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目标管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孙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目标管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目标管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捉升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恢复效果,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目标管理;精细化护理;生存质量

老年重症胰腺炎主要以腹痛、消化道出血、休克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采用液体复苏、肠内营养支持、手术等方式减少体液流失、纠正电解质紊乱。老年患者发病后易对其他器官组织造成损害,导致消化道出血、感染、休克等。为控制疾病发展,保证治疗效果,使用目标管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模式,通过明确临床护理目标充分发挥护理主观能动性,全面临床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20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胰腺炎患者中选取10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62-83岁,均龄(60.68±7.7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1-82岁,均龄(60.65±7.79)岁。两组基础资料匹配度较高,可比性充分,检验结果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当天对患者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开展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日常注意事项等健康宣教。针对存在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患者,采用一对一的心理干预[1]。加强病房管理,保持室内清洁,给予遵医嘱用药等其他治疗措施。治疗期间帮助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对疼痛强烈患者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每天对患者进行生理指标检测,了解身体情况和生理变化[2]

观察组目标管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1)目标:维持患者氧饱和度>90%、动脉血过氧化锶(Sr02)>80%、中心静脉压或混合血氧饱和度>70%,给予患者75%氧气吸入,呼吸次数控制为16次/min,每间隔2h/1次。(2)目标: 6h内将患者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 mm Hg(1 mm Hg= 0.133 kPa),平均动脉压>65 mmHg,腔静脉血氧饱和度>70%[3-4]。为患者建立3条静脉通路,分别输注液体、升压药物、采血检验。在液体复苏前1小时在第1条静脉通路输注占体重3%液体,至中心静脉压调整至目标水平。完成上述措操作后每间隔2h利用第3条静脉通路进行血压采集,若患者相关指标未达到理想标准再次重复上述流程。(3)目标:12h内血压维持在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89mmHg,心率80~100次/min、体温35~36 [5]。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当患者实际情况与目标存在差异时,通过第2条静脉通路输注相关药物调整指标水平。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时间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相关时间指标(x±s)、(d)

组别

例数

腹痛缓解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50

2.01±0.87

5.92±1.35

15.03±2.15

对照组

50

2.46±0.93

6.73±1.42

16.28±3.46

t

2.370

2.773

2.058

p

0.020

0.007

0.043

2.2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相关时间指标(x±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变化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

环境领域

观察组

50

21.74±2.15

24.85±1.17

8.13±1.22

28.83±3.55

对照组

50

20.64±2.08

24.33±1.26

7.38±1.05

27.39±3.02

t

2.467

2.029

3.126

2.073

p

0.016

0.046

0.002

0.041

3讨论

文中观察组相关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目标管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通过提前设立护理目标,全面推动患者康复进程,能显著提升老年患者恢复速度及效果[6]。同时,该模式注重监护时间、监护内容、监护措施等,充分发挥康复目标的实际性作用。通过为患者建立3条静脉通路,全面控制血压和体温等,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疗期间的潜在风险,具有良好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本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护理模式对患者恢复效果提升有显著作用,促进改善生存水平。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实施目标管理理论的精细化护理,能够明显加快恢复速度、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胰腺炎相关内脏静脉血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2020年,沈阳) [J].中华消化杂志,2020, 40(10) : 664-668.

[2] 李涛,宋超,王妍.血清presepsin. Chrelin及APACHE II评分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 (8) : 940-944.

[3] 高侨,李俊逸,张金蕊.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 30(17): 396-397.

[4]李平.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16(4) :57-58.

[5] 张婧,刁攀娅,苟园园.炎症因子联合Ranson评分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9,36(9):597-600.

[6]刘怡均,林向英,张燕.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用于终末期肾病的信效度验证[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 (4):635-641.