土壤粘度较高,需要加入石子和沙砾,如果土壤酸性较高,则需要添加适当的生石灰,和回填土混合之后回填,上部分回填40厘米到50厘米的表层细土,回填之后,踩实虚土,在表面做出高于地面25厘米左右馒头形状的结构。

主栽品种配置的过程中,根据林地规模的大小,选择主栽品种的数量,1000亩大小的林地,主栽品种数量控制在五个到六个,按照当地区域的情况进行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的搭配,主栽品种主要为弗奥FRANTOIO、莱星LECCIO、科拉蒂CORATINA、皮削利PICHOLINE、鄂植8号、戈达尔GORDAL等。在授粉品种配置方面,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完成品种配置后,需要进行扦插育苗,如果是稀疏种植,每亩林地栽植植株10株到18株,如果是密植种植,每亩地栽植植株22株到100株,选择春季,二月份下旬到三月份或是秋季十月份到十一月份进行容器育苗,在定植方面,可采用正方形栽植、长方形或是三角形栽植的方式,在已经回填的坑穴或是坑槽内栽植植株的过程中,根据标记明确定植的位置,确定中心点,坑穴直径高于苗木水平根系,坑的深度和原本苗木入土深度一致,栽植过程中去除容器,在坑内放入幼苗,带有营养土,培土到根茎的位置,使栽植后的苗木根茎比地面高出25厘米左右。完成栽植工作后,需要做好管理,以免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另外,需要根据油橄榄的生长情况,做好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定期进行修剪,确保树木的良好生长。

3 病虫害防治

3.1 常见病害的防治

    其一,油橄榄肿瘤病。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和防治剂进行化学防治,如铜剂、多菌灵等。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通过合理施肥、适当修剪和保持植物健康状态来预防病害的发生。种植具有抗病性的品种或砧木,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其二,孔雀斑病。检查并清除患病植物,防止病害的扩散。使用病害防治剂进行药物喷洒,如多菌灵、三唑酮等。加强植物的营养管理,保持植物的健康状态,提高抗病能力。其三,霉污病。清除受感染的植物部分,防止病害扩散。加强通风和排水,保持植株干燥,减少霉菌繁殖的环境条件。使用合适的霉菌防治剂进行喷洒,如硫磺等。其四,炭疽病。及时清除受感染的植物部分,防止病害扩散。使用含有丙环唑等炭疽病防治剂进行药物喷洒。加强植物的营养管理,保持植物的健康状态,提高抗病能力。其五,青枯病。及时清除受感染的植物部分,防止病害扩散。使用含有苯甲酸等青枯病防治剂进行药物喷洒。加强植物的营养管理,保持植物的健康状态,提高抗病能力。

3.2 常见虫害的防治

    其一,油橄榄根瘤线虫。采用清除患病植株和根系的方法,以防止虫害的进一步传播。使用根瘤线虫防治剂进行土壤处理,如多菌灵等。采取轮作和间作措施,减少虫害的发生。其二,金龟类虫害。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等。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手工捕捉、粘虫板等,以减少虫害的数量。加强植物健康管理,保持植物健壮,提高其抵抗力。其三,天牛类虫害。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手工捕捉、剪除受感染的枝干等。使用适当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加强植物健康管理,保持植物健壮,提高其抵抗力

[1]

4 采收

    在每年九月份下旬到11月份进行采收,油橄榄成熟后可采用手工采摘或是机械采摘的方式,不可采用棍棒打落,完成果实的采收工作后,将杂物去除,根据好果、病果、落果等进行分类,24小时内完成加工,不可在高温或是容易挤压磕碰的位置存储,运输期间保持运输工具的清洁性和干燥性[2]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油橄榄种植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采用栽培技术和种植技术,做好整地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病害和虫害的防治,完成相应的采收工作,为油橄榄高质量和高产量的生产做出贡献。另外,在进行油橄榄种植的过程中,应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种植模式和体系,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种植效果,达到预期的种植目的。

参考文献:

[1] 邓明全. 油橄榄丰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5):590-594.

[2] 何文婷. 油橄榄丰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J]. 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