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优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2

建筑项目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优化探讨

谭斌

天津滨海新都市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变革了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智能化管理的应用日趋广泛,提高了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大量实践表明,智能化管理就是利用新型的设备、软件打造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过程中收集大量的数据,取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强、计算量大的任务,为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建筑项目;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智能化理论在各行各业的普遍运用,建筑行业发展也朝着智能化、现代化的目标进行更新和升级,极大地引起建筑和施工单位的兴趣。相对于现有的建筑施工要求和标准来说,智能化施工建设的优势确实相对突出,建筑工程的功能更加能够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建筑的需求。但是,建筑智能化施工所需要的各方面成本和难度较高,智能化系统的构建所需的人才更加专业,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的构架出现了无法与时俱进的问题,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较多质量难题,以此智能化施工建设需要加强对质量的管控。

1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现施工管理降本增效。传统的施工管理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开展,而建筑项目施工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给管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产生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管理效率偏低。与之相对的,推进智能化施工管理能让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软件的帮助下实现高效管理,有效降低施工管理所需的人工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帮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扩大利润空间;二是规避施工管理风险因素。在传统的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容易在整合、处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给施工管理以及建筑项目施工建设带来一定风险。智能化施工管理则能避免此类情况,而且当数据信息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而后由管理人员通过人工方式排查异常情况,找到原因并对数据加以纠正,以此有效防范施工管理风险。

2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缺乏专业性

近年来,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不达标时有发生,需要对建筑进行翻新、重建,成本较高,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做好质量和安全监控,相关人员缺乏责任心,且新技术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不强,限制了施工管理。我国智能化技术虽然得到了必要的使用,但很多管理人员对工程技术认识单一,不能在智能设备上运用现代技术,降低了智能化管理的安全性。

2.2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管缺乏

施工建设的全过程都需要系统的监督和管理流程,对工程的质量进行阶段性验收和监测,以保障工程按计划实施和规范建设。但是,现有的施工建设单位,对于监督部门的建设要求还有待提高,许多建设单位的监管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监理职员,对于工程监督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监督管理指导,会导致智能化施工系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并不能够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3建筑项目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3.1创新施工管理理念

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保障。结合当前建筑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生命力,保持创新意识是核心。施工方必须实时跟随市场发展变化,转变施工管理理念,积极吸纳现代化、智能化技术,总结技术对施工的影响,才能全面了解施工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难点。

3.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设计阶段: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准确性和优化程度,如利用智能建筑软件对建筑的结构、环境、能耗等方面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建筑设计的全方位、精细化控制,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度。施工阶段: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如利用智能施工设备和管理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可以实现建筑施工的精准化、高效化和安全化,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益。运营阶段: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运营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如利用智能能源管理和环境控制系统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可以实现建筑运营的精细化、节能化和环保化,提高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3.3明确管理要点

首先,要抓好外部环境施工。完善生产设施,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真正用好现代设备,明确智能设备的价值,完善管理体制,确保职责明确。在此过程中,需要将信息传送到智能管理系统,了解管理工作的重点,让管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明确工作重点,为项目成功提供保障。其次,内部环境方面,应加强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技术等应用,监测、分析施工中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对于移动端的使用,每个施工环节的细节都应以三维形式展示,施工细节和评估结果会在终端呈现出来。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应利用终端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并在设计过程中向施工人员正确说明,从而达到智能化管理的目的,让企业能够及时获得详细的工程信息,从而提高工程项目质量。

3.4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复合型管理队伍

首先,企业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参与集体学习、阶段性培训、线上培训等方式提升上述主体的信息技术水平。其次,通过邀请信息技术专家进入企业培训授课的形式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增进企业内部人员对于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施工管理的了解,使其意识到新形势下实施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必要性及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最后,建筑企业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充实管理队伍,重点引进精通施工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推动整支管理队伍朝着复合型的方向发展。

3.5引进先进管理技术

首先,应不断更新施工技术装备,以提升施工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以实现机械和信息的互通,更有效的掌握建设工程中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其次,建筑必须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注重做好专业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的配备管理工作,并强调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增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预见性。因此,通过将BIM系统、Revit施工管理软件、KPI考评管理软件等运用于施工项目管理流程当中,在更完善的工地统计分析系统和工程运行管理软件的帮助下,提升了工地管理系统的总体效能,并更好的利用信息化设备提升了工地的动态监管与管理水平。最后,抓住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围绕着智能建筑、生态健康建筑等的先进技术,继续把模块化施工理念与动态控制管理和创新型施工技术相结合,注重发挥建设施工队伍的整体创造力,在引入先进施工技术的进程中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建设工程施工质量。

结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存在着信息不准确、工作效率低和质量控制困难等问题。而引入智能化技术和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将为建筑项目的成功实施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桂莲.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53(05):197.

[2]杨卫尧.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探究[J].设备维修技术,2020,2(04):1-3.

[3]胡玉铭.浅谈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J].居业,2021,21(09):178.

[4]张志得,冷自洋,苏亚辉.建筑施工智能化监测预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21(02):88-91.

[5]陆斌,郑世宝.建筑智能化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21(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