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运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途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运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途径研究

张峰景敏娜

610121198802211553

610527199202141349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可持续性的措施和技术,来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管理、洪水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老旧小区改造则是将老旧的住宅区域进行改造和更新,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运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途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老旧小区;改造途径

引言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是指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系统,以降低城市的洪涝灾害风险、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老旧小区改造是当前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运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为老旧小区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一种应对城市化发展和气候变化挑战的新型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它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为基础,通过有效地管理城市的雨水、地下水和城市排水系统,减少洪涝灾害风险、改善水质、提高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海绵城市着重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压力和排水系统不足的问题,通过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如湿地、雨水花园、海绵广场等,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和储存,以及有效管理城市排水。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城市洪涝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并带来生态效益,如增加绿地覆盖、改善空气质量和提升城市景观。海绵城市概念最早源于中国,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海绵城市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和城市开始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将其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的目标是打造具有适应性、弹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实现灾害风险的减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综合运用绿色基础设施、低影响开发技术和智能城市管理,海绵城市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塑造更宜居的城市未来。

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工作原则

2.1综合解决问题

改造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水资源管理、洪水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问题,以实现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将不同的海绵城市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

2.2地域特征匹配

根据老旧小区的地域特征,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量身定制适合该地区的海绵城市改造方案。不同区域的改造技术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2.3可持续性发展

改造过程中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优化绿地布局、促进生态循环等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2.4全民参与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促进居民主动采纳和实施改造方案。

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运用途径

3.1雨水收集与利用

在屋顶或其他场地上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桶、雨水收集池等。收集下来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绿化、冲洗马桶、洗衣服等非饮用水用途,减少对自来水资源的依赖。通过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沟等设施,将雨水从建筑物和道路上拦截下来,并引导至收集池或地下储存系统中。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地表径流,减轻排水系统负荷,降低洪水风险。利用透水铺装材料、花坛、花园等,创造出更多的雨水渗透途径。这能够增加雨水的渗透性,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在小区内部或周边设立分布式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将雨水纳入自然循环系统中,实现雨水的存储、净化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除了雨水的收集利用,还可以采取节约用水措施。例如安装低流量冲洗马桶、节水龙头等,提高居民的水资源使用效率。

3.2硬质铺装改造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能够通过微孔结构让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的材料。它具有强度和耐久性,可用于人行道、车道和广场等区域的铺装,同时保持了良好的透水性能。透水砖石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它可以用于道路、人行道、停车位等场所的铺装,促使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减少地表的积水和滞留。透水铺装块是一种由小颗粒材料和粘结剂构成的块状材料。它们之间有空隙可以让雨水通过,并且还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负荷。透水铺装块可用于道路、广场、停车位等区域的铺装。透水沥青是一种经过调配特殊配方,使其有良好透水性能的道路铺装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可用于道路和人行道的铺设,减少雨水的积聚和滞留。

3.3绿地增加

在老旧小区内种植各类树木,如乔木、灌木等。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提供阴凉和美观的环境。同时,树木的根系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水分渗透性,减少地表径流,有助于缓解城市洪涝风险。在空地、庭院或人行道边等处建设草坪和花坛,通过草坪植物和花卉能够增加绿化面积和覆盖率,提供开阔的空间,改善微气候,并有助于吸收雨水和改善土壤水分状态。通过在屋顶铺设绿化系统或建造立体绿化结构,可以将原本的空闲屋顶或墙面利用起来,增加绿地面积。这些绿化系统可以帮助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缓雨水流入排水系统的速度,减少排水压力。在老旧小区内适当位置,建设人工湿地或湿地滞留池等水景设施。这些湿地能够吸收雨水并进行自然的净化处理,同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增加区域的生态价值。对于老旧小区内的空地和废弃土地,可以考虑进行绿地开发。通过重新规划和设计,利用这些空地种植植物、构建花坛或设置休闲场所,提供居民休闲和娱乐的空间。

3.4湿地构建

通过人工构建湿地系统,利用湿地植被和沉积物的作用,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人工湿地可以用来处理小区内雨水径流、道路排水和废水等,将其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解,提高水质。人工湿地的设计应考虑湿地容量、水流速度、植被选择等因素。在老旧小区的合适位置,建立植物滞留池。这些滞留池由透水性材料(如沙子、砾石)构成,在池中种植湿地植物。雨水经过滞留池时,植物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和部分水分,同时滞留池也可将悬浮物质截留并沉积,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将部分地面开辟为雨水花园,通过地面的凹凸和台阶等设计,形成雨水聚集的空间,使雨水得以慢慢渗入土壤。雨水花园可选择吸水性强的植物,促进雨水渗透及生态恢复。在排水系统中加入湿地过滤带,将雨水经过湿地植被和沉积物的过滤作用,去除其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

结束语

老旧小区改造是促进城市更新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运用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行的途径。通过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和合理规划水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减少洪涝灾害风险,改善水环境质量,并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我们应该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运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研究,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旺才.海绵城市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设计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0):28-29.

[2]罗丹阳.老旧小区改造落实政策与标准探讨[J].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10):80-83+42.

[3]冯鹄.老旧小区改造中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1(09):110-112

[4]王军慧.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问题的探究[J].低碳世界,2021,11(09):122-123

[5]郭晨曦,杨雪云.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参与问题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21,34(05):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