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

胡欣阳

安徽照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246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好搜道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各方关注。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建筑向高层设计和多结构发展。在追求设计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质量控制的难度。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必需的建筑材料。如今,越来越多的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从而导致安全问题频发。为了确保人们的安全,应及时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为了解决混凝土裂缝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类型,其次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最后就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对策进行研究,以确保人和建筑物的综合质量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建筑工程与相关产业呈兴盛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人们也提高了建筑质量方面的要求。由于混凝土自身方便施工与高强度特点获得大力推广,但在混合比例与施工条件等影响因素的干扰下,大范围运用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概率很大,导致房建工程结构质量受影响的同时,缩短房屋应用周期。因混凝土处理工艺相对复杂,任何施工工序发生问题,都会对自身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故而,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成为首要问题,其中防治裂缝技术成为目前施工人员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文从混凝土裂缝原因着手,提出新型防治技术,给工程施工问题提供理论性支持的同时,延长房屋建筑的寿命,从而为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类型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当中最为严重的危害即为混凝土裂缝。通常情况下,受到外力、温度应力影响,混凝土表面则会受到严重破坏。这不仅会对建筑结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会使混凝土承受能力降低,进而诱发各种安全问题。依照裂缝成因一般可以将裂缝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气候以及材料等因素所导致的一般塑性干缩裂缝以及收缩裂缝等,其并不会对承载力产生严重影响,无需特殊处理。另一种裂缝会对结构承载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并且裂缝的延伸以及扩展,一旦钢筋达到相应的屈服强度之后,受压区混凝土应变量则会随之增加,结构刚度会受到影响,进而破坏构件趋向。需要及时针对这一裂缝展开补强加固处理,切实使其安全需求获得充分满足。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

随着气候的不断发展,温度已经成为决定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当建设项目处于户外时,气候的变暖将极大地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甚至出现裂缝等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温度应力也随之攀升,若超出了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就有可能产生裂纹。此外,由于外界的极端气候条件,使得混凝土的表层温度也随之改变,从而引起了温度应力的升高以及混凝土的开裂。

2.2原材料质量因素

混凝土组成成分包括骨料、砂石、水泥等,一旦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混凝土裂缝风险则会随之增加,对于砂石来说,若其含泥量超标,混凝土强度则会随之降低,且混凝土干燥后还会产生网状裂缝;骨料当中泥性硅化物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一旦遇到碱性物质,则会逐渐产生碰撞物质,进而使拉应力增加,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现象。

2.3各方力度产生的形变

在诸多力度中,主要力度即为楼板力,在具体施工中,楼板因力产生形变或负筋沉降情况,也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混凝土的类型众多,或拆模时间不得当等原因导致混凝土施工强度尚未达标,这样容易让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出现变形,造成初期混凝土强度大打折扣,拉应力与压应力无法满足相关需求,因此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2.4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环境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在施工中,若不考虑周围环境因素,极易产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的构造随着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改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当地气候温度过高或过低,混凝土未得到有效的防护,就会造成混凝土的变形问题。当混凝土发生一定的变形时,会产生裂缝,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严重地危及工人的生命。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对策

3.1温差控制

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与裂缝的形成密切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差。常见的技术措施包括:在原材料的选择中可以使用低热值的水泥,在防水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导致温差过大,这是项目中常见的温度控制措施;高温季节施工时,可采取骨料堆放或夜间投料、投料皮带机、投料漏斗、添加剂料堆、骨料遮阳等措施。温差也可以有效控制,以便为水库遮阳,在材料堆顶部喷洒冷水,并提前喂入水泥和粉煤灰。搅拌和加料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加冰、冷水或冷水拌冰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出库温度,保持浇筑过程温度稳定,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实时调度,加快储存速度,减少温差;还可以通过用水冷却、埋设冷却水管、深井水或河水以及用自来水养护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来有效降低温差。

3.2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建筑质量息息相关,同时混凝土材料是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若原材料不符合相关标准,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则会随之降低,同时还会提高混凝土裂缝风险,进而使建筑物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混凝土施工期间,科学控制原材料质量势在必行。同时采购混凝土建筑材料时,要对经济效益进行关注的同时增加对于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在对材料进行购买之前系统性分析探究工程现实情况,同时依照工程对于材料的现实需求对相关采购部门提出要求,立足于本质层面实现对于施工材料的检测以及控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3沉陷裂缝防治技术

混凝土产生沉陷裂缝关键因素在于沉降不均匀,对于此种裂缝的防治方法为重视选择土地基以及土质,施工前期需要详细考察施工现场土地结构,并采取相应增修措施处理。此外,选择合适强度的混凝土模板,如此才能保证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缓解,让各方均匀受力,任何部位都不会存在着力,以防沉降压力造成裂缝。因土地浸水后会格外的松软,容易造成沉陷,所以需要规避这样的施工环境。最后,在模板浇筑施工完成后,需尽可能地维持现状,并严格遵守拆除顺序进行。另外,在冻土处搭建模板时,应该充分考虑冻土融化后续产生的沉降问题。

3.4针对环境采取措施

在建设项目中,必须依据周围的环境来保护混凝土。在高温下施工时,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受热程度,需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撒水处理,防止混凝土过热,水汽迅速蒸发造成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应选用合适的隔热材料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以达到控制施工温度、控制施工质量、降低裂缝发生的目的。

结语

总体而言,混凝土裂缝问题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先进技术并加以完善。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沉降裂缝、温度裂缝、腐蚀裂缝以及塑性收缩裂缝等,需要及时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将施工温度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等进行合理控制,并将混凝土养护工作落到实处,降低混凝土裂缝风险,促进建筑结构质量以及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中,落实混凝土裂缝防治极为关键,相关施工企业需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合理控制,并对混凝土水灰比进行控制,浇筑混凝土期间依照相关工艺展开,将振捣工作落到实处并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提高后期养护有效性,在实现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同时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家莉.试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中国标准化,2019(20):2.

[2]苏仲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8(03):134-135.

[3]贾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0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