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5
/ 2

探究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途径

张磊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加强煤矿行业的有效管理,注重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需要研究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简单介绍加大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力度的现实意义,例如保障煤矿开采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显著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等、笔者将针对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以为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工程项目;通风管理;事故防范

引言

煤炭资源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通风管理质量,有效防范各种通风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为工作人员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通风体系的严谨性、管理的强度均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需要引起相关人员充分的重视。因此,现阶段,煤矿企业必须要切实的分析引发煤矿安全工程通风事故的原因,了解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通风管理的措施,避免通风事故的发生。

1加强煤矿安全通风管理的必要性

在实际进行煤矿生产时,生产空间通常为地下空间,整体空间相对狭小,很容易形成空气流通不畅。所谓的煤矿通风是在风通道或通风井的帮助下,确保地下矿井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通,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畅快呼吸的同时,能够确保地下矿井内的二氧化碳、毒害气体等及时排出矿井外,最终为矿井人员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生产环境。为了确保煤矿通风能够达到上述效果,必须要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要求及时消除一些潜在的通常问题隐患,确保整个地下矿井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在煤矿实际开采过程中,受井下环境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质因素、瓦斯因素等,很容易引起突发事故,导致煤矿通风管道堵塞或者短时间内喷出大量毒害气体,对煤矿通过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除此之外,煤矿通常安全管理还会受到一些人为因素影响,比如少部分煤矿管理者缺乏足够责任意识,没有做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最终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增大了煤矿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率,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为避免上述问题,必须要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注重各种通风安全工作措施落实,有效防范通风安全事故,从而推动煤矿开采稳定顺利开展。

2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2.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往往为了经济利益忽视了煤矿通风工作的重要性,难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题,给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作用。基于此,煤矿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通风操作的规范性,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人为因素

煤矿生产中,人员是确保各项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与基础。鉴于此,通风管理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员的影响。若是人员不重视、没有做好通风管理工作,则通风管理措施再完善、技术水平再高,也难以发挥应有效果,无法预防通风事故。

2.3客观因素影响

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煤矿井下工作条件影响,以及煤矿通风设备及软件影响,如果在通风管理过程中,没有对井下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导致井下存在影响通风管理效果的因素,会使通风事故的风险大大提升;除此之外,如果煤矿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没有对各种通风措施进行合理的应用,或者是应用通风手段及管理措施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煤矿井下的通风需求,同样会造成通风事故问题。

3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的策略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应根据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同时,应加强指导、监督、检查与考核,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切实落到实地。做到安全投入、安全责任、安全培训、安全管理以及应急救援等各个环节的切实到位。其次,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打造自上而下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使全体煤矿员工切实树立安全生产理念、责任意识,切实实现安全生产。

3.2全面提升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工作人员能力

3.2.1加强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建设

煤矿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列为企业文化之一,从高层—中层—基层全面贯彻安全意识,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作业培训等方式让工作人员具备安全意识的同时,也掌握安全作业的技能。

3.2.2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

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创新自身的人才招聘体制,选拔技术型人才,全面提升煤矿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安全水平。同时,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整体的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由于我国多数煤矿企业不注重通风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通风管理意识,在日常工作重心、经费支持等方面更加侧重于其他工作,导致现阶段很多矿井所采用的通风管理设备较为老旧、技术比较落后。因此,煤矿企业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加强通风管理建设,投入资金改善通风管理现状,更新通风管理的设备仪器,通过人员能力的提升、技术的更新以及先进的设备提高通风管理水平。

3.3安全生产机制缺乏科学性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技术、煤层质量、矿藏储量等。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格局层次的限制会给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较多困难。在煤矿开采的通风管道布置方面,开采管道的面积较广,巷道较长,造成煤矿开采难以集中的现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引入挡风墙、风桥等元素,避免某一环节的设计质量对煤矿安全工程通风机制整体产生较坏影响,降低通风管理效率,甚至可能会造成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3.4要对预警系统加强应用

想要对煤矿井下通风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必须要有良好的预警系统作为保障,具体可以对现代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等在煤矿井下建立起强大的预警网络,确保当井下工作环境出现安全隐患时,报警系统能够及时的反应,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或逃离,如在井下瓦斯浓度超标时,报警系统会发出警告,提醒工作人员调整通风系统降低瓦斯浓度,并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撤离。

3.5煤矿通风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通过应用先进的预警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煤矿通风事故防范效果,在大部分煤矿企业中,可视化仿真系统应用广泛,通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既有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并对煤矿通风管理工作进行集中化管理,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明显降低煤矿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率。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还要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大力的完善,利用法律手段,对煤矿企业自身的生产行为进行严格约束,在减少煤矿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于国家有关部门来讲,若发现煤矿企业存在违法行为,要立即运用法律武器,责令其限期整改。

结束语

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主要受到管理制度、客观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为确保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为预防煤矿通风事故的出现,应保障通风系统安全运行、合理选择通风设备、建立有效的预警系,同时也要根据煤矿通风系统的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以减少通风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冯朋飞.煤矿智能通风控制系统优化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12):119-120.

[2]马俊丽.解读煤矿通风瓦斯处理技术的比较和应用前景[J].能源与节能,2020(10):142-143.

[3]郝婧.大型复杂煤矿通风系统智能化控制方法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20,35(10):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