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护理对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目标管理理论护理对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

潘廷鸳

荔波县人民医院 贵州荔波558400

【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护理对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采用目标管理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标管理理论对于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目标管理理论护理;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应用效果;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并阻塞血液流动的疾病,容易给ICU重症患者带来肺血栓这类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因此,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至关重要。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具有积极影响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达到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目标[2]。本文旨在探讨目标管理理论护理对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率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对照组为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为(38.45±5.38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为(40.27±4.71岁),采用目标管理理论护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完全知情且自愿参与。我院伦理委员会也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房卫生管理、用药指导、健康宣讲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目标管理理论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制定目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护理团队可以制定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具体目标,包括减少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活动水平、加强患者的教育和宣教等,为降低血栓形成提供具体的护理方向。②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在目标的基础上,护理团队通过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包括提供早期动态肢体康复,定时更换弹力袜,通过盐水冲洗静脉通路等措施,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③监测和评估效果:目标管理理论强调持续监测和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通过监测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以及执行护理措施的全过程,护理团队可以及时调整干预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1.3 疗效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②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有8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值0~100分 ,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有2例(5%),对照组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有8例(20%),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4,P=0.0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89.01±3.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76.23±5.39分),(t=12.160,P=0.00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危及ICU重症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活动能力受限和血液凝固能力增高,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疾病严重度,并给患者造成长期的健康问题[3]。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目标。

目标管理理论主要强调通过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努力性,提高实现目标的能力。在医疗护理中,目标管理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以目标为导向,通过明确护理目标、设定可衡量的指标和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帮助护士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4]。在实施护理计划的过程中,目标管理理论护理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护士需要与医生、物理治疗师、康复师等多学科的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共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通过不同专业的合作,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护理效果[5]。在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方面,目标管理理论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目标管理理论护理对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明确目标、设定指标、制定有效计划、团队协作和持续监测评估,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保障重症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郭路路,何梦娟,罗琼蕾等.目标管理理论护理对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03):341-344.

[2]孙利洁,马翠云,宋慧茹.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04):110-112.

[3]娄艳艳,褚莉莉,李佩哲.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方案对PCI围手术期抗凝治疗致出血风险的防控效果[J].现代临床医学,2023,49(01):11-14.

[4]吴冰萍,李玉凤,涂彩琼.血栓弹力图在ICU危重症伴高脂血症患者深静脉血栓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22,43(06):1661-1663.

[5]朱玉,陈亚丽.预见性护理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泵对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3):5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