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普及哮喘中医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1

为你普及哮喘中医知识

范锡勇

汉源县安乐镇卫生院 四川雅安 625300

哮喘全名为支气管哮喘,这种疾病本质上属于气道慢性炎症反应,疾病会导致复杂的气流阻塞出现,使得病人出现喘息、气促、胸闷及咳嗽等症状,病人出现这些症状主要在夜间或者是凌晨。

哮喘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罹患这一疾病的病人多为青壮年和儿童居多。近几年,罹患哮喘的人数不断增多,我国成年人罹患哮喘的概率为1.09%。

目前医学界对于哮喘发生的原因还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大致认为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人体吸入螨虫、粉尘等,大气污染、吸烟、剧烈运动、吸入冷空气都是常见的疾病哮喘病人的症状主要有呼吸急促、胸痛,呼吸急促会使得病人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再加上发病时间多在夜间和凌晨,因此病人还会出现睡眠困难的问题、呼气的时候呼啸声或喘息声、咳嗽等,情况严重的病人会可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病情最严重的病人甚至有可能会猝死。

现阶段医学生并不能完全根治哮喘,但是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人的症状,西医治疗哮喘的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支气管热成型术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西医治疗哮喘效果最好的时候是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治疗哮喘主要在于缓解期,缓解期治疗存在问题,疾病治疗情况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西医治疗需要病人吸入皮质激素抗炎药,药物尽管能够对气道炎症进行有效控制,但同时副作用也很多,且其只能对气道局部炎症病变进行控制,不能将气道炎症发作的病理基础彻底消除,更不能解决病人神经、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力低下的问题,因此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谓是“只治标不治本”。医学上认为,治疗哮喘不仅要重视愈合性治疗,还要重视治愈病人机体,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最好的哮喘治疗方法。

中医学上认为病人罹患哮喘是因为其肺、脾、肾三脏出现亏虚。肺虚会导致病人抵抗力下降;脾虚会导致病人免疫力低下;肾虚会导致病人内分泌功能紊乱;肺、脾、肾三脏皆出现亏虚则会改变病人体液理化性质及成分,致使病人机体环境异常、适应性调节功能出现问题,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为病人会出现过敏症状因此,哮喘严重的时期皆在换季等敏感时期,中医治疗哮喘首先要辩证,辨证的目的是明确病人哮喘发作的特点,病人哮喘寒热偏盛,病人哮喘肺脾肾虚损情况。

(1) 辨发病特点:哮喘发作呈现季节性特征,疾病发作之前出现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则证明疾病与肺虚表卫不固相关,这种情况辩证重点在于清晰病人是风寒还是风热。病人哮喘发作如果是因为饮食,则证明其存在脾虚痰蕴的问题有关,这种情况的辩证重点在于清晰病人是痰湿还是痰热。值得注意的是哮喘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病人则有可能出现喘脱,因此若病人哮喘时间过长,则需要马上进行治疗。

(2)辨寒热偏盛:寒喘属于过敏性哮喘,主要症状为发病突然、呼吸急促、心情烦躁不安、畏寒背冷、不停打喷嚏等,情况严重的则会出现呼吸短促、面色苍白等症状。两唇青紫、大汗淋漓。热喘的表现是发热烦躁,声高息粗,喉中痰鸣及喉咙干痛等。

(3)辨肺脾肾虚损:肺虚病人的表现主要是畏风多汗,气息不足的同时容易疲乏,经常感冒;脾虚病人的表现主要是食少便溏,经常咳痰;肾虚病人的表现主要是气息较短、腰酸膝软。

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方法

“发时治标,平时治本”是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基本原则。

病人处在疾病发作期,治疗方法为:“攻邪治标,祛痰利气”。痰分寒热,寒痰治疗需要温化宣肺,热痰治疗需要清化肃肺,寒热皆有的病人,需要温清并施,若病人出现风痰,还需要祛风涤痰。

如果病人出现喘脱,需要马上扶正救脱。

缓解期疾病治疗的关键在“扶正治本”,阳气虚弱的病人需要温补,阴气较虚的病人需要滋养,方法为补肺、健脾、益肾等,控制病人病情。

总而言之,尽管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如果病人未接受规范治疗,情况会非常严重,病人可采取急时西医,日常中医的方式交替治疗,对症状进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