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陆华伟

身份证号:310112198003314911

摘要:工程管理创优是企业实现长远性发展的途径,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脱颖而出,需要做好电力工程管理创优途径控制工作,加强员工素养培养,注重现代技术投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等,确保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实现创优的目标。

关键词:工程管理;电力工程现场管理;应用

引言

在当前新形势下,电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重要,电力管理人员一定要保障好电力安全,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将管理职能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增强管理效率,为电力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我国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1电力工程管理的内容

1.1成本管理

对电力工程而言,建设工作的成本往往会受到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设备和材料成本外,往往还会包括管理和运营成本。在施工开展的过程中,经常还会有意外情况产生,从而影响了成本支出。不仅如此,从前期的概预算到后期的竣工,由于跨度时间过长,同样会受到市场带来的影响,造成支出和预算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别。所以在开展电力工程的时候,为了做好成本管理,理应深入分析各方面外部因素,以防其带来的干扰,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把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而推动项目顺利展开。

1.2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通常会和土建以及设备安装存在联系,并且需要使用许多大型设备。所以,对于安全管理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一,在应用机电设备的时候,通常需要考虑安全用电方面的问题,所有员工都需要有着较高的安全意识。其二,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设备调度的情况存在,而且非常频繁。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除了需要设置防护措施外,还需要加强管理。所以在进行组织计划的时候,理应基于原有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并思考所有存在的风险。

1.3施工管理

通常而言,企业对工程进度有着较高要求,所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理应确保各个工序做到完美衔接,从而促使工程能够预期开展。通常来说,首要考虑的内容便是材料购买,不仅质量需要达标,而且价格也要足够合理,促使其能够如期进场。在进入场地之前,还需要开展技术测试,把握其综合质量是否达到了规定要去。其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各个团队之间需要积极协调,保证每个工序都能有效协调。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企业自然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详细分析和检查,给予全面支持,进而提升检验的整体质量。

2影响电力工程管理创优因素

2.1人力因素

管理人员在整个电力工程管理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个人素质与整个工程质量有着紧密联系。对此,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者自身要具备更高素质和水平,才能引领电力工程团队朝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电力工程创优管理者需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标准,为全面改进电力工程管理提供可用条件和因素。电力企业可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但从实际情况得知,我国电力工程创优管理人才培训相对落后,无论培训理念还是方式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单一,因而需要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培训过程。

2.2行业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在此背景下其发展也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其中存在的多种竞争关系要求电力工程企业改变以往认识,并积极运用科学管理方式,从而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但实际上,大部分项目投资人员在投资时过于盲目,没有充分考虑和研究项目可行性,导致后期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为电力工程埋下安全隐患。电力工程在实际发展中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多方面需求就是原因之一。尤其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电力工程也相继提高整体标准。多种复杂竞争关系要求电力工程企业必须创新思想观念时,积极研究项目可行性,为实施高效创优控制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3 管理因素

电力工程企业在实施创优时会全权交付给专业管理人员管理,目的在于使工程设计和施工相统一,推动工程进度,一定程度也能体现工程项目设计者独特理念,更能快速掌握电力工程整体情况。与此同时,部分电力工程企业会采取业主管理模式,该方式最为显著的弊端即业主具备的经验、知识技能等存在差异,无疑成为阻碍电力工程顺利推动和整体管理的因素。

3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3.1严格审查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对施工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设计方案时,既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又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施工现场的详细信息,从而设计出符合施工现场要求的施工方案;第二,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对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第三,在设计方案时,设计人员需要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保障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施工过程中进行方案的修改,这样既可以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的效率,又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的质量。

3.2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是保障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从而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第一,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需要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施工材料,并且要保障施工材料符合质量标准;第二,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验收时,需要检查施工材料是否有合格标志,并且对材料的质地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材料没有质量问题。例如: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原料,在购买时,既要检查水泥是否具有质量安全标志,又要检查水泥是否存在凝结的现象,从而保障水泥原材料的质量;第三,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施工材料,这主要是由电力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施工材料的性质决定的,只有合理地使用施工材料才能够保障施工的质量。

3.3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保障质量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第一,需要保障管理制度的详细性和明确性,能够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指导,避免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出现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第二,需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当施工人员出现违反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时,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禁止,并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从而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第三,质量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工程特点随时进行改进与完善,防止质量管理制度对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出现管理疏漏,从而提高质量管理制度的控制效果。

3.4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严格要求,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招聘施工人员时,需要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关工作的经验,并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保障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第二,施工单位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待遇情况,吸引更多专业的施工人员加入到电力工程的建设中,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第三,施工单位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将施工过程的要点进行详细的说明,从而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例如:施工单位可以组织培训工作,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强化训练,为施工人员讲解常见的质量问题,从而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3.5构建电力工程管理体系

在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良好的管理体系是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应当加强电力工程管理体系建设,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效果,保证各项施工工作顺利开展。作为管理人员,应当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结合具体的工作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保证责任制度贯彻到人,为工程管理工作开展做好准备。企业需要加强奖惩制度的完善,对于表现好、绩效优秀的员工,应当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给予奖励,树立相应的榜样作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反之,则根据相关制度采取处罚措施,保证赏罚分明。借助完善的奖惩机制,让学生看待企业未来发展,感受公平的待遇,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实现企业管理创优。

结束语

对于电力工程而言,技术含量非常高,所以使得管理工作变得极为复杂。工作人员除了需要考虑造价和工程控制的内容之外,还需要确保施工工序足够合理。这其中,如果任何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工程的正常展开。因此,企业便需要转变自身想法,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郑丽萍.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123-124.

[2]满智.探析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82-183.

[3]张勇.分析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科技风,2019(35):176.

[4]曾臣.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