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赋权模式在学龄前期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家庭赋权模式在学龄前期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与研究

马晓艳  王巧  易君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研究家庭赋权模式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提高学龄前期儿童肺功能检查质量及效率。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呼吸病区2020年12月—2021年6月所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学龄前期儿童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化检查模式,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家庭赋权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检查耗时、操作成功率以及家属对肺功能检查体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赋权模式在学龄前儿童肺功能检查中能显著提升患儿的配合度、降低检查耗时及提高检查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家庭赋权模式;学龄前期儿童;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评估胸部、肺部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呼吸系统和肺外疾病的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由于学龄前期儿童年龄小、依从性差同时从而导致肺功能检查耗时、费力、操作成功率低的现状,而在我科开展的儿童肺功能检查中,学龄前期儿童一次性成功率很低,并且检查完成时长≥30min。近年来,随着患者与家庭为中心照护 (patient and family centered care, PFCC)模式的提出,家庭赋权逐渐被重视且用于临床护理中。鉴于此,我病区2020年12月—2021年6月在30例学龄前儿童肺功能检查中采用家庭赋权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肺功能检查的60例学龄前儿童,意识清醒、认知能力及智力发育正常,家属学历水平在初中以上,检查前均告知该次研究目的及方法,获取家属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6±0.75)岁。对照组:男孩18例、女孩12例;年龄3—6岁,平均(4.5±0.65)岁,两组学龄前儿童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学龄前常规检查干预,包括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核实患儿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讲解肺功能检查基本要点等。研究组则采取家庭赋权模式,具体如下:①告知患儿家属肺功能能检查基本知识。在患儿及家属来预约肺功能检查时以宣传手册、图画、 视频播放等形式进行肺功能检查宣教,内容包括肺功能检 查相关知识、检查目的及意义,让患儿及家属解肺功能检查标准流程。并告知家属肺功能检查时相关注意事项,如检查前 2h 进食,但进食量需适宜,不宜过多或过少,以免引起食物逆流或呼气乏力等, 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②行为干预。对肺功能检查动作进行细致分解讲解,如用嘴呼吸时如何防止漏气等,并演示具体操作方法,如吸气时像吸管喝水一样,呼气时像吹生日蜡烛一 样,并指导患儿及其家属完成各项动作,要求家属在患儿检查前指导并陪同练习,使其掌握动作要领, 检查时,家属陪同。③心理护理干预。由于患儿年龄小,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容易哭闹、焦躁不配合,同时也可能增加家属的负性情绪,在检查过程中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儿及家属主动沟通交流,并对家属提出的问题积极解答,消除家属的紧张、焦虑的情绪。以分散患儿注意力方式来帮助其稳定情绪,待其情绪稳定后实施检查;针对理解不到位者或配合能力相对较差者,要求护理人员温 柔、耐心指导及安慰,先安排理解力、悟性、配合力 相对较高者检查,以起到示范作用;检查时,若患儿做出正确动作时,及时予以鼓励,以增强自信心。

1. 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儿检查配合程度评分,包括儿童接受检查积极性、完成指令能力以及检查耗费时间、完成程度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检查配合程度越高。②记录患儿检查操作成功率,检查时间≥30min仍未成功,提示操作失败。③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检查时间。④发放家属检查体验满意度调查量表,包括知识讲解、检查完成度、儿童舒适度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家属检查体验满意度越高。非常满意:≥95分;比较满意:84-95分;一般:70-84分;不满意:<70分。

1. 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采用 x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检查配合度评分与检查时间

研究组儿童检查配合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儿检查配合度评分、检查时间比较(x±s)

组别

N

检查配合度评分(分)

检查时间(min)

研究组

30

95.55±2.02

20.05±5.01

对照组

30

90.01±2.23

30.67±6.20

t值

10.085

7.297

P

0.000

0.035

2.2 操作成功率

研究组患儿30例在30min内完成检查,操作成功率90%;对照组23例患儿在30min内完成检查,操作成功率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²=7.925,p=0.05)。

2.3 检查体验满意度

  研究组患儿检查满意度评分为(96.58±2.20分),对照组为(90.02±2.2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9,p=0.000);研究组患儿检查体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检查体验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率

研究组

30

21(70.00)

9(30.00)

0(0.00)

0(0.00)

30(100%)

对照组

30

17(56.67)

7(23.33

5(16.67)

1(3.33)

24(80%)

6.667

P

0.010

结论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常用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不仅能有效评估、诊断呼吸系统病症发生、发展,客观反映机体肺脏功能状态,还可对药物或其他临床治疗 效果实施有效的科学评定,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依从性差,对检查存在紧张、害怕、抗拒心理,从而不能达到检查要求的配合。采用家庭赋权模式,能够让患儿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掌握肺功能检查的方法要领,家庭共同参与不仅能缓解儿童恐惧焦虑心理,还能提高其掌握呼气、吸气的技巧,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操作成功率。由于患儿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邀其家长陪同引导共同参与有利于提高患儿检查配合度。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检查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家长的共同参与,明显能调动患儿检查的积极性,不仅提高患儿检查依从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耗时、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检查体验满意度,证实了家庭赋权模式对检查操作完成度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4  讨论

综上所述,在学龄前儿童肺功能检查中采取家庭赋权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儿童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还能降低检查耗时,提高检查操作成功率,家属共同参与不仅和谐了医患关系从而还提高了检查体验满意度,进一步有利于肺功能工作的进行和开展。

[1]冯雍,尚云晓,陈荣,刘丽,陈英,马春艳,李晶.儿童肺功能检查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1,36(03):216-222.

[2]张梦,刘于,张文艳,等.家庭赋权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2020,27(21):19-21.

[3]吴娟,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肺功能检查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疗临床护理,2020,01(01):150-152.

[4] 高怡,郑劲平,梁健玲,等. 中国肺功能检查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方案概述[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 ( 8) : 746-750.

[5]胡文君,循证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9):40-41.

[6]冯雍,张皓,尚云晓.我国儿童肺功能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9(09):617-621.

[7]梁晓林,郑劲平.肺功能检查研究进展2017[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08):681-684.

[8] 任明晶,刘梅鼎,贾宁,等. 肺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 21) : 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