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吐奶是怎么一回事

/ 1

新生宝宝吐奶是怎么一回事

王华,王官丽

遂宁市中医院,四川省遂宁市,629000

新生宝宝吐奶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吐奶的原因主要是生理性因素,也有可能是因为新生儿发生病变而引起的症状反应。因此新生宝宝出现吐奶的现象,家人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找到具体的原因。对新生儿吐奶的症状进行有效的解决。要让新生宝宝采取合理的饮食,从而补充足够的营养,实现健康成长。

IMG_256

一、新生宝宝吐奶的原因

(一)病理原因

细菌感染、感冒、便秘、食管闭锁、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病理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宝宝异常吐奶。

(二)生理原因

新生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大一点的孩子与成人的胃垂直向下方。新生宝宝胃的入口处括约肌比较松弛,而幽门处比较紧张,因此奶汁很容易反流至食管通过口腔吐出。而且这时婴儿的神经功能不能很好的调节,如果饮食方法不当,比如喂奶时吸入过多的空气等,都有可能会使吐奶的情况加重。

(四)喂养不当

喂奶过快、姿势不当、两餐间隔时间过短或奶量过多;在喂奶时方法不当;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或用奶瓶喂奶时,奶嘴的洞口太大,都有可能导致奶汁过快的流出,来不及吞咽等。这些不当的喂养方式都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宝宝吐奶。

当新生宝宝成长到6个月大后,就可以掌握吸吮的技巧,胃肠功能也发育的比较好,吐奶的次数会显著减少。而新生儿吐奶时,宝妈一定要对病理原因、生理原因与喂养不当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缓解新生宝宝吐奶的现象。若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吐奶,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宝宝的体重正常增加,精神状态好就没问题。

二、新生宝宝的吐奶护理

通常来说,新生宝宝在半个月大时会出现吐奶的现象,通常在两个月大时最为严重,三个月大后会逐渐减少吐奶的次数,宝宝在半岁之后,吐奶的情况会越来越少,新生宝宝吐奶主要是由于喝奶过多,宝宝会把多余的分量吐掉,还有可能是将吸入胃中的空气排出时带了一些奶。

(一)保持上身抬高的姿势

若呕吐物进入气管会造成窒息,因此在新生宝宝吐奶时,要用浴巾垫在新生宝宝的身体下方,使上身保持抬高,若新生宝宝躺着时出现吐奶的现象,要将宝宝的脸偏向一侧。

IMG_256

(二)吐奶后,关注宝宝的状况

在宝宝躺着时,要将宝宝的头部垫高,或将宝宝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宝宝的脸色可能会不好,然而在稍后就可以恢复则没有问题。此外,根据宝宝的情况可以为宝宝补充适当的水分。

(三)在呕吐30分钟后再补充水分

宝宝在吐奶后,若立刻给宝宝补充水分,会导致再次呕吐,所以最好在呕吐30分钟后再补充水分,可以用小勺先一点点给宝宝喂水。

(四)吐奶后,喂奶的数量要比平时减少一半

宝宝在精神恢复之后,若想再次吃奶,可以给宝宝再喂一些奶,然而每次喂奶量需要比平时减少一半,不过可以增加喂奶的次数,在宝宝连续吐奶过程中,只能给宝宝喂奶,不可以喂其它食物。

(五)防止新生宝宝吐奶时从鼻子流出

家长要对吐奶的宝宝进行有效的护理,尽量防止宝宝吐奶时从鼻子流出。奶水从鼻子中流出,要及时将宝宝抱起,对宝宝的鼻子进行清理时,让宝宝保持呼吸的顺畅。

三、新生宝宝预防吐奶的方法

(一)调节喂奶姿势

宝妈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应尽量将宝宝的头部抬高,身体放低,防止宝宝在含乳头时出现错误,将过多的空气吸入胃中导致吐奶的现象。在用奶瓶给宝宝喂配方奶时,最好将奶瓶抬高至45度,防止宝宝在吮吸奶嘴时,吸入奶瓶瓶底的空气,导致吐奶或为宝宝选择防呛奶功能的奶瓶进行喂奶。

(二)调节喂奶时间

在平时喂奶时,要对吐奶的宝宝合理安排喂奶的时间,不要过于频繁,这样会使吐奶的症状加重,有规律的喂奶有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可以减少吐奶的次数,逐渐掌握喂奶的规律。

小结

总之,宝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对宝宝的表现进行密切的关注,若宝宝出现呼吸急促、呛奶吐奶等情况,要提高警惕。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到医院进行检查,若吐奶为喷射性的吐,或在吐奶后有食欲不佳、精神状态差、体重增长不良等情况,建议到医院检查是否存在病理性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