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与全程化药学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药学服务与全程化药学服务

师雅雯

身份证号:620502198208162060

摘要:最近几年中,由于现阶段医疗环境出现的明显的改变,科学用药取得了普遍重视。而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需要适当用药而给整个治疗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掌握患者实际病情状态,并拟定合适的方案与药物分配,从而试试治疗措施。然而现阶段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重复用药、过度用药等不恰当的用药情况,医疗体系中不合理用药占有较高比例,并且因为不合理用药问责制度不健全,进而使得不能干预用药情况。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在对病人合理用药指导期间药学服务的应用价值,现进行如下报告。

关键词:药学服务管理;管理方法;管理意义

1.理论概述

1.1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主要指的是药学人员借助药学专业知识与设备,为整个社会公众人员提供和药物应用有关得各种服务形式。而在临床当中,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通常出现在患者用药之后,各种患者表现出来得药物效果也存在差异,不管是药师、医师等,都需要按照患者表现出来的疾病状态或恢复情况拟定用药计划和措施。

1.2药学服务的概念解析

随着互联网医院的迅速普及,线上诊疗、在线审方、送药到家逐渐常态化,进一步拓宽互联网药学服务范畴,逐步实现用药提醒、慢病管理全周期用药随访、开展居家药学服务。建议根据基层地区患者需求,开展远程药师培训,并完善药学服务质量管理标准,以促进我国医院互联网药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药学服务主要指的是医师、药学专家对药品试试监督检测,并在临床医学中普及推广、并充分加入到药剂得调整检查等流程中,和药学服务对比而言,全程化药学服务需具备更强的统筹能力与规划能力。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作为总体研究时段,并从某院抽取了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12月)和观察组(2021年1月至12月),每组各取120例。对照组中有65例男性和55例女性,年龄范围为36至81岁,平均年龄为(53.34±5.02)岁;观察组中有62例男性和58例女性,年龄范围为35至80岁,平均年龄为(52.08±5.15)岁。两组之间一般基础资料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包括:(1)临床病历完整清楚,具一定治疗依从性。(2)主观意识及自主判断能力正常,无相关精神类病症。排除标准包括:(1)机体功能严重损伤者。(2)传染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疾病者。(3)中途退出、病情加重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坚持参与本研究者。

在研究初期,成立了专项研究小组,并委任组内责任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详细解释本次研究的内容。根据患者自愿原则,签订了同意书,并将研究内容提交给医院内部的医学伦理会进行审核。

2.2方法

(1)增强对药师的能力:药师作为药学服务体系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会给整个药学服务专业化能力以及现阶段服务理念的认可度发挥关键服务能力。针对现阶段全程化药学服务在国内的实施情况,素质较高的药师人才存在较大的不足,所以,强化对药师的培训作为全程化药学服务实施的重点。而医院管理人员在强化药师人才引入的情况下,还应强化对所引入药师的后阶段临床化训练,并把理论知识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增强服务水平;同时,还应鼓励在职医师不断进修学习,持续强化专业素养,并合理应用现阶段最优秀的药学服务理念。

(2)创建药物信息网络:在进行药学服务期间重点强调的是服务能力全程化,也就是将服务合理贯穿到整个就医阶段,所以,并工作范围不但只在药物咨询、调配过程中,还需需要涵盖患者的就诊问药直到后期服药效果的整个跟踪服务期间。借助创建药物信息网络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全面的药品资料、并给使用人员提供关注事项、并为医师展示药品供应状态,并且,创建药物信息网络能够更加精准的获取到药物的应用资料,从而给药品的研发与市场调控等提供更多样化的参考资料。

(3)假期医师和药师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医师和药师作为不同的工作单位,医师具备更加多样化的临床经验,而药师能够更透彻的掌握到各种药品的理化性质,所以,定期开展交流讨论会,能够强化医师和药师中的信息交流程度,并将各个部门团结起来,给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药学服务。

(4)创建满意度考核机制:基于以往的考核机制增加患者满意度考核,借助对就诊患者的用药情况后续状态对药师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并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定期检查工作进展,从而使得药学服务能够进一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实施的目的。

2.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前后西药处方不合理发生情况,西药处方点评工作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由具备丰富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的药师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点评工作,点评工作坚持科学、公正、务实原则,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取药等候时间指医生开具西药处方、药剂科审核医嘱、调剂药物到患者最终拿到药物的总时间。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总满意率,由患者对药剂科中医药学服务开展满意率主观评价,评价维度包括安全、有效、创新、适宜、经济、综合药学服务,每个项目均依据主观感受进行满意程度评价,包括非常不满意、一般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等,患者总满意率为基本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之和。

3结果

3.1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比对

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比对表

IMG_256

3.2两组满意度比对

观察组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两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比对表

IMG_258

4讨论

既往医院手术科管理人员对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如将其作为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患者建立电子病历记录患者的信息,并依据患者后续的用药情况进行完善和动态调整,医务人员通过结合患者实际开展个体化的药学干预与管理。本研究在既往的药学管理模式上开展西药药学服务管理模式,该模式在有关政策和指导性文件的指引下创新思维、优化路径、规范流程,从进一步提升重要性认知着手,立足于改善药学服务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手术科医务团队的积极性。本模式的特色之处在于强化了手术科医务团队对西药管理有关政策的学习,通过了解前沿政策,加大医药学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积极与信息化管理路径相融合,实现手术科西药药学服务水平的同步提升。

总的来说,西药房作为医院药品进出口期间存在关键意义的部分,药房具有较大的工作量,以及更好的工作责任。要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程度,药剂师需要树立更好的工作作风,持续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医院还迎增强对人员的管控,提胜信息化管理程度,并让相关服务标准更加顺利,并给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能力。增强医院西药房的管理能够有效增强药学服务质量,减少药品调配出现错误的几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程度,以及增强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任桅.浅析药学服务与全程化药学服务[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4(01):549-550.

[2]姜艺佼,景浩.“大健康”理念下我国社会药房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1,(12):97-99.

[3]韩娟.药学服务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0):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