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

顾家萍汤俊

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联合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从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小儿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个性化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护理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可以提高护理总有效率,患儿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护理个性化护理肢体语言沟通总有效率;依从性

儿童时期时受到外界因素与发育不成熟的影响,更容易感染各类疾病,因此临床上高度重视小儿的治疗。但是,患儿治疗期间还需要给其提供一定的护理才能保证护理的效果,提高治疗的质量。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个性化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联合的护理效果较好,但是不同的研究者持不同意见[1]。因此,我院探讨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联合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小儿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男女各31例,16例;年龄1~7岁,平均(4.23±2.12)岁。观察组男女各29例,18例;年龄1~8岁,平均(4.42±2.09)岁。两组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结合患儿的病情、心理和行为等与其进行语言方面的沟通,提高其配合度。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

(1)个性化护理。第一,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消化情况与神经系统情况,一旦护理工作中存在任何异常,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应及时给其隔离治疗或转移到重症监护室。第二,主动与患儿家长沟通,让其了解患儿病情,打消其顾虑。第三,护理期间对于患儿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应及时拍打其背部或鼻导管吸氧治疗。对于呼吸不顺畅的患儿,应立即派大其背部或给其用鼻导管吸氧治疗。对于低体温患儿,应给其物理降温。第四,结合患儿病情给其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护理期间患儿需要摄入较多的热量和水分,提醒其忌辛辣刺激食物,饮食上以少食多餐为主,提醒其多喝水。

(2)肢体语言沟通。第一,护理人员始终面带微笑的给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儿依从性,提高好资料效果。第二,护理人员注意自身的行为是否妥当,尤其是以足够的耐心和友善面对患儿家属,通过点头、微笑、树大拇指等肢体语言构建和谐的关系,确保患儿家属更信任护理人员,消除其不良情绪。第四,合理利用眼神传递肢体语言,指导医护人员和患儿及其家属通过眼神沟通交流,不可面无表面,否则就会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第四,日常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利用肢体语言,比如轻抚患儿手给其加油打气,增强护患亲密度。同时,获得患儿的信任,通过分阶段实施语言护理方案,探讨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要点,分析存在的问题。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与依从性[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统计分析基本资料,计数资料可以用率(%)表示;计量资料可以用(±s)表示。P<0.05为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例,(%)]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7

7(14.89)

16(34.04)

24(51.06)

40(85.11)

观察组

47

1(2.13)

12(25.53)

34(72.34)

46(97.87)

2

-

4.919

0.814

4.502

4.919

P值

-

0.027

0.367

0.034

0.027

2.2对比两组依从性

观察组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依从性[例,(%)]

组别

例数

不依从

基本依从

完全依从

总依从率

对照组

47

8(17.02)

19(40.43)

20(42.55)

39(82.98)

观察组

47

1(2.13)

15(31.91)

31(65.96)

46(97.87)

2

-

6.021

0.737

5.187

6.021

P值

-

0.014

0.391

0.023

0.014

3讨论

传统护理模式下侧重于语言沟通,但是患儿年龄小、认知特点不足,因而无法理解医护人员讲解的内容[3]。同时,部分患儿还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的需求与情况,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才能保证患儿的预后效果。

肢体语言沟通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因为护理人员给患儿提供微笑服务和温柔的肢体动作更容易消除其其恐惧感,构建和谐的关系。同时,与患儿家属沟通时,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依从性

[4]。个性化护理基于患儿的具体情况,给其提供了针对性的护理,综合二者的优势可以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与依从率。主要因为患儿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期间依从性较高,可以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护理效果更好,总有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小儿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将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服务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儿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明霞.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2):124-126.

[2]马秋艳.小儿护理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201-202.

[3]韩瑜姣,宋丹.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1):76-77.

[4]黄仕梅.小儿护理中联合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4):191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