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2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超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71200

摘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渠系配套是确保农田灌溉、排水和水农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渠系配套存在一些问题,如渠道破损、堵塞和设计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维护管理、定期清理渠道、优化渠道设计和加强管理机制与宣传教育等对策。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渠系配套存在的问题,确保农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渠系配套;问题及对策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于农田灌溉、排水和水农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渠系配套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整个农田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确保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采取对策,可以有效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存在的问题,确保渠道的正常运行和农田的灌溉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1.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存在的问题

1.1 渠道设计不合理

在一些地区,渠道的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田的实际情况,导致水流不畅、供水不均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渠道容量不足:如果渠道容量过小,无法满足灌溉和排水的需求,将导致农田的灌溉不充分或排水不畅,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渠道布局不合理:渠道的布局应考虑到农田的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以便实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如果渠道布局不合理,可能导致部分农田得不到有效的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和不均衡[1]

渠道施工质量不过关:渠道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如果施工不规范或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导致漏水、渗漏、破损等情况,影响渠道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土地水盐的积累,对农田造成损害。

因此,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需要注意合理设计渠道,包括确定合适的渠道容量和布局,并严格控制渠道施工质量,同时加强渠道的定期维护和管理,以确保渠系配套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1.2 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渠系中的水质经常受到污染。这不仅危害了农作物的健康,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农药残留:农田灌溉中使用的农药可能会残留在水体中,从而造成水质污染。如果农药超标使用或错误使用,可能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工业废水排放:一些工业区域的废水可能会通过渠道系统排放到农田中,导致水体污染。这些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对农作物和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农业非点源污染: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可能会在灌溉、降雨过程中被冲刷走,进入渠道系统中,引起非点源污染。这些物质的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会对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农田管理和监控,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加强农田防护带的建设,以减少非点源污染物的进入渠道系统。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污染问题,保障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2.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问题的对策

2.1 合理设计渠道

在农田建设前,应充分了解土地和作物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渠道的合理设计。确保水流畅通、供水均匀,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渠道布置:根据实际情况和农田的需求,合理布置渠道以确保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要得到满足。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农田的面积、地形地势、水量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渠道的位置、长度和宽度,使其能够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

渠道截面设计:渠道的截面设计应满足相应的输水和排水要求。根据农田的灌溉需求和土壤吸水能力,确定渠道的深、宽、底宽比等参数。合理的渠道截面设计可以提高水流速度和水质流动的均匀性,减少渠道淤积和水体污染的可能性。

合理设计渠道是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通过合理布置、合适的截面设计、材料选择和定期维护等措施,可以确保渠道系统的良好运行,进而减少水质污染的风险,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2.2 强化水质管理

加强对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管理,避免污染渠系。同时,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倡导绿色种植、有机农业,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水源保护:确保农田灌溉和排水的水源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采取措施防止农药、化肥、农田流失物等污染物进入水体,保护水源的纯净度和安全性。可以通过建立水源保护区、禁止在水源周围使用有害物质等方法来实现[2]

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工艺,以减少对水质的不良影响。例如,采用精确灌溉技术,减少过量灌溉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盐碱化问题;推广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田污染的风险。

通过强化水质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农田灌溉和排水对水体质量的不良影响。保障农田用水的质量安全,既可以保护环境,也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维护管理

建立健全的渠系维护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定期检查、清淤和维修渠道,确保渠系畅通无阻。同时,提高农民对渠系的维护意识,倡导共建共享,共同维护渠道的良好状态。

渠道巡查和清理:定期对渠道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水、破损、堵塞等问题,确保渠道的畅通和功能正常。清理渠道中的杂草、淤泥等杂质,避免对水流造成阻碍,提高渠道的输水效率。

维护设施的修复和更新:对老化的渠道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其正常运行。对于存在严重损坏或无法修复的设施,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和替换,确保渠系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过加强维护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渠系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确保农田得到可靠的灌溉和排水服务。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渠道破损或堵塞导致的水浸、渗漏等问题,减少土地、财产的损失风险。

结语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渠道破损、堵塞和设计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农田灌溉、排水受阻,影响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渠道管理机制,加强渠道使用者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渠道维护和管理的重视程度,共同维护好渠道系统。通过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存在的问题,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荣.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溉排水工程设计——以开平市赤水镇为例[J].山西水利,2022(06):28-30.

[2]杨文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渠系配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