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2

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探析

余尚斌

重庆市南鸿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408400

摘要:经济的发展让大量外来人口涌进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群众对于居住需求大幅度增长,因此城市内的房屋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大量高楼大厦的建设既满足了居民的居住需求,也推动了建筑技术的发展,但在建筑技术中有关于地下防水的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由建筑施工中的问题或者技术以及材料质量问题引起。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房屋建筑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引起地下水渗漏的原因,探讨其解决办法,重点关注施工中应引起重视的技术难点。

关键词:房建施工;地下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

前言:随着房建行业的持续性发展,我国的房屋密度越来越高,房建地下工程逐步成为发展的新趋势。地下工程的防水措施可以降低房建物使用过程中发生渗水、漏水的概率,降低地下水流及雨水、雪水对房建物的损伤程度,也能够有效延缓房建物的使用寿命。然而现阶段房建地下工程大都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极易发生渗水现象。因此施工团队需要提升对防水技术的重视程度,积极改进原有防水施工技术,依据房建物现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从而保障房建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使用年限。

1地下防水施工工程中出现渗漏的原因

1.1地下水位置和水位的探测不明

地下建筑不同于地上建筑,它通常处于地表以下常年饱受土壤水分的影响。而且建筑商在对土地进行开发时如果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地下探测,那么有关于该地区是否有地下河流,地下水位的深浅等情况都将一无所知。地下工程建设极易在防水不够完善,地下水位置、水位情况都不明的状况下因为地下水位置或者水位的变化而发生渗漏现象。这种地下水渗漏的现象会对地下建筑工程和地上的建筑主体造成损害。在建筑工程设计与开发之前如果不对开发地区的地下水位置与水位情况探测清楚,就会给建筑埋下隐患。

1.2防水材料选择不当

随着防水施工项目的日渐增多,防水施工技术呈现日趋成熟化发展,这也促使防水材料的种类性能都愈发地多样化。防水产品种类的多种多样给建筑商带来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是越发的参差不齐。在地下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建筑商在建造工程项目时偷工减料,没有根据施工要求选择防水材料,或者选择的防水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这样非常容易留下安全隐患,使得地下防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1.3施工技术不到位

防水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施工中出现什么工程技术上的偏差,所产生的影响与危害都是十分严重的。比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垫层浇筑的薄厚程度都能影响到整个防水工程的品质。

另外,在浇筑混凝土时的技术性问题不仅仅只有浇筑技术和施工缝隙的处理,对于混凝土质量的选择、混凝土的配比等问题都应该高度重视。例如在混凝土的配比中,如果水泥与水以及其他外在添加物的比例不协调,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黏性、伸缩性等,受外界因素影响,这样浇筑的混凝土层极易开裂。这些技术性问题处理不当,会容易使得建筑结构出现开裂、漏水等工程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建筑主体的安全。

1.4防水结构设计不合理

对于每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条件不同,在施工上也应该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的建筑防水结构设计。但是有的建筑商为了节省成本,他们通常会选择不管是在什么条件下,都使用同样的防水结构设计。有的地区土质干燥远离地下水,这样的地方地下防水结构可以设计得更薄,若是在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一般的防水设计是不能够完全地防止地下水的渗漏的。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不能按照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会让建造出来的防水工程名不副实。

2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技术施工的重难点

2.1保障地下防水设计的合理性

建筑工程项目地下防水施工前,要充分做好前期勘测,了解工程施工地所在区域内的地下水分布情况,了解水位高低等相关数据信息,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合理设计地下水防水施工方案,明确建筑防水结构施工所需技术,根据地下水的存储量以及水位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地下防水设计人员要与施

工人员进行详细讲解说明后,二者要充分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针对材料、技术、设备等无法满足等问题应及时修改设计方案,保证防水施工方案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保证后续地下水防水施工可顺利开展,达到最佳的防水效果,降低建筑项目后续投入使用后出现的地下水渗出风险。

2.2防水混凝土的合理配比

混凝土是地下水防水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原材料,混凝土配比也是保证防水性能的基础。针对防水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材料不合规、未能按照规定添加正确的添加剂,未按标准流程进行搅拌操作等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混凝土配比的管理与控制,科学设计混凝土配比,加强原材料采购,保证所采购的防水混凝土材料符合施工标准,严格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标准操作流程以及技术要求施工,通过严格规范化施工,最大程度控制混凝土质量,进而提升建筑的防水性能。

所以,施工人员在开展防水施工时,要明确地下工程埋深距离,了解地下防水所需的抗渗压力以及抗渗等级,针对性配置防水混凝土,方可最大程度保证后续防水工程施工达到理想的防水效果。若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当,会出现结构裂缝,降低防水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影响混凝土的防水性能。防水结构施工中完成防水混凝土浇筑后,也需开展科学的混凝土养护,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

2.3科学选择防水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机械设备与新型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大量普及,给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了更多可能。相比于传统防水材料而言,新型防水施工材料的防水性能更高,优势更明显,但是在实际建材市场中发现建筑材料质量存在极大差异,同一种材料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想要保证防水施工达到理想效果。在开展防水施工前就需要科学选择防水材料,根据工程建筑要求选择相应防水等级的材料,同时加强采购防水材料时的监管力度,在采购时就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找到性价比与质量均高的材料,与供应商签订好采购合同。供应商将建筑材料运送入施工现场时,应由仓库人员、监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对建筑材料质量、数量、规格等数据进行严格检查,只有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方可入场,保证所有入场的材料质量均符合施工要求。

2.4加强细部构造的防水设计

细部构造的防水施工是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重点内容,细部构造的防水效果直接决定着整个防水层的防水性能。因此,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在开展防水层设计与施工时,要重视细部构造防水技术与材料的选择,应强化防水设计,提升细部构造的防水等级。地下水防水施工过程中接头处防水施工极为重要,接头处开展防水施工时,要保证接头部位处于无水状态,避免接头处存在水分影响防水材料性能,继而影响接头处的防水效果。随着地下空间的扩大,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中会遇到新旧结构接头处防水施工难度增大的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接头部分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新结构与旧结构之间存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防水施工技巧,选择合适材料,巧妙连接新旧结构,方可有效避免后续新旧构建接头处出现渗漏问题。

结束语:

概而言之,房屋建筑施工中若临近地下水,很容易出现渗水问题,不仅影响地下空间建筑质量,长久以往也会影响建筑居住安全性。房屋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也是避免建筑后期渗漏、开裂等问题的关键,防水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因此,房屋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地下防水施工,选择合适的防水施工技术,把握防水材料的质量与标准,严格控制施工流程,落实标准化施工,方可达到最佳的地下防水效果,进而使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性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志烽.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1,7(06):156-157.

[2]张贤.房建工程防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3):149-152.

[3]金中民,方杰.城市建筑地下防水技术探讨[J].住宅产业,2021(Z1):6769

[4]俞焘,翁力君,朱君,贺雄三,戴理兵.房建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