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胃疡胶囊结合甘珀酸钠对消化性溃疡药学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2

安胃疡胶囊结合甘珀酸钠对消化性溃疡药学效果探究

珈莉1陈克力2

1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珠海 519040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州510515

【摘要】目的:研究安胃疡胶囊结合甘珀酸钠对消化性溃疡药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接诊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安胃疡胶囊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使用甘珀酸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及血清中IL-6、IL-2浓度,并对患者反酸、胃灼热、上腹痛等症状的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胃黏膜及血清中IL-6及IL-2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反酸、胃灼热、上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甘珀酸钠与安胃疡胶囊,不仅能够优化患者胃黏膜及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还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收获有效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安胃疡胶囊;甘珀酸钠;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特点为病程时间长、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相关研究[[1]]结果表示消化性溃疡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疾病都与患者胃酸过量分泌有关,其中最为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疾病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这一病症的临床治疗目标,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常规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整体疗效并不显著。近些年来安胃疡胶囊与甘铂酸钠等药物,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其具有改善胃酸分泌以及胃黏膜微循环等作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疗效[[2]]。本研究针对选取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安胃疡胶囊联合甘珀酸钠药物治疗,对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药学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接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18例;年龄21~64岁,平均(43.23±1.5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19例,年龄23~65岁,平均(44.18±1.28)岁。两组患者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各项症状表现符合消化性溃疡相关诊断;(2)患者药物耐受性强,依从度高;(3)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1)肾脏、肝脏、心脏等脏器存在严重功能障碍者;(2)患有器质性疾病者;(3)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有效沟通者;(4)患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安胃疡胶囊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禁烟禁酒,忌食辛辣、生冷刺激类食物,饮食结构以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3]]。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PPI三联疗法来根治幽门螺杆菌,用药时间为2周。患者于餐后和睡前服用安胃疡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使用甘珀酸钠进行治疗。患者于餐后服用甘珀酸钠片,第1周用药量为每日三次,每次80mg,第2周起将药量调整为每次50mg,每次3次。用药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4]]

1.3 观察指标

药物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及血清中IL-6、IL-2浓度进行比较,并对患者反酸、胃灼热、上腹痛等症状的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做好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软件对本研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与χ2检验,p>0.05则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和血清中IL-6、IL-2浓度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及血清中IL-6浓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血清中IL-2浓度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黏膜中IL-2及实验组血清中IL-2浓度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胃黏膜及血清中IL-6及IL-2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和血清中IL-6浓度对比(ng/L

组别

n

胃黏膜组织

t

p

血清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752.32±20.75

291.37±17.38

107.7066

0.00000

88.28±6.28

18.37±4.03

59.2546

0.0000

实验组

40

750.28±18.37

210.73±17.73

133.6599

0.0000

87.38±5.29

13.32±5.06

63.9854

0.0000

t

0.4656

20.5420

0.6932

4.9374

p

0.6428

0.0000

0.4902

0.0000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和血清中IL-2浓度对比(ng/L

组别

n

胃黏膜组织

t

p

血清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62.15±6.13

76.39±6.12

10.3973

0.0000

4.28±2.37

3.17±3.05

1.8175

0.0730

实验组

40

61.38±5.27

98.73±6.28

28.5461

0.0000

4.33±2.19

6.81±3.03

4.1954

0.0001

t

0.6024

15.9817

0.0980

5.3548

p

0.5486

0.0000

0.9222

0.0000

2.2 两组患者反酸、胃灼热及上腹痛消失时间比较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反酸、胃灼热、上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胃灼热、上腹部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

组别

n

反酸消失时间

胃灼热消失时间

上腹痛消失时间

对照组

40

4.03±0.15

4.13±0.35

2.73±0.45

实验组

40

2.32±0.21

2.29±0.15

1.43±0.05

t

41.9072

30.5607

18.1592

p

0.0000

0.0000

0.0000

3 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临床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量增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胆汁反流以及胃排空延缓等各项因素都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这一疾病发作后甚至还会并发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甚至是癌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及时展开治疗非常重要。当前临床医学中,通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来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其主要作用为抑制胃酸分泌来缓解患者症状。
当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安胃疡胶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成分有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因此能够显著缓解患者胃痉挛、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溃疡部位快速愈合[[5]]。与此同时,这一药物的使用还能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调节胃酸分泌量,另还具有一定的幽门螺杆菌抗感染作用。甘铂酸钠是近些年应用于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药物,主要应用机制为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提高胃黏膜黏液分泌量、降低胃上皮细胞脱落、增强胃黏膜保护屏障等,这一药物的应用能够促进患者溃疡面的快速愈合以及胃黏膜组织生长,抑制氢离子逆弥散,以此来达到保护胃黏膜的效果。甘铂酸钠也被称之为生胃酮,因这一药物能够与患者胃蛋白酶实现有机结合,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以此来加快溃疡面愈合降低患者出现的严重反应。有相关临床研究[[6]]表示,采用甘铂酸钠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显著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降低胃黏膜组织及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浓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胃黏膜及血清中IL-6及IL-2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反酸、胃灼热、上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安胃疡胶囊结合甘铂酸钠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节胃黏膜中严重因子的浓度,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溃疡位置快速康复,且具备使用安全性与有效性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琼.探讨安胃疡胶囊联合甘珀酸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学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6):82-83.

[2]苏红领,袁曦婵,胡艳艳.安胃疡胶囊联合甘珀酸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12):1420-1422.

[3]薛连才.安胃疡胶囊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胃泌素水平变化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221-222.

[4]李红艳,陈月莲.安胃疡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观察[J].医学文选,2000,19(4):520.

[5]赵翠丽,邓鸣.安胃疡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其对胃泌素水平影响的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8):38-39.

[6]李丽丽.安胃疡胶囊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实践与评估[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8):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