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生产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煤矿智能生产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张鹏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   719300

摘要:随着智能矿山的不断推进,阻碍智能化建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信息孤岛”还存在,一些信息基础建设较差的矿井还未实现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通,现代化矿井也未实现数据跨系统融合、联动;受煤矿采场环境的影响,煤矿信息化程度相对于其他行业比较落后,缺乏生产协同一体化管理,缺少统一管控平台,导致重复开发应用了众多功能单一的软件平台,无法实现综合利用;井下设备通信接口不统一、数据传输协议不一致等问题。因此,需建设矿井智能生产管控平台,对生产过程进行信息化的数据采集管理,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煤矿生产数据采集及其分析处理系统,实现统一监控、统一调度和统一决策,推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关键词:智能矿山;信息化;生产管控平台;数据传输

为贯彻《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联合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大多国有煤炭企业工控自动化水平处于同行业较高水平,但是随着国产化、工业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给现有工业自动化发展进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为井下环境复杂、业务种类多、专业性强、设备厂商多等因素,导致生产数据管理相关技术难以提升,制度落实无法保障,设备厂商协调难度大,涉及到的数据传输协议有TCPIP、EIP、MODBUS、OPCUA、OPCDA、OPCXML等。目前矿井生产数据未能完全实现标准化采集存储,数据治理和使用水平较低,各煤炭企业、厂商各自为战,未能产生该有的数据效益。

煤矿智能化建设,先从自动化、数字化建设起步,很多煤炭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长期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这些煤炭企业的应用也有了开创性的进展。据了解,很多矿井各种工控系统能够采集到的数据点达到上万个点位,但是这些数据信息均未统一、长期存储。如hione或rsview系统未实现数据长期存储。另外,这些工控系统未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采集汇总平台,未实现数据信息的抽取、存储与共享。因此,煤矿迫切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信息化的数据采集管理,从而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煤矿生产数据采集及其分析处理系统,将煤矿生产的信息实时准确的反馈到管理层,监控生产现场,并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数据。

1矿井智能生产管控平台设计

1.1智能生产管控平台总体架构

智能生产管控平台通过建立矿井级的标准规范,将矿井所需各个子系统汇聚到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各类数据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链路的标准化。同时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通过统一认证、审计日志等方式保证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平台安全、网络安全和设备安全。

智能生产管控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体系框架,分为三部分,自下而上依次是:生产数据层、数据处理层、业务应用层。将煤矿综采子系统、掘进子系统、运输子系统、通风子系统等的数据进行汇聚融合,并与矿井相关信息化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形成整个矿井级智能化综合控制系统和业务综合分析系统,以数据为核心驱动整个矿山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如图1所示。

IMG_256

图1智能生产管控平台总体架构

1.1.1生产数据层

采集现场标准协议和非标准协议的数据,对接生产类设备、人员定位、安全监测等业务性生产数据,统一转换提供数据处理层监控、计算和分析。

1.1.2数据处理层

自左向右依次是:开发平台,数据处理,安全平台。开发平台使用主流JS和J2EE语言开发,采用中间件node和tomcat的面向服务架构(SOA),为建立复杂的分布式的企业级应用处理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数据处理将生产数据层提供的数据压缩、计算等处理后持久化存储到实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和数据仓库,通过批量计算、模型计算等业务逻辑分析后供业务系统使用;安全平台通过单点登录、角色授权、网络主机安全、证书加密等技术统一对公司所有机构人员、设备进行访问控制权限管理和加密处理。

1.1.3业务应用层

将数据处理层提供的分析结果根据业务需求以管理驾驶舱、大数据分析、工艺流程监控和业务流程等方式统一展示在移动端或工业大屏,辅助现场作业人员、调度人员和管理人员决策。

2矿井智能生产管控平台功能要求

2.1综采监控和分析

开发综采图形模型,实现采煤机远程控制、三机远程一键启停、保护状态监测、泵站状态监测等,监控移变馈电等分散设备。分析生产运行环境和设备保护等信息,保障高效稳定生产。综采生产运行环境分析矿压监测预警,开发算法实现支架动作提取、割煤周期刀数计算、初撑力和循环末阻力的计算,还原矿井现场操作,分析煤矿综采工作面矿压情况,从而根据来压规律进行来压预测及预警。综采设备分析业务,包括分析统计采工作面开机率,智能工作面的产量、自动化情况、开机率、人员数量乳化液浓度、推进度和综采设备履历等功能。

