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姓名:陈艳

单位:黄石市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  435000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发热患者中,随机抽选40例进行研究,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红细胞压积、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异常细胞、白细胞改变、小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异型淋巴细胞改变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发热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其效果显著,能准确检查出血细胞形态的异常,清晰观察各指标变化,值得推广。

【关键词】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发热

发热症状,在临床中属于大多数疾病的一种典型症状,其较为常见[1]。引起发热的原因较多,且复杂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为了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时性以及针对性,就必须先明确患者发热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2]。在临床中,准确、高效、快速的检验方式对于发热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据临床研究[3]发现,大部分发热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而引发的,或者是其他疾病造成的。据临床实验[4]指出,大多数发热症状的患者,其症状发生后,自身的血细胞数量和形态会出现变化。因此,本文通过探讨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发热患者中,随机抽选40例进行研究,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其中,在对照组的40例体检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0岁,均值(48.74±3.62)岁;在实验组的4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9岁,均值(49.62±3.7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于清晨时段,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采集量为2mL,采用真空采集管保存样本,选择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混合后,在显微镜下放置血液样本,观察血液细胞;同时,制作血涂片,在血涂片自然干燥后,采用瑞氏染液实施颜色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红细胞形态的相关指标。检查操作,必须在血液采集完成后的1h内完成,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要求。

1.3 观察指标

(1)血细胞形态学指标;(2)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7.4,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学指标

两组对比,在血细胞形态学指标方面,实验组的红细胞压积、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学指标(x±s,分)

组别

例数

红细胞压积(%)

平均细胞体积(um3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g/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pg)

实验组

40

40.86±2.35

85.46±4.19

12.46±1.04

349.09±6.43

32.18±1.02

对照组

40

38.86±1.26

81.58±3.76

11.46±1.21

344.13±5.76

30.02±0.73

t值

-

4.743

4.381

3.963

3.633

10.891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

两组对比,在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方面,实验组的异常细胞、白细胞改变、小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异型淋巴细胞改变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n(%)]

组别

例数

异常细胞

白细胞改变

小细胞贫血

大细胞贫血

异型淋巴细胞改变

对照组

40

1(2.50)

0(0.00)

0(0.00)

0(0.00)

1(2.50)

实验组

40

8(20.00)

11(27.50)

6(15.00)

5(12.50)

10(25.00)

t值

-

6.134

12.753

6.486

5.333

8.537

P值

-

0.013

0.000

0.011

0.021

0.003

3.讨论

发热疾病在临床中是非常常见的,由于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和病毒感染、细菌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临床实验[5]中发现,发热患者的血液指标和正常人有所差异。所以,采用血液检验,对于发热疾病的病因确定有着重要意义。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作为基础的检查内容,能有效观察到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学的指标情况,检查出血细胞形态的异常情况。为此,采用该检查方式,对于发热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结果显示:在血细胞形态学指标方面,实验组的红细胞压积、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方面,实验组的异常细胞、白细胞改变、小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异型淋巴细胞改变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发热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其效果显著,能准确检查出血细胞形态的异常,清晰观察到血细胞形态学的指标变化,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英. 标准化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发热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价[J]. 中国标准化,2023(8):259-262.

[2] 马辉. 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价[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148-150.

[3] 李颖颖.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患者病因判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20,27(4):464-466.

[4] 聂红娟,陈元雄.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9):116,118.

[5] 黄芳媚.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19(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