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管理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3

体温管理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黄丽琴

新余市人民医院 江西省新余市 338025

摘要:目的:探究体温管理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低体温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体温管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体温管理。统计两组体温、寒战等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温、寒战等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患者,展开体温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体温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体温管理;创伤救治;生存质量

相关资料显示,每年约有1/10的人会由于严重创伤死亡,严重创伤,已经成为了导致死亡、残疾的重要原因[1]。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常出现低体温、凝血障碍、代谢性酸中毒等,以上三者被并称为死亡三联征,如果发生低体温,会导致患者内环境平衡受到破坏,在急诊外科创伤中心,低体温的发生率将近30%左右[2]。同时,低体温所导致的并发症也会导致病情进一步严重,虽然低体温在死亡三联征中最易解决,但是目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为了降低创伤后患者低体温的出现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完备的流程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3]。体温较低时,会导致凝血酶产生受阻,同时纤维蛋白原无法顺利合成,影响血小板聚集、黏附功能[4]。与此同时,随着体温的进一步下降,以上影响会逐渐严重,本研究就对低体温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低体温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P>0.05)。

表1 对比患者一般资料

组别

例数

性别[n(%)]

年龄

±s,岁)

男性

女性

观察组

30

17(56.66)

13(43.33)

44.58±6.73

对照组

30

18(60.00)

12(40.00)

43.61±6.43

χ2

0.36

0.737

P

0.548

0.463

1.2方法

1.2.1对照组

(1)到达急诊科的十分钟之内,展开核心体温测量,采取直肠测量的方式,对体温进行评估,同时进行记录。(2)注意控制体温过低,展开被动保温护理干预,患者身上寒冷、潮湿的衣物应当第一时间去除,同时关闭门窗,调节室内温度维持在28摄氏度左右,确保湿度在55%左右。使用棉被,帮助患者遮盖身体,降低散热速度。(3)展开护理操作时,尽可能集中,尽量避免肢体外漏。输入液体或血液制品时,应当先加热至37度左右。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患者,应使用呼吸机湿化缸,采用加热蒸馏水提升进入呼吸道气体的温度。

1.2.2观察组

观察组展开流程化干预措施:(1)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展开培训以及考核。(2)考核通过后,方可正式展开工作,结合相关资料,制定干预措施方案,使流程更加规范[5]。在被动护理措施基础上展开非侵入性体外复温技术。(3)早期对患者的病情展开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生命体征,核心温度[6]。在患者到达急诊后10分钟内进行首次体温监测,每30分钟复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5℃,每5分钟监测一次,并注意记录患者体温及其他生命体征变化。预防热流失。10分钟内脱去潮湿及血迹衣物,室温控制在28℃,给予棉被毛毯覆盖,减少肢体暴露[7]。(4)体外复温。在患者腋窝、腹股沟、颈静脉等大血管处放置多个温水袋,同时用电热毯升温。(5)循环升温。使用恒温箱将液体加温至37℃,输入37℃的温热液体和血制品[8]。[A1]

1.3观察指标

1.3.1记录患者核心体温 。

1.3.2评估患者寒战表现:(1)0分:无寒战表现,触诊咬肌、颈部以及胸部肌肉时,没有颤抖情况。(2)1分:轻度寒战,颈部、胸部存在轻微颤抖。(3)2分:中度寒战,到颈部、胸部及上肢的剧烈颤抖。(4)3分:重度寒战。全身颤抖。

1.3.3运用数字 评分表(the Cold Discomfort Scale,CDS) 评价患者寒 冷不适主诉,不觉得冷以0表示,无法忍受的寒冷以10表示。

1.3.4对比实施体温管理前后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救治3h内体温波动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救治3h内体温波动水平比较(±s)

监测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监测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0h

36.15±0.26

36.02±0.21

0.4864

0.6271

2h

36.05±1.26

36.64±0.42

-2.814

0.0200

0.5h

35.41±0.26

35.47±0.25

-0.3612

0.3910

2.5h

36.11±1.22

36.87±0.44

-3.2081

0.0021

1h

35.81±0.51

36.17±0.43

-2.8547

0.0052

3h

36.15±1.36

36.98±0.37

-3.512

0.0009

1.5h

35.97±0.60

36.31±0.35

-2.7613

0.0081

-

-

-

-

-

2.2两组患者救治3 hBSAS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救治3 h内BSAS评分比较(±s,分)

监测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监测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0h

0.32±0.64

0.30±0.61

0.1198

0.9051

2h

0.88±1.20

0.33±0.61

2.1921

0.0321

0.5h

0.61±0.92

0.67±0.85

-0.2534

0.7984

h

0.61±0.85

0.23±0.50

2.1034

0.0391

1h

1.03±1.30

0.49±0.88

2.0619

0.0440

h

0.47±0.71

0.13±0.34

2.4064

0.0198

1.5h

1.07±1.10

0.51±0.94

2.1086

0.0394

-

-

-

-

-

2.3两组患者救治3 hCDS评分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救治3 h内CDS评分比较(±s,分)

监测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监测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0h

