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杨中全

身份证号:511123198401125371

摘要:混凝土浇筑关键技术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砼拌合站操作原则、温度控制和养护措施,以及浇筑质量检测和控制。通过合理设计配合比、严格操作要求和正确的温度控制养护,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监督和质量检测,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重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实施,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

引言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工民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具有关键作用。文章通过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分析,探讨了其在工民建施工中的重要性以及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

1.混凝土浇筑技术概述

1.1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准备、布置、浇注和养护等阶段。首先,需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设计,确定合适的配合比;然后,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接下来,需要进行模板的布置和定位,确保浇筑的准确性;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均匀性;最后,对浇注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使其获得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1.2混凝土材料选择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浇筑后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在选择水泥时,需要考虑其灰化速度、早期强度和适用性;骨料需选择质地均匀、颗粒级配合理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是优化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此外,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和控制剂。

1.3浇筑设备与工具

混凝土浇筑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车、自卸车、输送泵、振动器、船斗、轨道式倾斜斗等。这些设备和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混凝土质量,并减少人力投入。

1.4浇筑方式和施工组织

浇筑方式主要有自由浇注、压力浇注、振捣浇注等。不同的施工对象和工程要求会决定浇筑方式的选择。施工组织的合理安排也对混凝土浇筑影响重大,包括人员分工、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等。

2.凝土浇筑关键技术分析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比例。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可泵性、可施工性等要求。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工作性能和均匀性,避免出现塌落度不合适、水灰比过高或过低等问题。

2.2砼拌合站操作原则

砼拌合站是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的重要设备。在砼拌合站的操作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首先,要做好原材料的检查和保管工作,确保水泥和骨料的质量和保存状态良好。其次,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加水量,防止过多的水分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和开裂。同时,要注意洗车污水和废料的处理,保持环境的整洁和水资源的节约。此外,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3温度控制和养护措施

混凝土的温度对其强度和收缩性能有重要影响。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早脱模或过快干燥,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和开裂。同时,在浇筑后的养护过程中,也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以促进其正常硬化和发展强度。

2.4浇筑质量检测和控制

浇筑质量检测和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浇筑材料进行检验和测试,如水泥、骨料、混凝土强度、塌落度等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浇筑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增加震捣次数和时间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还需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如抗压强度、收缩性等指标的测试,以验证浇筑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3.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浇筑技术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气温和湿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和强度发展。高气温和低湿度条件下,混凝土水分蒸发快,容易出现表面龟裂;低气温和高湿度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较慢。其次,风速和风向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液态保持时间,需采取措施防止风吹散混凝土。此外,地基土壤的稳定性、地下水位以及施工现场的平整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浇筑过程和混凝土质量。

3.2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是影响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施工空间的限制对于设备进出、混凝土输送以及施工人员作业都有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特别是在狭窄空间或复杂工地条件下,需要选择适合的浇筑方式和施工组织方案。其次,施工时间的合理安排也对浇筑质量有重要影响。在高温季节,应避免在中午时分施工,以防止混凝土迅速流失水分,导致强度下降和开裂。

3.3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管理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施工组织、施工计划和施工人员协调配合,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顺序、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整体性有重要影响。同时,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秩序维护也对于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关键作用。

3.4劳动力技术水平

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熟练的浇筑工人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使混凝土能够均匀地浇注、振实、密实和养护。此外,对于监督人员和质量检测人员也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4.优化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建议

4.1引入新技术和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考虑引入新技术和设备来优化混凝土浇筑技术。例如,可以使用自动化浇筑设备、无人机监控和测量系统、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引入智能材料和控制系统,实现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确控制。

4.2加强施工组织和协调

混凝土浇筑涉及多个环节和各类参与方,需要加强施工组织和协调。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安排施工场地和设备,有效分配工作任务和资源。同时,加强与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沟通协调,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稳定性。此外,注重施工安全管理,提前做好施工计划和风险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3健全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对于优化混凝土浇筑技术至关重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和控制,建立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性能测试标准,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强度的稳定性。同时,采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进行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收缩性等性能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4.4提高劳动者技术培训与管理

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是优化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关键之一。通过加强培训和学习,让工人了解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并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需要加强对工人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此外,注重职业健康和精神状态的关爱,提高工人参与度和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工民建施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通过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严格的操作要求和正确的温度控制养护,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同时,加强施工组织和协调、健全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以及提高劳动者技术培训与管理,也是优化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关键。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促进工民建施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志伟.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内江科技,2023,44(06):29-30.

[2]赵学鹏.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05):139-141.

[3]吕耿贤.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2021,40(35):77-79.

[4]张勇.工民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阐释[J].四川水泥,2018(03):171.

[5]袁志超.浅谈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