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解说抑郁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2

从心理学解说抑郁症

曾路云

广西省贵港市平南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537300

根据统计,全世界已经有3.5亿人被抑郁症困扰,每个人在一生中患上一次抑郁症的比例更是超过了10%,这些数字还在快速上升。抑郁症真的离我们大多数人其实不远,尤其在中国,近些年抑郁症低龄化趋势非常明显。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抑郁症的成因、症状、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抑郁症的成因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将抑郁称为精神障碍学中的“感冒”,认为它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心境障碍。大多数人认为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就是抑郁了,但这有可能只是一种情绪表象。是真抑郁还是假抑郁,最好是通过三甲医院常用的SCL90状态自评量表自测一下。不要听到“抑郁”就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很多人往往出于恐惧的心态经常自己吓自己。但如果真有如下的情况,那确实是要注意了:“说不出来是哪里难受,但我每天都不开心。”“社交欲望减淡,甚至消失。”“对未来没有期望,或是充满迷茫。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十分在意的东西。心里空空的,像是整个世界都与我无关。”“行动力下降,对周围事物兴趣减弱甚至没有。”

抑郁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心理和社会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的人,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但是,遗传因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还需要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才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其中,神经递质是调控情绪的重要物质,如 5-羟色胺、多巴胺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可能存在异常,导致情绪调节失常。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的认知方式、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等都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例如,消极的认知方式、过于依赖他人的人格特征、不健康的应对方式等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中的压力、挫折、人际关系等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例如,工作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失去亲人等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二、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也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类型就是重性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另外抑郁也分为不同的等级。当你出现了抑郁的状态,但还能逼着自己应付每天的生活时,这个就属于轻度抑郁;当你有很多抑郁的状态,而且不能做好需要做的事时,你可能处于中度抑郁了;而当你表现出几乎所有抑郁的状态,而且应付日常生活有很大困难时,你极有可能有重度抑郁了。

一个人在抑郁状态下,会歪曲对自己、别人和世界的看法。有的人的思想被自我厌恶的想法歪曲;有的人会因为易怒破坏了他和别人的关系;有的人的表现看起来似乎是积极的,  但抑郁会影响他的判断力,使他做事变得不计后果,总之抑郁会使人无法正常的生活。但抑郁的本质还是与我们大脑中产生的思维模式有关,不同的人群也会有不同的状态表现和特征,是否判定是要结合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综合去评估的。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它需要生理药物的配合才能治愈,尤其对是抑郁症的中后期患者。长期以来,抑郁症都是一种被广泛地忽视,压抑,误解甚至是污名化的病,很多人常常忍受着自身的身体和情绪的折磨,还要忍受来自别人的“性格脆弱”“矫情”“想不开”的非议,这让往往让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在成倍的增长。

关于抑郁症,有两个能非常贴切的能够让非抑郁症患者一下子体会到这种疾病的核心表现。第一个形容是,在抑郁症患者看来,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那是一种极其单调的、沉重的,甚至让人绝望的颜色,有点像傍晚时分乌云密布下的大海。第二个形容是,对于很多严重抑郁症患者来说,整个身体就像是一副被掏空、被彻底放了气的皮囊。哪怕是最简单的挪动手脚,都要付出巨大的力量才能做到。在有些抑郁症患者的体验当中,自己的心智甚至已经彻底脱离于身体之外,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冷冰冰地审视自己无力的身体。当然,这些形象化的描述没法代表所有抑郁症患者,但是已经足够有力的说明,抑郁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状态。

关于抑郁症这种疾病,我们无法从人体器官的结构性变化的角度做出客观准确的定义,只好从外在表现上来描述它所可能带来的结果。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本能习惯。因此,当一种疾病只能通过外在表现来描述,而无法用某种客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检测的时候,人们会对它到底是什么东西,甚至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产生怀疑。从这个角度上说,今天仍然有大量的人不承认抑郁症这种疾病的存在,习惯于把抑郁症污名化,把它和性格缺陷,甚至是矫情联系在一起,固然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但是也有它根深蒂固的思想基础。

四、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如果还能进行周期性性生活,还有食欲或其他获得生理本能快乐的活动,那抑郁的程度还不算最严重。而最严重的抑郁状态,则可能达到了连自我求救的动机都没有了,处在一种行为行动”瘫痪“状态,有这种情况,要高度引起重视,或身边的亲人好友能够帮他求助。除了身体本能的快乐,如性生活与他人的拥抱,还可以去吃那些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食物,如巧克力(多巴胺)、甜点甚至辣的食物等,有研究表明辣椒素能够刺激脑内啡的分泌,一种让人愉快的因子。另外有频率的运动,适当性的按摩或冲洗热水澡都可以在身体的运动或皮肤的按压力下产生让大脑快乐的內啡肽。还有多多晒晒太阳,可以让我们身体制造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大脑的血清素的制造和释放,从而让我们保持心情的愉悦,减少焦虑与烦躁。在晚上的时候血清素还会转化为褪黑激素让我们更好地进入睡眠。

五、应对策略

面对抑郁症,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减轻抑郁症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心理素质是预防和缓解抑郁症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加心理辅导、进行心理训练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譬如说用意识疗法去治疗。

意识疗法(TOC)认为不能从行为习惯的本身去改变自己,习惯是以思维在作为支撑提供动力,很多处在抑郁症强迫症的群体总是会在头脑里面设定美好的目标:我下次一定会努力做得更好,我明天就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问题不仅一直得不到解决,反而因此强化了自己的习惯。到最后只能放弃改造自己的想法,听之任之,犹如深陷沼泽的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吞噬而无能为力。要知道不是通过思维去驯化你的思维,不是用认知去提升你的认知,更不是用行为去改变你的行为,是通过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接纳自己的状态,带有意识地去行动,拉开与头脑思维之间的距离,这样新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就会慢慢培养起来。真实的自我就会在潜意识层面解救出来。无意识的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头脑被驯化后的条件反射机制会蕴藏在我们潜意识层面形成习惯,生活中相同的环境就会触发这种习惯,从而形成我们的思维模式跟行为方式,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这也是抑郁症等心理问题不断反复的原因所在,我们必须要打破自己原有的习惯,否则就深陷习得性无助当中自暴自弃,自我攻击,自怨自艾,消极地面对生活。抛开原有的行为习惯不管,你需要重新驯化你头脑的神经元的链接,培养新的条件反射机制以及自上而下的精神协调性。

人的心理状态是流动的,犹如一年四季的更换般,有春入夏,也有秋入冬。抑郁症则像生命的四季由春转入了冬,由万物生长转入了万物息零,但并非生命的毁灭,来年的春天,潜藏在地下的的种依然可以生根发芽,再进入下一个生命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