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与BIM技术融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与BIM技术融合应用

杜金学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于BIM技术的三维、四维立体模型,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有了可视化处理、存储平台,为实现建筑资料跨部门、跨专业的协同管理提供了很大便利。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其次探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与BIM技术融合应用,以期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BIM技术;融合应用

引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业发展日趋上升,不断涌现各行各业所用建筑物。由于建筑工程的多样性,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将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及质量保证有了更明确要求,这就体现了工程资料的重要性,如果能将BIM技术与工程资料管理相融合,将更进一步助力工程资料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保驾护航。

1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资料是记录施工过程、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技术文件,是建筑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重视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都是随着时间有序地进行,工程施工资料的制作、收集与整理应及时、规范,必须与工程施工同步,并真实记录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以便整理、检索和查阅。工程技术资料的形成与工程质量密不可分,通过查阅工程施工资料记录的内容,能够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为建筑工程第三方在建评估体系检查、创优、创文工程项目检查提供数据支撑。工程资料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依据,资料的进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竣工验收和结算。工程资料是工程建设和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修、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重要依据,是城建档案馆中的重要资料。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与BIM技术融合应用

2.1建立线上管理平台

现阶段,对于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工作,已经广泛使用软件进行管理,而且具有很好的效果,应用此软件能够将工作进一步简化,让资料管理工作具有条理性。此种管理方式是以参与工程的单个角色为中心,对工程的施工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但是,此类的数据资料管理软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人工成本相对较高、签发行时间长等问题。而随着对BIM 技术的应用,将其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相结合,能够把单个参建单位扩大到各相关方,进而能够在线上交流、互通资料内容。比如,可以在线上录入所使用钢筋的资质证书,并第一时间发送给相关的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又比如,可以把建筑期间使用的材料信息录入系统,然后发送给各方进行审核,以此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对隐蔽工程实施监控。

2.2工程施工记录资料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记录资料应是施工过程的真实写照,各种记录资料应与施工过程同步形成,施工记录形成时间必须与施工顺序吻合,因此,要求施工员、质检员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编制施工记录资料。然而,施工员、质检员对工程施工记录资料重视程度不高,在编制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未及时跟进施工进度编制过程资料,导致施工工序资料填写时出现时间提前、颠倒,施工顺序逻辑不符,出现上道工序未施工完成就进行下道工序验收。2)工程的各种中间验收记录、隐蔽验收记录不全,特别是涉及重要分部分项的部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填写内容、部位不够明确,未留置影像资料,例如,主体结构工程的钢筋隐蔽验收,屋面工程的防水隐蔽验收;预埋预留线管的隐蔽验收。3)施工试验记录未编制,或试验记录无,例如,防水工程蓄水、淋水记录,设备安装记录,管道冲洗、消毒记录。

2.3健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体系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应综合考虑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进度,制订不同的管理体系和规范。对于不同的建筑资料,也要采用不同的审查标准,同时,对于不同层级的资料,也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比如向上级汇报的文件资料,就应该强调公文的正确性。要使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充分认识到建设项目资料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应付资料的管理,而是要将资料的管理工作纳入到整个施工体系中来,这样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好地进行管理,从而为以后的建设项目建设提供更好的依据。在按实际情况制订了施工项目资料的管理系统后,还要制订详细的标准和实施规范。一般可以按照施工、设计、审核、监督等分类,对资料进行统一、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管理。

2.4施工阶段

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不仅要对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进场进行记录,还要记录材料报验记录、施工方案、合验收记录等相关资料信息,因此,资料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此外,监理机构还要对审批类资料及实施管理的痕迹资料等进行整理。而在资料管理中融入BIM技术之后,可以通过4D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上统一整合施工期间的所有资料,并且在对某个信息进行调取时,还可以查询发生信息的时间和位置,进而高效管理施工资料。除此之外,建筑工程项目的各参建单位在查阅或调取工程项目的建设资料时,可在BIM模型中对想要查询的构筑物以及构配件进行选择,查看到此建筑物的施工规范、施工图纸、检验报告以及施工材料等各方面的资料,其中还会有施工材料的来源以及生产厂商等详细信息,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各方面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管控。

2.5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精细化

施工方案在编制和制订过程中按有关规章制度有序地进行,报审、报批流程合格,签字盖章手续齐全,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相关专家论证方案签字、存档手续齐全。技术交底应在工序开始前进行,交底内容详细,包括不限于:图纸要求、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施工工序、操作要点、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应急措施、附图等,交底签字齐全,交底留有影像资料。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按建筑文件形式规范化、统一化编制,施工员、质检员在编制过程中自检自查,保证资料不缺项、不漏项,编制与施工现场同步进行,工序施工时间顺序填写不倒置,重要工序隐蔽验收资料不出现同一张照片,签字盖章手续齐全,及时把办理完毕的工程资料移交资料室,不得借故拖延或私自留存。施工物资材料编制进场台账,复检材料严格按规范要求批次送检复验。施工物资材料的合格证、检测报告至少要厂家提供一份原件随车进场,保证物资材料进场验收的及时性。进场物资材料验收时要留有影像资料,照片中体现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的参与、使用部位、材料名称,验收日期、验收结果等。施工试验与检验资料编制台账,及时取样送检,在试验与检验完成后1个工作日内将记录资料报送建设(监理)单位签字确认,及时追回汇总、组卷、归档。需要第三方检测的工程部位,根据施工进度编制检测计划,提前协调安排检测工作。最后,建设工程项目应每月组织内部资料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做好工程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标识、贮存、保护、编目等工作。

结语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比较系统化的工程,要想确保工程资料准确、详细与全面,就要将资料管理和BIM技术相融合,从而对资料进行有效高质量的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资料的完整性,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良,杨建林.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0):347.

[2]刘子超,刘铁民,王安.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0):207-208.

[3]王磊.基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推展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1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