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

李均

重庆天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400700

摘要:在工程施工中,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大规模建筑日益增多,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几何体积>1m)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建筑单位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从而去提高工程的质量,使工程的安全性得到提升,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

引言

建筑项目与国家战略发展相关,因此,在国家推进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筑业必须引起重视。建筑企业应该重视现代建筑项目施工活动,给出有效的推进手段,以达到建筑施工对质量方面的要求。混凝土作业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建筑最终的价值相关,有必要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避免在混凝土作业期间出现问题。

1混凝土浇筑基本概述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将施工中需要的结构模块与混凝土进行粘结,最终混凝土会凝结成块,将其定型。在施工中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让房屋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并且所采用的材料在获得渠道上也比较简单且成本较低,施工工人也很熟悉这项技术,所以这项技术得到广泛采用。

2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特点

在工民建施工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该技术使用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而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对于其他的步骤更加的复杂繁琐,所用到的东西也比较多,这是因为混凝土本身就具有许多的复杂特性,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复杂,而且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型的建筑材料,需要多种材料通过规定的配合比去进行调配,只有按照符合标准配合比的混凝土,才能够正常的使用在建筑工程中。除此之外,对于浇筑工作来讲也要严格的按照规范步骤去进行操作,还需要对后期浇筑建筑进行防护,防止浇筑建筑出现裂缝,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建筑质量。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确保浇筑的质量就需要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特点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其中混凝土浇筑的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技术以及分段分层技术等,其中每一项技术都有所使用的范围,在对技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取最恰当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该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从而去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3.1混凝土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在安全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对于浇筑混凝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说明,对梁板、梁柱、剪力墙混凝土做好标号控制,将振捣间距与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考虑到当地天气对浇筑活动的影响,应该根据项目要求提前做好浇筑项目所使用的物资筹备工作,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质量问题。在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检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等规格尺寸。此外,应对相关作业所需的设备进行性能试验,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管理。在检查活动中,模板接缝的支撑稳固性与密合度也是关注要点。预检模板与钢筋时,只有相关材料达到具体标准后,才可以推进浇筑工作。

3.2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

混凝土材料的比例要具有科学性,这样不仅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还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从而减少资金的投入。配比混凝土人员需要保证各个混凝土材料能够达到比例,确保混凝土的比例具有科学性。只有混凝土材料采取了科学的配合比,才能够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场地施工人员要对所有的施工以及设计要求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选择和配比以及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进行搅拌时,不同的温度对其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过高的搅拌温度会使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而过低的搅拌温度则会让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还需要检查是否达标,不达标则不能使用,然后还要找出致使整个现象发生的原因,这样才能使施工更加的有效率。

3.3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1)全面分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项目进行分层的一种方法。这种浇筑方法常用于建筑结构小、技术要求低、浇筑强度小的小型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面。浇筑的顺序通常是从下到上,浇筑完第一层后,再浇筑下一层,逐层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常见的是从混凝土结构的短边开始,然后沿长边浇筑。在特殊情况下,也有从中间到4个侧面或从4个侧面到中间的方法。混凝土浇筑方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2)分段分层浇筑技术。一般情况下,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只适用于混凝土用量少、混凝土厚度适中、施工面积大的浇筑作业场合。在施工中,如果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则必须在第一、第二层的末端浇筑。混凝土初凝后,可进行第2次浇筑作业。另外,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温度高低去设计每一层浇筑的厚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浇筑后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避免混凝土出现干裂的现象。需要强调的是,分段分层浇筑技术不适用于高层建筑。一般情况下,上层浇筑完毕后底层不会凝固,这是多次浇筑的主要原因。(3)斜面分层浇筑。与前两种技术相比,坡面层浇筑技术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大、厚度较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此外,还适用于倾斜角大于30°的边坡混凝土浇筑。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斜面层浇筑技术,则每一层不能浇筑到底,需要在进行下一层浇筑作业时将上层的空缺补上,这样就可以构建一个阶梯式浇筑水平,从而提高整体浇筑质量。

3.4做好混凝土后期养护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是保障混凝土结构品质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后期养护可以采用浇水养护、塑料薄膜养护和加热养护等方式。在进行混凝土后期养护时,需要遵循以下养护工作原则,以确保养护效果的有效实施:(1)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和当时的施工条件,选择施工便利、经济性的养护方式。不同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的养护方式,如覆盖浇水、塑料薄膜保湿或加热养护。(2)养护细节要得到认真落实,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明确的养护工作计划。在养护过程中,务必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收缩引起的裂缝。(3)根据养护方案,合理控制养护的时间和频率,确保混凝土的湿润程度和养护效果。针对具体的覆盖浇水养护方式,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养护:混凝土浇筑后的3~12小时内,需采取覆盖措施,如麻袋、塑料布进行覆盖,保持湿润状态。外加剂混凝土养护至少两周,硅酸盐或普通水泥混凝土不少于一周。温度≥15℃时,前三天白天浇水3小时,夜间浇水两次,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处于干燥气候时需增加浇水频率,防止过早干燥。气温小于5℃时禁止浇水,避免冻结破坏混凝土。

结语

目前混凝土浇筑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大型的建筑工程里,该技术是整个工程的命脉,关乎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采用该技术时,要使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还要监督施工中的各种细节不被遗漏,对待完成后的工程也要有一定的养护工作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让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现在的技术相比以前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施工中的一些现象表明该技术还是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韩欣君.工民建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1,7(13):159-160.

[2]王璀瑾.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散装水泥,2021(03):103-104+107.

[3]何根祥.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城市建筑,2021,18(17):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