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建筑中砖的建构表达

/ 2

本土化建筑中砖的建构表达

邓力1、罗艳波2、兰维1

  1.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2.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砖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在历史舞台上曾经创造出了无比灿烂的辉煌。砖因为其单元化几何化的形体单元属性,造就了严谨、规律和抽象的建构表达。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砖已经逐渐脱出承重体系的束缚并且立面表皮设计上开始了一种复兴趋势。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砖在现代本土建筑中的建构表达。

结合本土化建筑实例,如宁波博物馆、诗人住宅、上海五维空间“绸墙”,对砖的建构进行理性深度的思考以及提出在设计应用过程中的几点设想。

随着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新型的技术以及表达方式必将推动砖建构全面的创新。砖在数字化时代将获得更为迅捷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的写作希望在实践方面为砖的建构表达提供一定支撑,同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本土化建筑;砖;建构

1.砖建构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师开始反思建筑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砖建构的发展与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快速建造需求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对建筑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国内许多优秀的建筑师仍在不断努力坚持探索。砖以其优秀的建构表达能力在建筑实践的舞台上大放光彩。结合当前的本土化实践,尝试性总结出砖建构发展的三点趋势。

 1.1材料的衍生

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砖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材料,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由于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土壤作为一种难再生的资源已经不再用于砖的生产。我国已经明令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因此砖的主要原料开始由随处可见的粘土转向以粉煤灰等为代表的工业废料。目前,市场上新型砖材料正在不断增加,有大量砖的衍生品出现。

这些新型砌块不仅拥有砖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还具有方便施工、原料容易获取、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且相应的加工工艺也比较成熟

1.2自由的诗意表达

建筑最初是仅仅作为居住的机器存在的,而现在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不仅重视建构的真实性,还流露出一种诗意的情感,即诗意的栖居。建筑的内在含义与精神隐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砖作为建构表达的优秀载体,在砌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诗意的表达。从受力状态下解脱出来,剥离了结构身份的砖,更加自由并具有表现力,在本土化建构实践中开始向表皮化的发展趋势。加强了对建筑内在的挖掘,随着结构技术的发展,砖建构表皮开始具有独立建构的能力,这更加有助于发挥砖的历史文化价值,达到更加自由的、诗意的建构表达。

1.3数字化技术的兴起

当今电脑辅助设计、数控加工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逐渐渗透到从建筑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行业过程。借助于这些数字化技术,砖的建构设计中需要考量的各种因素可以进行统一综合处理,设计成果的推敲变得更加方便直观。甚至在达到参数化的条件下,还能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将砖建构设计的材料组成、砌筑方式可能性分析、施工生产进行准确模拟,有效地提升了设计效率。

2.结合本土化建筑实例对砖建构的再思考

2.1宁波博物馆的墙——真实性与表现性

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是展示宁波人文、历史、艺术综合性博物馆是宁波文化建设重要工程。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

博物馆的外墙做法是传统的瓦爿墙技艺与现代清水混凝土墙做法的结合,瓦爿墙在整个外立面上所占面积比超过了一半,约1.2万㎡。外立面自下而上分为垂直的瓦爿墙和倾斜的清水混凝土墙面两部分。瓦爿的主要分为砖、瓦、瓦缸片,大部分是周边地区旧城改造时遗留下来的,有的部分还具有悠久的历史,算得上是古砖了。

传统的瓦爿墙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单片墙体的高度不能超过4米,无法满足整个建筑墙面20米的设计高度,更不能保证达到现代常见墙体的保温隔热防水的标准。如何才能实现在外墙面瓦爿墙的建构是设计的难点所在,在构造做法中加入了15厘米厚钢筋混凝土的瓦爿衬墙作为外墙的结构层,同时兼具防水的用途,而瓦爿墙作为最外层的装饰层固定在衬墙上,这样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瓦爿墙上,建筑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开洞。试图减轻看似沉重的墙面带给人的压抑感,暗示了建筑表面的瓦爿墙并不承重的饰面地位。近距离观察各个方向上错位的孔洞侧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外墙面的瓦爿并没有延伸入洞口内,砖与混凝土的交接关系不做掩盖的显示在外,瓦爿作为装饰面层的身份主动、明确地表示出来,砖的建构的真实性与材料的表现性得到很好的平衡。

2.2高淳诗人住宅——中技术与高情感

   砖的质地具有怀旧亲切的视觉效果,虽然不像玻璃光滑明亮,也不如石材的质地坚硬,但是砖朴实无华的外部样式中所营造的人文情感令人回味无穷,不需要装饰,却把装饰的美完全展现出来。

建筑对砖的建构理解是一种感技术结合的认识将材料本身的地域意义本土建筑工艺优势与现代技术的相互结合,传统砖与现代高分子材料结合,营造出独特的表达方式。他的代表作品是高淳

