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坑遗址“变废为宝”的开发改造探索——以南京市幕府山白云矿坑主题乐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矿坑遗址“变废为宝”的开发改造探索——以南京市幕府山白云矿坑主题乐园为例

蒋德红 黄春雨 黄天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广东深圳 518000)

(深圳市高山水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67)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周边荒废的矿坑遗址改造和再利用变得越来越迫切。以往对矿坑遗址采取单一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是不够的,如何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 “变废为宝”实现矿坑的最大经济价值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南京市幕府山白云矿坑主题乐园为例,探索矿坑遗址“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的开发改造思路。

[关键词]矿坑遗址;主题乐园;变废为宝;生态修复

  1. 矿坑遗址背景及发展理论解析

1.1矿坑遗址背景

幕府山白云矿坑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区以北、长江南岸的幕府山西端,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50多年大规模开采,导致矿坑周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对临江景观风貌影响较大。1998-2001年南京市政府关停了该矿区的开采,并实施了矿坑生态修复专项工程。由于幕府山作为南京市重点旅游景区的新定位以及矿坑特殊区位,单一的生态修复技术并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矿坑遗址的新要求。因此,结合场地和市场分析赋予矿坑新的定位及功能业态,“变废为宝”让矿坑成为南京市城市功能的核心节点,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创造新的价值和活力成为矿坑开发改造的目的。

1.2矿坑发展理论解析

1.2.1 矿坑生态修复

矿坑生态修复是指受到破坏的矿坑生态系统在停止人为干预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恢复、进化功能,加以辅助人工干预,推动矿坑生态环境有序、良性发展[1]。矿坑在开采过程中对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矿坑主题乐园建设中要利用人造景观环境和自然景观环境等因素将矿坑环境逐步恢复到理想的状态,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科学管理和系统维护。

1.2.2 矿坑再生设计

矿坑再生设计是基于场地现有条件,包括对土壤、水文、地质、植被、景观、历史文化等现状分析,对矿坑开发影响区域的资源再利用后,借助人工干预重建一个生态稳定、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良好景观环境和无污染的产品体系,变废为宝并从中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经济价值。如将由矿山开发而造成的不适宜人居、耕种、旅游、植被无法生长等区域建设成可供人居、可供复垦、旅游或可植被重新生长的新景观以继续满足人类的生产或生活的需要[2]

  1. 矿坑遗址特征与问题

2.1矿坑遗址特征

2.1.1 景观特征矿坑遗址在矿石开采的影响下,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视觉景观特征。矿石开采对场地内部的自然景观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改变了原有的地貌景观特征,遗留下大面积裸露的岩壁景观,较深的石坑景观和散落的碎石景观[3]

2.1.2 生态特征矿坑遗址内部的生态系统在开采过程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开采活动停止及政府生态修复工程,矿坑内部生态绿化逐步恢复并与周边生态系统逐渐融为一体。

2.1.3 人文特征在矿石开采的过程中,矿坑遗址内部出现较多的人工痕迹和文化烙印。矿坑遗址所在地“幕燕滨江风貌区”是集六朝文化、禅宗文化、寺庙文化、长江文化和名人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健身风貌区,历史上金陵48景中有6景在此地或附近。其中,白云矿坑遗址历史上就是幕府山的最高峰。

2.2矿坑遗址现状问题

矿坑遗址是一处深受人工干预的次生环境,岩石裸露,生态景观较差,场地坑洼不规整,四周岩壁陡峭存在滑坡和泥石流现象。坑底与周围形成近五十米不等的高差,雨水时节矿坑汇集成自然湖泊,附近村民会自发去游泳和开展水上运动,存在安全隐患(参见图1)。

E:\工作文件\2014年工作文件\南京项目\场地照片\场地照片-黄\矿坑\IMG_3168.JPG

  1. 矿坑主题乐园规划原则

3.1生态修复优先

在矿坑主题乐园的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极为重要。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为原则,对矿坑内原有的植被、岩壁、岩石、内部水系和景观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利用。

3.2差异复合发展

尊重场地特征、不大填大挖,因地制宜变劣势为优势,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以市场为导向对周边市场和竞品进行分析总结,策划开发独具特色并满足市场需求差异化发展的产品。矿坑开发采用公益性与盈利性复合开发模式,以实现矿坑乐园的可持续发展。

3.3多方共赢共生

在矿坑的产品策划和开发改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增加政府财政税收、新增就业岗位和突出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还要注重企业的可持续性开发以及市民就业、收入等多方面因素,实现政府、企业、市民多方共赢的目的。

