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业标准化建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2

工程测量专业标准化建设分析

李泽

广州市建邦地质勘察技术有限公司 邮编51000

摘要:自《工程测量通用规范》发布与落实以来,工程测量中共性、通用的技术标准得到了明确规定,囊括了工程测量中的各个环节,具有强制约束力。而工程测量也需要在相关规范的引导与约束下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并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的进程。本文首先对工程测量进行概述,然后从其当下发展情况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工程测量专业标准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工程测量;专业化;标准化建设

0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标准化成为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更好地发挥其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工程测量领域则需要向着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以此达成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目标。

1工程测量概述

工程测绘是测绘科学技术的子学科,也是测绘技术服务下属的子行业,结合相关法律中对测绘的定义以及国家标准对工程测绘的说明,可以将工程测量定义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中的测量活动,主要包括控制测量、现状测量、工程放样、变形监测等相关服务[1]。除定义中明确规定的服务范围,现阶段工程测量实质上还包括本体测量、周边环境与设施测量,测量技术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进步,服务建筑、市政、水利、交通等领域。

2工程测量专业标准化建设的策略

2.1优化工程测量专业标准的顶层设计

在国家发布的工程测量标准化发展相关文件中,提出了完善工程测量专业标准体系与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的任务。因此工程测量的专业标准化建设需要结合该行业的特色,围绕相关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优化工程测量专业标准的顶层设计。

工程测量专业标准体系的建立需要梳理自然资源测绘标准以及测绘行业标准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融入到工程测量专业标准体系之中,根据工程领域的特点完成针对性的标准制定工作。相关人员应当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按主体的级别将专业标准分为国家、领域、企业等级别,以此实现对标准体系的深入研究与完善,并配合建设运维管理标准体系,满足领域与行业的发展需求。而基于标准的功能、作用、适用范围等因素,还能够将不同级别的标准组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标准层级谱系,服务于工程测量的全生命周期。

2.2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引导作用

工程测量专业标准化建设还能起到引导领域与行业发展的作用,而有效发挥其职能同样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用规范》中新增了与空间基准、精度等级等技术指标相关的条目,为工程项目技术设计成为质量验收依据提供了支持,而对误差相关基础性原则性技术依据的确立则从供给侧的角度为工程提供全生命周期测量服务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全新的业务需求,构建标准与业务之间的双向供给理念。

与此同时,工程测量专业标准化建设还能促进技术和工艺的创新。《通用规范》覆盖信息获取、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并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拓展了测量对象的多样性,提升测量方法的针对性,并促进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不仅提升了新技术的可靠性,也提升了相应服务的精细度和准确度,并以书面条文的形式为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和工艺创新提供助力。

2.3建立完善的工程测量专业标准体系

在工程测量专业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体系的整体架构也做出了调整,从装备技术、工程建设、工程造价三个监督出发构建了三类标准子体系,以此替代原有的建设、技术、造价三维标准[2]。对工程测量而言,其价值已经不局限于服务工程的勘查设计工作,更覆盖到工程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且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了针对性的服务内容。特别是在工程运营管理中的检测工作,对工程测量专业标准体系有着迫切的需求,希望能够借助专业的标准体系提升工程运营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工程测量专业中的行业标准也可以划分为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与通用技术等类别,对应划分到装备技术、工程建设、工程造价子系统中。

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要关注工程测量基础通用标准的构建,主要包括能够跨行业、跨领域运用的术语、工程制图、技术应用方式等,主要包括工程测量产品检验标准、工程测量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工程测量服务标准。工程测量产品检验标准主要是指工程测量的专用装备,如车载移动测量等设备以及与设备相对应、相契合的检验标准以及测量成果质量标准。工程测量工程建设标准主要指在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测量标准,需要配合新技术方法建立针对性的技术标准以及测量标准。工程测量服务标准主要是指在工程运营中应用的测量标准,也是现阶段完善需求最为迫切的标准体系,需要从基础设施运营监测、人员设备定位、外部环境监测等方面入手建立标准。

2.4满足多样化的现实需求

现阶段工程测量面临着多元化的现实需求,因此想要推动其向着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就应当拓展其应用领域与手段。下文将以铁路工程测量为例,阐述其在技术层面的发展方向。

工程测量贯穿于铁路工程的勘察、施工和运营等各个阶段,为满足铁路工程测量的复杂需求,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可以将卫星影像、航空摄影、地面激光扫描等技术引入工程测量之中,形成技术优势的配合与互补,拓展获取铁路勘测数据的途径。在导航定位方面,基准站网技术、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北斗定位技术的应用为铁路控制框架基准的建立和维持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在铁路的施工与运维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动静双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技术以及相应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满足设计阶段的线路控制网测量、路线定测,施工阶段的线路控制网复测、桥梁独立控制网测量,运营阶段的线路控制网复测、构筑物变形观测、周边环境监测等工作的复杂需求。

现阶段我国已建立综合铁路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并为高新测量技术的有效应用配备相应的设施,广泛应用于铁路工程建设各阶段测量及监测工作中。但工程测量专业标准化建设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阻力,部分技术虽然在理想环境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优势,但是在现实环境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铁路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一直非常重视的控制网和沉降变形监测成果评估工作,不仅相应的技术仍需进一步发展,相应的规范与规定也尚未完善,因此后续铁路工程测量的专业标准化建设应当围绕铁路建设及运营维护阶段的工作展开。

3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是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中的测量活动,主要包括控制测量、现状测量、工程放样、变形监测等相关服务。想要推动工程测量的专业标准化建设,就应当优化工程测量专业标准的顶层设计,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的工程测量专业标准体系,满足多样化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耿丹,王丹. 工程测量标准化的新探索——论强制性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工程测量通用规范》[J]. 工程勘察,2022,50(02):46-50.

[2]张冠军. 铁路工程测量专业标准化建设研究[J]. 铁道勘察,2022,4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