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顾梅春

南京市佑安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针对性的精神康复护理,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将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收治的82例临床诊断为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将其作为主要调研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护理措施,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以精神康复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过程的周期、住院天数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依从程度以及经护理后所产生的危险行为的概率进行统计评估。结果:根据对比结果可以得出,试验组在治疗效率和配合程度上均优于参考组(P<0.05);在狐经过护理后所产生危险行为的几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精神康复护理作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对患者各方面的不良行为有明显改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精神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应用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类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患有此病的患者会导致社会功能失去控制[1],症状较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自杀倾向,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在给自己带来巨大困扰的同时,其家庭也承受着相当沉重的负担。当前我国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式采取的是集中护理[2],因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性,统一护理不仅不会使病情发生明显改善,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反作用,经相关试验发现,精神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阶段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因此,本次试验将面向2021年全年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组探究精神康复护理的应用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试验的主要对象是在2021年一整年间由我院接收并进行诊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43例;所选患者的诊断结果均有专业医疗人员即国际标准的评定方式断定,其机体无严重损伤性疾病,就本次试验的相关内容院方对患者及其家属均已告知,保证患者在清醒自愿的前提下开展本次研究;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各41例,年龄区间为25岁至50岁,平均年龄(37.54±3.69)岁,病程均在1到5年,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具有差异性,试验有意义(P>0.05)。

1.2方法

在患者入院之后,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基础性的治疗手段,并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其中包括:环境整理、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危险行为看护等。在此基础之上对试验组中患者加以精神康复护理,主要包含:生活基础技能指导:对患者进食、穿衣和排泄等行为定时开展训练,锻炼相关生活技能,并耐心引导其打开自己积极参与到日常生活与活动中;社会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衣着得体,规范思维方向,为患者情绪宣泄方面培养正确的宣泄口,使其多多参与到日常社交中来,增加交流机会,锻炼人际交流能力;运动能力训练: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为其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通过运动的方式发泄负面情绪,改善身体素质的同时强化心理调节能力。

1.3 观察指标

一、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包括治疗的周期时间以及住院的天数;二、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的依从性,满分一百分,分数与依从性成正比;三、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专项护理之后危险行为和消极情绪的出现概率。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通过均数±平均数(±s)表示,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X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差异P<0.05,则充分表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周期、住院天数和对治疗的依从程度

由表一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和配合程度与参考组相比较有明显优势(P<0.05)。

表一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以及依从性对比±s)

组别

例数

治疗周期

住院天数

依从程度(分)

试验组

41

11.21±3.12

18.65±1.05

89.23±4.21

参考组

41

16.32±4.01

25.62±2.31

67.45±3.17

t

6.4399

17.5885

26.4629

P

0.0000

0.0000

0.0000

2.2 危险行为评估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出现危险行为的概率均有明显下降,但由表二可以见得:试验组的下降效果更加显著(P<0.05)。

表二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危险行为评估[n(%)]

组别

例数

抑郁焦虑

被迫害妄想

自杀行为

情绪敏感

试验组

41

4(9.75)

1(2.43)

0(0.00)

2(4.87)

参考组

41

11(26.82)

6(14.63)

4(9.75)

8(19.51)

3.9980

3.9048

4.2051

4.1000

P

0.0455

0.0481

0.0403

0.0428

3 讨论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内心深处往往伴有沉重的负罪感[3],自残、自杀等危险行为频频发生,目前我国关于精神列疾病的治疗药物的主要功效多以控制病情发展为主,没有彻底根治的说法,因此,在医学上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多以针对性护理为主,为保证患者在回归社会之后能够顺利参与到日常活动中,我国在相关医学护理方面也在不断钻研更高效的护理措施,其中精神康复护理在临床试验中疗效较为显著,此种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对患者的生活技能、社会功能以及运动能力进行训练

[4],全面提升患者的综合能力,帮助患者更好的与社会接轨,帮助其不良情绪寻找正确的宣泄口,降低自残或轻生的概率,引导其积极阳光的面对生活。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上来看,在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结合精神康复护理的试验组的各项调查指标在评判标准上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基于此,在对于患有精神分裂者患者的护理模式上结合精神康复护理手段可以有效提神患者的治疗效率和配合程度,可大幅降低自杀、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危险行为分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精神康复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场治疗上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顿夏.观察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J].人人健康,2020(14):582.

[2]刘丽丽.精神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3):160-161.

[3]陶红梅. 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8):94,97.

[4]骆伟玲,李艳丽. 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8):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