1.08±1.53

1.13±1.66

-0.1182

0.9062

2h

4.61±2.85

1.75±2.27

4.2614

0.0001

0.5h

2.19±1.91

1.67±1.95

1.0921

0.3111

h

3.94±2.58

1.31±1.73

1.315

0.0001

1h

3.71±2.37

2.04±2.13

2.8433

0.0061

h

3.33±1.96

1.02±1.46

5.014

0.0001

1.5h

4.63±2.85

2.11±2.61

3.5147

0.0008

-

-

-

-

-

2.4两组SF-36评分

表5  两组SF-36评分(±s,分)

SF-36

评价时间

对照组(n=30)

观察组(n=30)

t

P

生理功能

干预前

60.47±8.64

60.34±7.74

0.071

0.944

干预后

71.63±7.16

79.47±8.91

-4.338

<0.001

生理职能

干预前

62.46±6.38

62.92±6.51

-0.319

0.751

干预后

73.61±7.12

80.14±7.69

-4.406

<0.001

躯体疼痛

干预前

75.97±9.62

75.43±9.54

0.262

0.802

干预后

79.68±9.43

85.12±6.93

-2.94

0.004

总体健康

干预前

60.92±11.62

61.01±11.89

-0.034

0.973

干预后

65.16±11.87

75.43±11.24

-3.973

<0.001

生命活力

干预前

67.04±8.62

67.13±8.47

-0.047

0.963

干预后

75.12±7.47

81.56±8.94

-3.909

<0.001

社会功能

干预前

62.85±10.14

62.86±10.03

-0.005

0.996

干预后

72.40±9.34

79.12±10.21

-3.434

0.001

情感职能

干预前

70.87±4.32

70.46±3.64

0.513

0.609

干预后

81.11±5.34

89.92±5.01

-7.61

<0.001

精神健康

干预前

72.30±8.64

72.16±8.94

0.071

0.944

干预后

80.19±8.21

89.13±8.27

-4.852

<0.001

3讨论

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在创伤后的一个小时之内,是最佳的治疗时间。患者的基本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疼痛等[9]。正常的体温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严重创伤的患者常常存在低温的情况,如果一直下降到达32度以下后,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最终引发患者死亡[10]。所以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升温治疗是必要的[11]。体温管理能够通过对人员干预的过程进行规范,有效的发现低体温患者并及时的处理,确保患者的体温平稳,降低其死亡率[12]

对于创伤的患者,采取低体温,流程化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复苏效率,改善患者预后[13]。流程化管理中包含评估、预防、监测、复温、干预措施等各个流程,能够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护理人员在展开救治前,会提前观察其是否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对患者展开充分评估后,通过核心温度,决定测温的频率[14]。在进行复温时,最主要的原则为先预防后处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在前期体温快速降低,而后再采取温措施的缺点。展开体温干预后,患者的体温显著提升,同时,此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可以有效提高其急救水平,加强其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可以确保护理质量从根本上提升。

4参考文献

[1]陈天喜,沈红五,姜琴,等. 损伤严重评分与修正创伤评分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比较[J]. 护理研究,2021,35(1):35-39.

[2]张文英,皇芳芳,徐洪云.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急诊创伤后患者自发性低体温预测模型[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165-168.

[3]ROSLI, DAVID, SCHNURIGER, BEAT, CANDINAS, DANIEL, et al. The Impact of Accidental Hypothermia on Mortality in Trauma Patients Overall and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pecificall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e Internationale de Chirurgie, Collegium Internationale Chirurgiae Digestivae, and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docrine Surgeons,2020,44(12):4106-4117.

[4] 鲍映雪,胡亚丽,兰岚,等. 浅表大血管保温联合自发热暖贴在复杂创伤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22,24(9):1404-1405,1412.

[5] 周倩男,史亚亚,杨玲云,等. 集束化保温干预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与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4):168-170.

[6] 张丽燕,符爱兰,韩惠芳,等. 集束化保温干预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4):293-297.

[7] 洪小丽. 预见性护理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时间和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5):130-132.

[8] OKADA YOHEI, KIGUCHI TAKEYUKI, IRISAWA TARO, et al. Predictive accuracy of biomarkers for survival among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with hypothermia: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in Japan[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rauma,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Medicine,2020,28(1).

[9] 杨旻斐,王钰炜,詹玥,等. 基于指南的加温输液输血策略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5):492-498.

[10] 彭传香. 严重创伤性骨科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现状及对策进展[C]. //世界中联第二届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国际骨与关节疾病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6:259-259.

[11] 郑光峰,赵汉平. 骨科创伤性损伤病人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进展[C]. //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 2012:191.

[12] 蒋守银,赵营营,赵小纲. 治疗性低体温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潜在价值[C].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278-278.

[13] 白俊清,刘卓,程爱国. 创伤失血性休克所致低体温对大鼠凝血功能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C]. //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集. 2009:103-111.

[14] 急性脑损伤后诱导低体温治疗没有效果/轻微头部创伤造成神经元损伤的特异性标记S-100b/乙醇脱氢酶基因变异与适量饮酒对心肌梗死的有利影响[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1,16(9):20-21.

项目编号:20223090834

基金名称:新余市科技计划项目


[A1]课题措施里面有放热水袋   文章内没有  加到措施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