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法与直接涂片镜检法检查结核杆菌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PCR法与直接涂片镜检法检查结核杆菌的比较

张丽琼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730500 

摘要目的:对结核杆菌采用PCR法和直接涂片镜检法进行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在诊断上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0例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分别采用PCR法和直接涂片镜检法进行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采用PCR法对患者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为37例(74.0%);采用直接涂片镜检法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7例(34.0%),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存在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合杆菌的检验中,采用PCR法具有良好的诊断和鉴别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结核杆菌;PCR法、直接涂片镜检法

引言:结核杆菌极是导致结核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对人类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在导致死亡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中排名靠前。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人口中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人数约有三分之一,且每年约有1000万新发病例,且具有较多死亡人数;发展中国家发生该病的数量较大,约占95%。我国是结核病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1]。合理地使用地使用药物对结核病进行控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还要对尽早地进行实验室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该病进行早期干预,并其提高治疗效果。对于结核病的检查中,基本方法为痰涂片直接镜检法,其也是临床实验室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就荧光定量PCR法而言,其是一种新型检查方法,属于核酸定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为了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效果,本研究选择部分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检查方法,统计相关结果后,对以下报道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所有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低年龄18岁,最高年龄81岁,年龄平均值为(45.19±4.23)岁。

1.2方法

1.2.1PCR法

选择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PCR试剂盒和相关引物,在检验的过程中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预处理,首先取患者晨起时深咳痰液,之后进行送检。选择4%NaOH(4倍体积)加入到痰液标本中,对标本进行摇晃均匀,进行液化,半小时为宜,然后进行离心处理,将上清去除,沉淀后选择1ml灭菌生理盐水并震荡均匀,对其进行两次洗涤。其次,选择2ml外周抗凝血,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将其直接分离,完成白细胞沉淀。另外,选择胸水采用EDTA抗凝,使用离心管装3ml,进行离心处理,并对上清进行去除,选择1ml灭菌生理盐水沉淀后加入。此外,去除上述三个标本的上清后,选择TB-DNA(50μl)提取液加入,并充分混匀,并对其进行恒温处理,采用100摄氏度处理10分钟。之后将温度调整为4摄氏度,并对其进行5分钟的12000rpm离心,选择PCR反应管将其加入其中,采用瞬间离心方法,选择PCR荧光扩增仪,并将反应管加入其中,之后进行10个循环的(93摄氏度两分钟预变性)、(93摄氏度45秒预变性)、(55摄氏度一分钟预变性)。之后再次进行30个循环的(93摄氏度30秒预变性)、(55摄氏度45秒预变性),完成后对相关数值进行读取。

1.2.2涂片法

首先选择痰标本,并选择少量生理盐水与之混合,之后选择塑料管将其纳入,采用高压灭菌方法,对上清进行离心去除,之后对沉淀物采用接种环挑取,将其放置在玻片上,进行涂片制作,保证薄厚均匀。其次进行胸水检查,由于其具有较大的蛋白质含量,所以不对其进行高压处理,将上清直接去除,之后按相同方法取沉淀物进行涂片制作,完成后使用镜下检查方法,观察相关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统计阳性和阴性例数,计算所占比例,完成检查结果的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无论是计数资料n(%),还是计量资料(x±s);均采用SPSS 23.0计算机软件统计和分析,数据记录后采用t和X2分别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分析后数据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不同方法应用后比较检查结果

PCR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涂片检查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不同方法应用后比较检查结果(n/%

检查方法

阳性

阴性

阳性率

PCR法

37

13

(74.0%)

涂片检查法

17

33

(34.0%)

X2

4.795

P值

<0.05

2.2样本检查结果分析

对患者的血清和痰均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查。同时对具有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也进行了相关检查。经检查发现,患者接受PCR检测后,血清样本的阳性率为23例(46.0%),痰标本的检出率为33例(66.0%);13例胸水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0例(76.92%)。所有患者接受涂片检测后,阳性检出率为17例(34.0%),胸水涂片的检出率5例(38.46%)。

3 讨论

在临床中结合杆菌感染属于常见疾病,该病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临床中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分析临床表现和病史,观察患者体征,虽然能够发现患者的肺部疾病情况,并反映病灶部位的特点,但有部分结合病例对X线不典型,增加了鉴别难度[3]。同时临床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受到读片者的影响,所以增加了临床误诊率。当前痰涂片是WHO推荐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其在许多国家临床实验室中应用广泛。虽然通过痰液可检出结核杆菌,但采用传统检查方法,检出率仍然较低。本研究通过采用涂片法进行检查,发现痰涂片检出10例阳性,所检出的患者其痰液排出菌量较大。通过胸水检查发现5例阳性病例。另外采用PCR方法进行检验,具有74%的阳性检出率,与涂片检查方法相比检出率较高,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后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同时说明在诊断和鉴别结核杆菌中,PCR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结核杆菌的检测中,无论是PCR法,还是涂片法,均具有优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结核杆菌的检验,也可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此期间必须保证标本的合格性,从而提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观华,方筱,邓蕾,陈雪礼,刘晓峰.荧光定量PCR法联合传统方法在结核杆菌检测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0,26(21):59-61.

[2]季雪兰.荧光定量PCR法与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结果对比[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2):177-178.

[3]苏萌.不同检测方法对痰液标本中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8,34(06):79-80.

作者简介:张丽琼,女,1986年10月,甘肃临洮人,汉,研究生学历,检验科检验师,研究方向: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