诗人的住宅,诗人的住宅是叶宅和王宅的结合,既是两位诗人的住宅,也是他们的工作室,位于南京高淳县风山石臼湖边,总建筑面积1440㎡。两栋住宅都采用了院落式的布局以迎合周边的湖面,在面对庭院和湖面方向上的墙体开窗增加,尽量达到开敞透气。

住宅的砖墙面建构设计做了一些新的表达尝试,每一面墙都是3种不同砌筑方式(透空、凸半砖、凹半砖)的组合,通过抽象的编织形成渐变的肌理与无规律的窗洞完成抽象构图。建筑的主要材料是当地生产的红砖(当地仍然有在运营的砖窑),保持了当地使用红砖的传统,因此新的住宅很轻松的融入了环境中。

在施工工艺上也做到了因地制宜,施工人员都是当地的农民,整个建筑的施工费用十分便宜,每平方米只要800元。但是建筑师严格的控制着建造过程的精确度,几乎每一段墙体都绘制了图纸,指导农民施工,整个设计、施工过程,建筑师、业主、农民之间做到了有效的沟通,农民把这个房子当做是自己的作品,十分自信的展示自己的手艺,把自己的情感完全凝聚到施工过程中。这个项目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是人与建造的关系,参与者把自身情感投入到建造过程中,赋予材料意义,内在意蕴得以显现,最终的成果体现了建筑师与农民共同的诗意追求与情感表达。

2.3绸墙——实际建造与局限

因为砖的生产质量与工艺受到地域因素的强大影响,造成了不同地区巨大的材料差异。在设计到施工的过程中,面对技术落差,如何保证时间、经济投入、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实现建筑师原本的设计呢?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实践的过程。

数字化建构包含数字化设计和建造两个方面,前者是虚拟的逻辑与形态生成,后者则是设计在现实中的实现。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化建造更为重要。两者在理论上应该要做到平滑的无缝对接,3D打印机等高精度设备直接读取设计阶段的数据信息并指挥相应的机械运作,完成对材料的加工。但是由于建筑相对于其他工业领域的产品来说,尺度巨大,要实现大量高精度的数字化建造是一个难题。而且,中国建筑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本身起步较晚,建造手段跟不上参数化设计的发展,很多优秀的设计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这些都是短时间内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本土适应的眼光来看待数字化建构。

虽然目前施工状态是短时间无法改变,但是可以从设计端入手缓和这一矛盾。我们可以根据建造的实际情况,对设计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也“因地制宜”。在袁烽老师主持的上海五维空间“绸墙”项目中,空心混凝土砖的旋转角度是处于连续变化的状态中的,在施工过程中极难操作,每一块的砖的角度都不一样,全部靠人力完成的话,所花费的代价难以想象。因此,建筑师返回到设计阶段,重新确定砖的旋转角度指定逻辑。减少角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是也将造成效果打折扣。在两者间应做到适当的平衡,数字化设计根据数据能够快速生成形体,使得修改结果能够快速直观呈现出来,方便建筑师进行筛选。这在寻找平衡的尝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结语:

本文从建筑设计与应用的角度,围绕本土化建筑中砖的建构表达这一核心问题,结合总结了当前砖建构发展趋势、结合相应实例进行再度思考以及针对砖的应用发展和建筑设计提出了几点构想。

通过上述分析,论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无论是具有厚重历史沉淀的古典建筑中,还是当今具有新技术、新工艺的时代背景下,砖始终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建筑材料,兼具古老与年轻的特性,具有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潜力,值得人们去认真研究。

(二)通过对砖建构实例的研究分析表明,建筑设计与材料研究应当紧密联系。建筑师应当积极地去了解材料的属性与表现力,从而丰富自身的创作语汇。

(三)砖建构在建筑中的应用趋于表皮化,不仅作为建筑的外在表征,也体现着其精神内核。这也是本文“砖建构表达研究”的意义所在。尤其是砖在表现建筑拙朴、厚重或是亲切、明朗的气质时都有极大的空间待建筑师发掘。

(四)当代计算机技术应用深入和材料生产与建筑设计等各个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促进了砖材料的设计与生产工艺的发展,同时为建筑师的设计创作更多的可能性,砖具有顺应这种趋势发展的潜力。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砖建构表达做了一些基础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够有助于今后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袁烽.砖的数字化建构[J].世界建筑,2014(7)

[2]袁越.不同设计诉求下的建构表现及材料真实性研究--以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象山校区为例 [J].建筑与文化,2014(11)

[3]艾庆华.回家:心灵的归宿——《砖巷》的“第三空间”解读[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4]朵宁. 数字化砖家[J].城市建筑  2012(6)  

[5]王骏阳.《建构文化研究》译后记(中)[J].时代建筑  2011(5)

[6]龙彬,胡然 建构的表现性 [J].建筑与文化  2015(3)

[7]袁烽.中国传统地方材料的当代建筑演绎 [J].城市建筑,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