  1. 矿坑主题乐园开发改造路径
    1. 突出主题特色

主题性开发是矿坑乐园开发改造的模式手段。在充分尊重矿坑场地特征的情况下,以“变废为宝”为开发思路,将古今中外童话故事与矿坑生态体验、科学体验、现代科技、环境教育等有机结合,打造以“新、奇、险、特、惊”为特色的生态体验式矿坑主题乐园。并通过其主题性、娱乐性、参与性、新奇性、趣味性和产业性,为游人提供一个放松心情、释放压力、重回自然的休闲游乐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自然、了解自然的环境教育与科普基地。

4.2紧扣市场需求

目标客户群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市场定位下确定目标客户群,包括覆盖的地理区域、客户群的需求特点和预定客户群的内在心理特点及外在行为特征[4]。由此,通过对南京及周边市场与竞品分析,矿坑乐园的客源市场紧扣泛长三角地区的目标客源市场,以南京及其周边300公里服务半径范围为主要客源市场,以儿童、青少年、青年家庭为主要目标客户群。

4.3构建产品体系

基于场地特征和市场需求的产品体系是项目可持续开发的内核。矿坑乐园充分结合场地遗址资源和周边景观资源,打造童话王国、科学体验馆、生态体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及多功能大草坪、天眼、天街、天梯及主入口广场等七个主题产品功能区。产品业态围绕“新、奇、险、特、惊”等特色,构建公益性与盈利性复合开发产品体系,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等客户需求,打造一站式旅游消费型主题乐园。

矿坑乐园产品体系表

主题板块

主要产品业态

童话王国

安徒生童话城

睡美人城堡、城堡市政厅、广场、花街、商店及餐厅、乐队表演及巡游汇演、艺术雕塑

鲁滨逊丛林探密

山体、瀑布、跌水、溪流、丛林穿越、林中步道、冒险鬼屋、休闲木屋

梦幻乐园(丁丁历险记)

过山车、滑行车、摩天轮、碰碰车、旋转木马、观光索道、益智与娱乐设施

水上世界

海底两万里、辛巴达航海、十五少年漂流记

绿色王国

植物园、蝴蝶园、植物科普馆

科学体验馆

失重体验、极地体验、风洞体验、太空体验、热带雨林体验、自然灾害体验、地心游记

生态体验

攀岩、洞穴体验、天河漂流、团队训练、湿地体验、 野外生存、悬空观光步道(天桥)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及多功能大草坪

民族类大型山水实景综艺演出、水幕电影、声光表演

天眼

6D影院、动漫城、未来世界、垂直电梯及观光平台、天空旋转观光餐厅

天街

山顶会所、酒吧、咖啡屋、茶室、特色餐厅、云台广场(山顶火车站、索道、观光平台)

天梯及主入口广场

服务中心及集散广场、登山步道、登山缆车、山门及景观雕塑

4.4合理规划布局

合理的规划布局是矿坑遗址保护与开发的重要途径。在尊重矿坑场地肌理特征及地质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坑壁、石坑、岩洞、树木、水系等矿坑资源和周边景观资源,在功能布局上从坑底、坑壁、坑脊等多空间多层次考虑产品的融合与落位。加强各功能板块之间的动静分区,看与被看的互动联系(参见图2)。

11页面提取自-南京幕燕项目打印文本(最终)OK-09.22

E:\工作文件\2014年工作文件\南京项目\效果图\2014.09.16最终\大型山水实景表演效果图(压缩).jpgE:\工作文件\2014年工作文件\南京项目\效果图\2014.09.16最终\矿坑鸟瞰(压缩).jpg

  1. 矿坑主题乐园建设的意义

矿坑主题乐园的建设一方面对以往被破坏的生态进行了修复,大大改善了矿坑的生态环境,使矿坑逐渐恢复成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景观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在矿坑主题乐园的建设中,通过对矿坑崖壁加固、水系统循环利用、以及生态修复治理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矿坑的安全隐患。

同时,生态修复与主题乐园有机结合,让废弃的矿坑遗址“变废为宝”,填补了城市功能的不足和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打造特色矿坑主题乐园,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税收,创造了就业岗位,更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生态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参考文献]

[1]曹 帅、庞 灿、陈颖秋.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矿坑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河南农业,2019(08)

[2]彭 凤.矿山废弃地景观修复与再造的研究——以殊山采石场废弃地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2008(12)

[3]曹帅、庞灿.矿坑遗址生态公园规划设计初探[J].河南科技,2019(01)

[4]张晓勇、母昌程. 创投·百科:锁定你的专属市场和人群,北大创业,2018(11)

[作者简介]

蒋德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城市规划工程师

黄春雨,深圳市高山水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景观设计院院长,风景园林工程师

黄天意,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一所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