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型建筑规划设计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绿色环保型建筑规划设计思路

王旭

新疆润疆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835000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同样需要顺应时代变化趋势,积极践行各类低碳、环保设计理念。基于此,以下对绿色环保型建筑规划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环保型;建筑规划设计;思路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持续增加,有统计资料记载,建筑行业说消耗的能源在全社会总能耗中占比约40%,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颁发很多政策文件提倡实现节能、环保发展,建筑设计节能情况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完善节能设计方案,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挖掘节能潜力,将能源流失量降到最低,引领我国建筑行业壮大发展。

1绿色环保型建筑的设计规划理念以及特点分析

绿色环保型建筑整体项目比较复杂,同时具有系统性,需要根据建筑场地周边的社会、人文和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施工管理的工程,在具体规划设计中需要对生态学、建筑学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从而对建筑内外空间以及影响系统因素的关系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确保建筑整体更加统一、和谐、协调。在绿色环保型建筑的室内规划设计中,需要确保室内环境拥有调节生物气候的能力,同时环境舒适,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促使人与建筑、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绿色环保型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以及多功能等特征,在建筑中进行平衡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入,促使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建筑对自然生态进行良好适应,同时发挥自身的节水、节能等功能,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减少污染环境,同时延长建筑的使用期限。

2意义

首先,城市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促进了经济水平的提升过程,与之相伴随的是消耗的资源、能源也相应增加,不利于生态环境健康、持久发展。既往有调查表明,当下国内多数建筑均没有达到节能标准要求,以致其使用过程中不仅要为此付出昂贵的经济费用,也要面对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危机、环境污染逐渐暴露出来,鉴于以上情况,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工作,这是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的基础条件。其次,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技术工艺等被用于建筑行业,明显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因为引进了很多优秀人才、先进设备等,势必会增加工程建设成本,通过采用节能设计办法,使用建筑物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资源,比如天阳能、风能等,节省水、电灯资源,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持续中对资源提出的要求,引领建筑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最后,通过应用节能、环保型材料有助于改善人们的住房环境,减轻空调等设备给人体健康带来的伤害,使他们主观上获得更好的体验。

3绿色环保型建筑规划设计思路

3.1科学合理确定建筑选址

在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内容涵盖工程的方方面面,其中建筑选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选址的科学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节能效果,也关系着建筑与自然、人、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和和谐性。所以,在开展建筑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融入绿色理念,选择合适的工程选址,以先天优异的生态环境赋予建筑独特的绿色节能属性,确保建筑节能效果突出。具体来说,在确定建筑工程选址时,需要将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文条件(地下水和地表水)、光照条件、交通条件、周围环境条件等综合纳入考虑范畴,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选择生态环境理想、施工环境稳定、交通便捷的区域作为建筑工程最终选址,以此来优化完善周围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也需要全面调查工程附近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区所处位置,选址地点一定要避开生态敏感区或者存有污染源的区域,从根源上消除环境污染,降低能耗。

3.2增加建筑绿色设计

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促使人们对绿化有较高的要求,建筑绿化环境能够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对城市空气进行净化,同时也会对局部气候进行调整,促使人们身心愉悦,此外,绿化植物的装饰也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因此,在绿色环保型建筑规划和设计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绿化设计,充分发挥建筑绿化的环保作用。比如说在建筑绿化设计中进行室内、垂直和屋顶绿化,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屋顶绿化方式,可以在建筑中设计屋顶花园,从而不仅起到防渗水效果,同时在夏季也能够降低室内温度,循环利用雨水。此外,屋顶绿化设计观赏性较强,还能够提高建筑整体的审美性,构建更加生态、洁净、绿色空间给到业主,增加人们生活的幸福感。

3.3建筑场地设计

建筑场地规划设计时,还应按照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建筑场地。在此过程中,可以低碳建筑设计理念为核心,加强建筑场地规划设计中的资源控制。在建筑场地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原始场地的地貌特征,通过贴合建设环境的场地设计减少后期建设中的土石方量,控制土石方工程中的资源使用量,确保建筑场地、建筑物外部空间布局的吻合性。比如,利用场地本身的高差改变建筑物日照间距,以此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场地地形对建筑物进行低碳设计。

3.4保温隔热墙体

为阻挡室内热量向外扩散,减小室内外环境温度的影响系数,需要在建筑外墙部位设置保温隔热墙体,以此强化围护结构和建筑整体结构的热工性能。一般情况下,可采取内置、中心夹层或外置保温层的墙体构造形式,外置保温层构造最为常见,在墙体外侧固定铺设岩棉板、膨胀聚苯板等材质的保温板,起到提高墙体热阻值的作用。

3.5建筑平面及体型设计

建筑体型设计中,实施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时,应重视建筑物体型系数的控制。建筑物体型系数是指建筑与室外环境接触后,其表面积、环境所包围面积的比值。一般情况下,建筑物体型系数越大,建筑物所需的能耗会增多。因此,为践行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控制建筑能耗,还应通过建筑体型的合理设计,减小建筑物体型系数。而影响建筑物体型系数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筑进深、建筑层高、建筑总高度、建筑形状等,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转变建筑规划设计思路。该建筑物在低碳设计时,利用建筑顶层的透光天顶作为建筑物内部的自然采光,从而降低因为室内照明造成的能源消耗。温度较高时,热风经过建筑物周围的阴凉位置后,会被冷却降温并产生冷气流,而建筑体型的收分设计能够使冷气流上升,带走室内热量。冷气流到建筑物顶部时,根据热压促进自然通风的基本,该建筑物则会产生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3.6可再生能源设计

在现代绿色建筑中,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是最为常用的可再生能源,有着相关工艺技术成熟、设计体系完善、能源应用范围广的优点,设计师需要优先使用这类可再生能源。同时,还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实际出发的设计原则,根据建筑周边环境情况、气候条件选择具体的设计措施。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建立绿色设计理念,增强绿色环保意识,通过合理确定建筑选址、优化建筑布局、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全面落实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工作,为建筑绿色施工建设提供有效指导,显著提高建筑绿色建造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丽萍.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措施研究[J].佛山陶瓷,2022,32(08):123-125.

[2]王飞.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建筑规划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11):132-133.

[3]黄澄.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建筑的设计探讨[J].城市住宅,2020,27(01):218-219.

[4]刘良成.绿色环保背景下的建筑规划设计探讨[J].居舍,2019(29):109.

[5]张涛.试论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