2.2连掘监控和分析

集成现有自动化系统,实现皮带运行和保护动作状态监测,局扇运行状态和主备风机远程切换控制,井下摄像头的集成展示功能。掘锚分析业务,分析掘锚设备保护等信息,包括分析掘进面开机率,

智能工作面的产量、连掘移变馈电设备保护实时或历史报警统计及原因录入等功能。

2.3主运监控和分析

根据主运工艺设置,实时监测和分析胶带机运行情况、皮带保护、变频器状态监测及电机减速器滚筒轴温油温的监测等,实现胶带机启停控制。集成温振等新的设备保护数据,全面监测设备运行状况。主运分析业务,包括分析主运开机率,分析变频调速节约里程。胶带机保护实时或历史报警统计及原因录入智能工作面的产量、连掘移变馈电设备保护实时或历史报警统计及原因录入等功能。

2.4供配电监控和分析

统一监视和控制变电所以及配电点等设备。如移变、馈电开关、照明综保、真空磁力启动器等,一张图显示变电所高压侧、低压侧及配电系统,反映井上井下供电系统链路情况,并且每个变电所单独显示当前变电所的故障及告警信息。

实现综采、掘锚、主运等子系统日耗电量分析,开发两票制流程线上审批功能,实现变电所工作票、操作票手机端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取代目前线下的纸质版审批,功能支持两票原样导出,以备检查使用。

2.5其他监控分析系统

开发集成水泵房和供排水分散设备的统一监控功能,包括中转水仓和小水泵监控。集成通压风、巷道巡检机器人等监控系统。电脑端开发工业大屏、上传省煤监局数据管理等功能,手机端具备综采、掘锚、主运等子系统的监控和报表分析等功能,集成人员定位和工业视频功能。

3系统实际应用成效

本平台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核心业务需求,通过有效的数据和业务融合,加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纵向联动和横向协同,从而实现煤矿精细化运营,进而降本增效。

1.实现矿井子系统的集中展示、集中控制、关联分析、故障诊断与决策、智能报警、生产系统优化排程、移动监测控制、智能感知等功能。

2.实现矿井采、掘、机、运、通等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关联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了依据。

3.运用数据驱动业务的新发展模式,建立覆盖矿井生产管理与基础自动化的综合系统矿井生产全过程的实时数据和生产管理信息有机集成并优化,实现矿井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实现矿井生产过程的整体优化

4.实现生产数据资产化、生产数据服务化,实现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创新,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了生产数据价值,实现真正的数据赋能。

5.打造了区队级的智能监控指挥中心,确立新的矿井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和专业调度体系,向数据驱动业务的新发展模式迈进。

6.解决移动端、C/S端、B/S端多方式集中部署难题,实现各系统高度融合的集中控制,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优势,智能化高效协同、可视化深度融合,为矿井生产系统装上“智慧大脑”。

7.为探索区域化集中生产控制指挥模式,探索矿井少人无人化之路奠定基础。

4结语

为解决智能矿山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信息孤岛”现象,管理模式复杂,缺少统一管理平台,设备通信接口不统一、数据传输协议不一致等问题,煤矿智能生产管控平台的建立成为了智能矿山建设的必然条件。该系统包含煤矿综采、主运、供配电、供排水、连掘、通风、压风、机器人等子系统的监测控制和业务分析;实现生产设备监测、控制、分析、报警、整定、故障等各类信息数据的采集应用;建立健全了设备生产数据的采集标准、数据结构、名称规范,实现数据规范管理;搭建工业视频平台,实现工业视频的采集和统一展示;具备安全授权和联动预警,岗位级的控制权限,实现声光报警联动。培养业务型的IT人才,在简单、易学、可配置的平台上自主运维、自主开发,为煤矿智能化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首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煤矿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J].智能矿山[2023-06-09].

[2]陈杰.智慧煤矿管控一体化平台系统研究[J].煤矿安全, 2022, 53(4):6.

[3]李庆振,吴敬建.煤矿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架构设计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 2021, 39(12):4.

[4]张晓霞,陈思宇,苏上海,等.矿井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设计及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 2022, 50(9):11.

[5]张晓霞."煤科云"矿井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J].智能矿山, 2022, 3(7):132-135.

[6]徐华龙.智能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煤矿安全, 2022, 53(12):144-149,154.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张鹏,男,1994.11,汉族,陕西省神木县,大学本科,助力工程师,煤矿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