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问题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2

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问题探索

严锋

(深圳市福田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为了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升城市总体竞争优势,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投资兴建项目,很多政府投资项目已经取得了斐然成果,但还有很多政府投资项目却存在资金浪费,效果不显著的问题。因此,为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能够取得预期目标成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围绕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中的问题深入剖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优化实践,旨在为后续工作展开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造价管理;前期造价;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

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关注领域。而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尤其是在前期造价管理方面。前期造价管理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预算编制等多个环节,造价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顺利推进、预算的合理分配以及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前期造价管理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还会影响项目最终的完成质量。因此,种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1 政府投资项目概述

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一直在我国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类项目涵盖了道路、桥梁、城市交通、水利工程、环保设施等多个领域,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通常由各级政府牵头策划和组织实施,以满足公众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发展的期待[1]。这些项目往往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促使产业升级以及改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影响。也正是因为政府投资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使得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前期造价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涵盖了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预算编制等多个方面。项目立项阶段要明确项目的定位、目标和范围,确保项目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相一致。可行性研究则需要全面评估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行性,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预算编制阶段则关系到项目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2]

2 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现存问题剖析

2.1工程造价审计力度有所欠缺

首先,工程造价审计的覆盖范围相对有限。在一些地区和项目中,工程造价审计可能只针对项目的某些阶段或特定环节进行,未能对整个项目的前期造价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审查。这可能导致项目前期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未能被有效发现和纠正,从而在后期可能引发预算超支、资金浪费等情况。其次,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政府投资项目通常由政府主导,而审计机构则可能受到政府的委托和影响可能导致审计结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影响了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难以真实反映项目前期造价管理中的问题。最后,工程造价审计的频率和时机不够合理[3]。有些项目可能只进行一次审计,且可能在项目结束后才进行,这使得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的机会受限。项目在前期可能出现资金浪费、造价估算不准确等问题,如果未能及时审计和调整,可能会在后期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

2.2同位一体化问题严峻

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策划需要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需求等,而设计阶段则需要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合理设计。但实际上项目策划和设计往往存在信息传递不畅、沟通不足等问题,导致设计与策划不相符,可能出现设计方案不切实际、造价估算不准确等情况[4]。另外,政府投资项目的预算编制应该基于详尽的项目需求和设计方案,确保资金的充足和合理分配。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导致预算与实际需求脱节,项目在后期可能出现资金不足、工程无法按计划进行的情况。

2.3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不强

前期造价管理需要对项目的技术、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会导致项目前期的策划、预算编制等环节存在问题,影响后期项目的推进[5]。而且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同时进行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的综合管理。如果工作人员缺乏项目管理和协调能力,可能导致项目信息共享不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3 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3.1加强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同时进行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的综合管理。如果工作人员缺乏项目管理和协调能力,可能导致项目信息共享不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要引入更加严格的项目立项审批流程,要求项目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包括项目的实施必要性方案可行性、投入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确保项目的定位明确,目标清晰,避免因项目立项不慎导致后期的浪费和问题[6]

项目的前期阶段,加强对项目的策划和可行性研究,确保项目需求、范围和目标与实际情况相符,将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考虑,避免在后期因为信息不准确或评估不全面而导致问题的发生。

预算编制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避免预算过于乐观或不合理。预算编制人员应具备专业素质,对项目的各个方面有充分了解,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2加强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在投标文件中提供充分准确的项目信息,包括设计方案、技术要求、工程量清单等,确保投标人能够准确理解项目需求,提高投标文件的质量,避免后期因为信息不准确而导致的问题。要求投标人提供详细的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计划,确保投标价格的合理性和可控性,对投标人提交的成本核算进行审核,避免出现低报价或不合理报价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招投标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合规、公平、公正。同时,制定明确的招投标规则,防止不正当的干预和操作,从源头上杜绝造价管理问题的发生。

3.23加强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在设计阶段之前,进行充分的前期工作,包括充分了解项目需求、进行现场勘察等,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设计师和造价师应密切合作,保持充分的沟通,了解造价的限制和预算要求,确保设计方案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同时也要与后续的施工阶段进行紧密衔接,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避免设计与实际施工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导致工程变更和成本增加。为了保证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有效性,要建立合理、完善的设计变更管理机制,对设计方案的变更进行审批和管控,任何设计变更都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审核,避免不必要的工程变更导致造价问题。

3.2加强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标文件中提供充分准确的项目信息,包括设计方案、技术要求、工程量清单等,确保投标人能够准确理解项目需求,提高投标文件的质量,避免后期因为信息不准确而导致的问题。要求投标人提供详细的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计划,确保投标价格的合理性和可控性,对投标人提交的成本核算进行审核,避免出现低报价或不合理报价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招投标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合规、公平、公正。同时,制定明确的招投标规则,防止不正当的干预和操作,从源头上杜绝造价管理问题的发生。

结论:

    总而言之,政府投资项目由于其特殊性,需要重点落实前期造价控制工作。通过前期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便于实现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对于提升项目造价控制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谷志红,霍成军,邢晓霞等.基于多因素模糊优选模型的输变电工程前期造价管理评价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2):188-191.

[2]司洪伟.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6):61-63.

[3]王蕾,谢超.新时期建设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管理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4):44-46.

[4]尹祖浪.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76.

[5]冯革宇.事业单位型代建单位对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5,34(36):53-55.

[6]吴存锡.探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前期的管理与造价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4(1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