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影像技术对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3
/ 2

CT,MRI影像技术对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价值

1黄美华 2柯荣湖 通讯作者23 郭玲娟

黄石市五医院放射科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MRI影像技术对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价值。方法:电脑程序随机抽选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治疗的肝癌病人112例进行研究,均在术后接受DSA、CT与MRI检查用以评估肿瘤活性,分析结果。结果:MRI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术后CT与MRI检查肿瘤活性均存在较高使用价值,不过MRI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更相近,值得推广。

【关键词】CT;MRI;肝癌;介入综合治疗;肿瘤活性

临床对于肝癌患者通常会实施介入手术治疗,但是当该手术治疗完成后,一部分患者依旧存在较高的病灶转移率与复发率,该手术依旧无法为患者提供理想的治疗效果[1]。因此,该情况下,需尽早对残留病灶的复发以及活性情况进行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临床上用于评估肝癌术后活性的标准,但是该检查手段复杂性更高,对患者容易造成创伤[2]。因此在临床上开始考虑使用CT与MRI为患者提供检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电脑程序随机抽选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治疗的肝癌病人112例进行研究;其中含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44-68岁,平均(58.64±9.42)岁,病灶直径1.10-15.53cm,平均(7.56±2.63)cm。

1.2 方法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112例患者均实施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治疗,并且在手术完成后为患者施以CT、MRI与DSA检查。

1.2.1 CT检查

实施CT扫描的阶段,通过使用压力注射器的作用下,将剂量为80ml的碘佛醇注入,注射的速度应该维持在2.5-3.0ml/s的范围内,当造影剂注入30s之后,需要对患者的上腹部施以扫描,同时将仪器所显示图像保存,所扫描的范围应该从患者膈顶到肝脏下缘,需要对患者实际的病灶数量、大小以及形态等数据进行测量。

1.2.2 MRI检查

MRI扫描的过程之中所设定的视野参数为35cm,层厚与矩阵分别达到6mm、125×256。对比剂在使用通过肘静脉注入,剂量需要达到0.2ml/kg,之后为患者施以增强扫描。对病灶的强化或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进行仔细的观察,若其发生了高信号以及弥散系数将其的情况,则表明其是肿瘤活性病灶。

1.2.3 DSA检查

3-5周之后对患者施以DSA复查,也就是通过使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的作用下,为患者施以造影检查,碘佛醇造影剂的注入部位是肘静脉,当注入30s之后,需要为患者上腹部施以扫描,对病灶、血管变化等所呈现出的染色情况进行观察,若病灶被染色则表明该肿瘤病灶为活性。对于金标准复查表示为阳性染色的患者,需要为其再次实施介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CT与MRI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

(2)比较CT与MRI肝癌肿瘤活性检查效能水平,其中涉及到对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的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CT与MRI检查结果

表1所得,参与本次研究的112例患者,通过DSA检查一共检出146个病灶,其中通过结束手术治疗后被灭活的有68个病灶,其中依旧存在78个病灶发生术后残留或者复发现象。使用CT检查共检出阳性与阴性病灶数量分别为61例和85例;MRI检查得到的阳性与阴性病灶数量分别为79例和67例。

表1 CT与MRI检查结果

检查方式

检查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

合计

阳性

阴性

CT检查

阳性

50

11

61

阴性

28

57

85

合计

78

68

146

MRI检查

阳性

73

6

79

阴性

5

62

67

合计

78

68

146

2.2 对比CT与MRI的检查效能

MRI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CT与MRI的检查效能[n(%)]

组别

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

CT检查

73.29(107/146)

64.10(50/78)

83.82(57/68)

MRI检查

92.47(135/146)

93.59(73/78)

91.18(62/68)

x2

18.919

20.331

1.680

P

0.000

0.000

0.194

3 讨论

肝癌介入术后,因为肝脏血管的复杂性,且一部分血管拥有较强再生能力,大部分病灶组织都会在坏死之后依旧残留在机体中,该情况下也就更易引起栓塞症状,使得病灶组织无法完全被灭活[3]。所以,精准观察与诊断介入术后患者肿瘤病灶活性以及数量,利于控制病情发展。

DSA检查虽能够准确的观察到患者病灶活性以及具体数,但是操作复杂,对患者造成的创设较大,无法作为长期检验方式。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CT与MRI检查得以广泛应用

[4]。本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CT检查过程之中毛密度碘油沉积区域影响清晰度较差,对CT增强检查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从而无法提供较高的准确性。而MRI在检查的过程之中,拥有多方位、多平面成像的优势,能够对肿瘤以及肿瘤组织的解剖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并且MRI检查不同表现的病灶组织会出现不同的信号表现,同时该检查方式不会受到碘油沉积的影响,也因此MRI能够获得更高的疾病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肝癌介入术后CT与MRI检查肿瘤活性均存在较高使用价值,不过MRI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更相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世英,石三利. US、CT、MRI及DSA在评估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的价值[J]. 贵州医药,2023,47(4):619-620. 

[2]曹青峰. 螺旋CT灌注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肝癌介入疗效及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2):94-95,117. 

[3]韩旭. CT与MRI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学,2021,27(34):88-90.

[4]杨莎莎,钟华成. 螺旋CT联合MRI在评估肝癌TACE术后病灶残留及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2,26(3):3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