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陈晴

云南省审计厅

党的二十大是一个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大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通过回顾和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会团结奋斗的本质内涵,引领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要用新的伟大奋斗创新新的伟业,号召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团结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和百年辉煌

团结奋斗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主题词,从主题语到结语无不体现这一思想精髓。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深刻体会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团结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气、骨气、底气。震撼人心的中国制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气象万千的中国答卷,特别是进入新时代迎来我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件大事,向全世界宣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灿烂篇章,创造了感天动地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政治上,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依法治国得到深化,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实现和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在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从低收入到下中等收入再到上中等收入的跨越。在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民生上,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面形成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我们跨越无数个雪山”“草地、攻克无数个娄山关”“腊子口,取得辉煌成就,始终大力弘扬伟大团结精神,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戮力同心、砥砺奋进,就一定能够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团结的注释有很多名言警句,如,人心齐、泰山移”“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兄弟不和邻居欺,将相不和邻国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先祖一直倡导我们要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等,这些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句子无不生动表达了人们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浓烈情感。我们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和睦了,大家才能和谐。因此,团结精神早已成为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最讲团结的执政党,可以列举数个鲜活的例子来证明:一是国共两次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特别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体现了共产党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伟大胸怀,将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实行国共合作、坚决抗战的最大诚意和强烈愿望。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的热烈欢迎,胸怀天下、顾全大局的情怀令世界刮目相看,团结才能出战斗力,从而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二是众志成城,战胜了各种灾害。面对98特大洪水”“512汶川地震03非典流行”“新冠疫情暴发,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调动各方力量,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风险和困难。实践证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的制胜之道。三是齐心协力、奔赴小康。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中国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小康梦,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小康梦的实现说明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步伐。

三、唯有团结奋斗方能谱写审计新篇章

审计这十年,同其他行业一样,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通过深化审计体制改革,构建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通过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以及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的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通过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狠抓四风、改进作风,做到了锤炼作风与提升监督效能相互促进,

提高了审计监督整体效能;通过紧盯政策落实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国十万审计人员团结奋斗的结果。

事实表明,第一,审计监督需要党的坚强领导。解放战争时期,审计就肩负着中央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每个铜板都用在革命需要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审计在查错纠弊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平建设时期,审计又担负起了反腐的尖兵利剑的重任;进入新时代,审计监督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愈加受到了重视,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顶层设计。第二,审计监督需要团结协同。审计监督要立足经济监督的定位,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必须紧盯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全过程、各环节,仅靠审计一家是难以实现的,手段也是有限的,因此既需要资金管理使用的相关部门单位支持配合,也需要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通力合作、形成闭环,才能有效提高审计效率、效能和效果。第三,审计监督需要团队协作。一个审计项目有若干个子项目、一笔资金有若干分配和使用方式,单靠一个人难以监督到位、审深审透,这就需要团队协作。近年来,云南审计工作取得突出成效,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如,重大政策跟踪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省属国有企业审计、脱贫攻坚审计、人防系统审计、涉粮系统审计、九湖审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实现了富有成效的全覆盖,都是大兵团作战的生动体现。

结  束  语

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审计监督的政治责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联合社审、内审,融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构建大监督格局,围绕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履职尽责,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