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调试和安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调试和安装

刘志研

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市,230000

摘要:目前,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阶段,火电厂依托统一大市场参与到全球同行业竞争之列。随着竞争内容向“供应链”和“定价权”的方向转移,需借助技术赋能方式增强自身的知识产权创新,使自身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增强竞争优势并提升综合效益。同时在数字化电力产业转型期间火电厂需通过配置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来保障生产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实现对锅炉蒸汽及其辅助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并借助数据化管理使整个机组更好地适应电力生产变化,预防安全事故。在这种前提下,火电厂有必要加强对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调试及安装的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调试;安装

1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调试及安装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在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调试和安装过程中,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设备调试和安装时,需要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例如,根据热力学原理和控制理论,合理设置控制参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合理性原则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调试和安装应遵循合理性原则。这意味着在选择设备安装位置、布线和连接方式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功能需求、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等因素,确保设备的合理布局和连接,方便后续的维护和操作。

1.3系统性原则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调试和安装应遵循系统性原则。这意味着设备的调试和安装应考虑整个热控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协调性。例如,在设备调试过程中,需要逐步调试各个设备的功能,确保它们之间的协调工作,同时也要考虑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和协作,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2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调试和安装要点

2.1设备调试的要点

2.1.1受电启动

调试过程中,受电启动是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需要充分借助计算机网络以确保能顺利完成。在受电启动前,应事先全面、详细地检测系统的安装情况,尤其是电缆、盘柜等和受电系统密切的设备,以免调试受影响,导致获得的调试结果缺乏可靠性。此外,也应对绝缘、接地电阻进行测试,检查电源开关位置和状态等。总之,在正式开始受电调试之前,应加强对各项相关设施的仔细检查,以免因相关设施的问题而引发处理器、主机损坏的情况。分散控制系统受电中,以总电源柜为主要操作对象,若供电电源回路较多,就应进行足够多次数的切换试验,才能确保调试的准确、可靠性。如一条回路包含6~9个供电电源,就需要做4~6次试验,只有在确保合格后,才能用来供电。若供电中发现受电问题,应立即停止供电并对其进行彻底清查,必须等查明并解决故障后,才能恢复供电。此外,受电调试时,还可能会发生断电现象,导致模块被烧毁,调试工作进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因此,在供电测试前,应合理保护自动化控制模件,防止其被烧坏。这就需要操作人员仔细检测系统相关的输入、输出线路,确保每根线芯都已被正确连接,不会出现接地和强电窜入现象;确定线路无误,再插入模件开始传动试验。当然,在测试模件时,应关闭电源,以免因带电测试烧坏模件。

2.1.2设备管理

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调试期间,要求配套的开展运维管理工作。从以往的经验看,当此类管理工作不到位时,调试时的风险相对较高,容易出现硬件或软件损坏。反之,做好配套的设备运维管理,有助于降低此类风险,并预防通过事故传导链引发安全事故等。建议在专项调试工作小组中,组长带领小组进行调试,副组长应配置相应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设备运维管理工作。具体如下:(1)记录设备名称、规格、数量、检测位置、检测结果等相关信息;(2)如果调试期间存在对部分数据的改动,应使用明显的颜色或符号,对其进行标记,并在记录改动前、改动后信息的基础上,说明其改动原因。(3)调试工作主要依托计算机及相关仪器完成,调试信息存储过程中,不排除因断电、检测设备故障等导致数据丢失,应及时做好自动备份工作并对每一个环节完成后的数据进行打印。(4)调试中的实验相对较多,在软件实验过程中,应采用录像方式对其进行记录,包括实验前的软件全方位检测、实验时的全过程记录等。另外,在以往的调试工作中发现,在调试前不能百分百确定软件的兼容性。因而,应在软件更新前做好对各项数据的备份与存储工作,预防更新后软件与系统发生非兼容现象。

2.2设备安装的要点

2.2.1环境方面

首先,工作人员应结合火电厂原料导向型的实际情况,对其附近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等进行考察。具体操作时,可以先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再结合火电厂项目勘察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确定相关情况并开展实地调查工作,保障对其环境调研的周密性与精准性。其次,应对安装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有害有毒气体等进行监测,目前火电厂均配置有相关传感器及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根据历史信息与现场监测信息进行确认。再次,应对静电、磁场、消防、通风、散热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确认,确保安全环境的安全性。最后,对完工的土建项目进行检查,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再安排人员进场进行安装作业。

2.2.2接地方面

由于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时需要基准电压,为防止过载电流现象,火电厂热控系统接地多采用独立接地设计和系统,将控制系统连接入主接地网,以减轻电流传导对设备的损害。进行单独接地时,应设置屏蔽点,减少外来信号对设备的干扰,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2.3电缆方面

安装电缆时,应合理使用屏蔽电缆和非屏蔽电缆,防止信号干扰;减少敷设电缆的中间环节,如可直接传输信号,应避免使用端子箱,避免干扰问题。即使是进行平行敷设,也应确保电缆间有一定距离。既往实践发现,实际敷设电缆时将其分层排放,区分强、弱电缆,有序排放,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在敷设时,还应与热源拉开一定距离,以免较高的温度加快电缆外皮老化的速率,导致电缆屏蔽和绝缘能力下降。因此,应给电缆留下独立的通道,以确保其能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2.4盘柜方面

安装盘柜时,应严格遵循厂家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使用绝缘胶皮,提高盘柜的绝缘性能。一个盘柜安装完成后,应在检查绝缘电阻后,再安装相邻的盘柜。当结束一排盘柜的安装后,还应对所有盘柜的安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变更或改线,应在安装变更前联系厂家或调试单位,在拨出模件重新整理布线槽盒后再继续安装,若需对已完成传动的接线进行修改,应事先办理异动手续,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再实施,实施完成后完善相关异动材料并留底。

2.2.5供电方面

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至关重要,若供电系统不够稳定发生失电现象,会导致所有应处于控制状态下的设备失去控制,对火电机组产生影响,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火电厂多采用冗余供电模式替代原本的单一供电模式,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大部分火电厂设计供电时,选择了UPS(不间断电源)模式,让三路电源自动切换、互为备用,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3结语

总之,火电厂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充分认识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调试、安装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掌握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调试、安装环节的要点;做好平时的设备维护和更新,确保相关设备能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防止出现各类安全事故,满足自身发电和人们用电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亮.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调试与安装[J].科技视界,2022,(27):102-104.

[2]王铸城.火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科学调试与合理安装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1,28(0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